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姓对联及山姓来历、山姓宗祠联(共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山姓对联及山姓来历、山姓宗祠联

山(shān)氏的姓源久远,至少也有30XX年的历史,且来源不一。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为得姓始祖。又春秋时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叔山冉的后代中也有以“冉”为姓的,所以山姓和冉姓,是同一个始祖。此支山姓奉叔山冉为得姓始祖。

习池春暖河南郡;

竹社清风浑璞堂。

——全联典指山姓的郡望和堂号。

青云父子皆良将;

涛涧祖孙尽显官。

——上联典指明代都督佥事山青及其子右都督同知山云,沉毅多智,用兵如神,多次立战功,都是明初有名良将。下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其子山简为官至尚书左射,其孙山遐为车阳太守。

甄拔贤才凭启事;

优游喜宴醉家池。

——上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他任职时,凡甄拔人才,各有题目,称“山公启事”。下联典指山涛之子山季伦。历官尚书左仆射、征南将军等。每游习家园时,在池上置酒,往往喝得大醉,命名为“高阳池”。

附:

广道大师传名远;

竹林七贤享誉高。

——佚名撰山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代高僧山康。下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

宏宫崇轩,铭留八字;

浑金璞玉,品重七贤。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人山玄卿,曾为新宫作铭:“新宫宏宏,崇轩巘巘。”下联典指西晋河内怀县人山涛。王戎曾说他“璞玉浑金,人莫知其器。”

竹社清风,仰冰壶于京洛;

习池春暖,迎玉树于高阳。

——佚名撰山姓宗祠联。上联典指亚代吏部尚书山涛。下联典指山涛幼子山简。

篇2:百家姓对联:后姓来历及后姓对联、后姓宗祠联

后(hòu 後)姓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西周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郈,谥号郈惠伯。他的后代以邑名为氏,称为郈姓;后来省去右边的邑旁为后氏,称后姓。後与后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姓氏,在今天都简写成后姓,不分彼此。过去,後氏是传说中上古时期东夷族首领太嗥的后代子孙。太嗥又称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别称。后氏族人尊公子巩为后姓的得姓始祖。

西周启姓;

惠伯流芳。

——全联典指后姓的源流。

望出郯城县;

名扬裕政堂。

——全联典指后姓的郡望和堂号。

夷羿拯民除九日;

地官护土誉三朝。

——上联典指夏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后羿:又称“夷羿”。传说羿在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庄稼枯焦,为了救百姓,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下联典指古代掌管土地的事务官后土。被民间尊为土神、社神。

齐国名人传《礼记》;

尼山道统解《诗经》。

——上联典指春秋时齐国名人后处,字子里,为孔子弟子,潜心传播儒学。下联典指汉代学者后苍,山东谀城人。精通《诗经》、《礼记》,著《后苍曲台记》,以《礼》教戴德、戴圣、庆普。教翼寿、匡衡等人,而后始有翼匡之学。

孔门高弟传儒播学;

尧帝农师种稷教民。

——上联典指春秋时齐国名人后处。下联典指古代周族始祖后稷,尧时为农师。传说是邰氏之女所生,初生时曾被遗弃,故名弃。在尧、舜时代为农官,封地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据说他善于种植多种粮食作物,教民耕种。

篇3:郜姓对联及郜姓来历、郜姓宗祠联

郜(gào郜姓又写作告)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周文王的第十一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称郜侯,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所灭,郜氏后人奉郜侯为郜姓的始祖。

望成京兆;

姓启王侯。

——全联典指郜姓的源流和郡望。

维力州民知溆浦;

潜心绘事写芭蕉。

——上联典指明代泰州名人溆浦知县、郜仪。有惠政。下联典指清代画家郜琏,字方壶,如皋人。号绿天主人。善鼓琴,好绘事。尝写芭蕉,传至日本,海外珍之。

历世荣膺联簪绂;

托孤投水凛冰霜。

——上联典指明·郜安、郜惟忠、郜猷、郜大经,历世科第不绝。下联典指明·花云。辅佐朱文逊驻守太平城,陈友谅进袭,花云奋勇抵御。但因采石矶无人防守,贻误时机,城破二人一同被擒。朱屈膝求降被杀,花云坚决不降,自刎而死。其妻郜氏托孤于妾,投水殉夫。

附:

人游山水;

传注春秋。

——李文郑撰郜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如皋人郜琏。下联说清代淮安人郜坦,著《春秋左传集注》。

裔本周姬,诗推王郜;

台州雅望,淑浦贤声。

——佚名撰郜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元·郜知章事典。下联典指清·郜琏事典。

篇4:韶姓对联及韶姓来历、韶姓宗祠联

韶(sháo)姓源出有二:

1.出自有虞氏,以乐曲名为氏。上古舜为部落首领时,他的乐官作了一首名叫《韶》的曲子,优美动听,孔子曾在齐国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舜臣乐官的后代子孙以其祖上所作曲名为姓,称韶姓。

2.发源于粤北韶州,以地名为氏。现在广东省的曲江等六县,自隋代以来,称为韶州。韶州这个地方有韶石,早在4000多年以前,圣君虞舜曾在南巡时到过这里,登韶山奏韶乐,因此得名。所谓韶石是广东省曲江县北方的一个自然奇观,迤逦而东,共有36块奇形巨石,韶州因韶石而得名,我国的韶氏便发源于这个地方。

曲名开姓;

韶石传芳。

——全联典指韶姓的源流。

姓源韶石

望出太原。

——全联典指韶姓的源流和郡望。

晋代循良,绩著惠爱;

明时贤达,政推敏勤。

——上联典指晋代中牟令韶石,为官清廉爱民,有惠政。下联典指明代按察佥事韶护,洪武户部主事,为政敏达勤奋,理事快疾,属守职责。

篇5:薄姓对联及薄姓来历、薄姓宗祠联

薄(bó)姓是姜姓的后代,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春秋时代宋国的大夫薄氏,据学者考证是商汤的后代,故薄氏后人尊商汤为薄姓的得姓始祖。

望出雁门郡;

名扬格物堂。

——全联典指薄姓的郡望和堂号。

汉室薄家太后;

明朝兵器专家。

——上联典指汉代代太后薄姬。下了典指明代兵器制作专家薄钰,长洲人。崇祯年间制造铜炮,上设置千里望远镜。后又制作水车,水镜、地雷、地弩等兵器。

晋朝处士传名远;

卫国贤人世泽长。

——上联典指晋·薄肃之有德行,人称“处士”。下联典指卫国贤人薄疑。

《格物测地》,意真旨远;

《浑天仪图》,博大精深。

——全联典指明代兵器专家薄钰,著有《浑天仪图说》及《格物测地论》等。

附:

姓启薄国;

望出雁门。

——全联典指薄姓的源流和郡望。

汉廷戚畹;

明代直臣。

——佚名撰薄姓宗祠联。上联典指西汉高祖妃薄姬的弟弟、轵侯薄昭。下联典指明代监察御史薄彦徽。

戚畹莫如帝舅;

后宫终作皇姬。

——佚名撰薄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汉·薄昭为文帝小舅。下联典指薄昭其姊皇太后薄姬。

发明水车益农事;

首创铜炮增国威。

——佚名撰薄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明代兵器制作专家薄钰事典。

篇6:印姓对联及印姓来历、印姓宗祠联

印(yìn)姓出自姬姓,郑穆公子姬睔,字子印,其孙印段以祖字为氏。得姓始祖:印段。春秋时郑国大夫。字子石,即子印之孙,其后人世代沿袭为印姓。印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郑姬世泽;

冯翊家声。

——上联典指印氏源于姬姓,郑穆公子姬睔,其孙印段以祖字为氏。下联典指印姓的郡望为冯翊郡。

人杰永昌冯翊郡;

宏基厚德御侮堂。

——全联典指印姓的郡望和堂号。

胸无成竹出名画;

将有雄师好总兵。

——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印廷宝,字华甫,上海人。善画山水人物,绘蜀道尤工。蜀道多策蹇,故益善画驴,虽数十头无相同者,尝谓“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余画驴亦然。”下联典指宋代淮东总领印应飞,知镇江府时,元兵围鄂,他率师住救,围得以解。

温州设宴巧平乱;

子石赋诗善保家。

——上联典指宋代温州知州印应雷,通州人。用计设宴,巧除温州乱卒,人咸叹服。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大夫印段,字子石,赋蟋蟀,时人称善,谓为“保家之士”。

附:

保家贤士;

明察良才。

——佚名撰印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大夫印段。下联典指宋代通州人印应雷。

端章甫于宾阶,敬孚百辟;

赋箨龙于祖席,理辨六卿。

——佚名撰印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大夫印段。下联典指宋代人印应飞。

篇7:蓟姓对联及蓟姓来历、蓟姓宗祠联

蓟(jì)姓出自姬姓,轩辕氏黄帝的后裔,以封地国名为氏。得姓始祖:于蓟。周武王立国后,敬仰先贤的功德,封黄帝之后于蓟(今北京市广安门一带)作诸侯,称于蓟侯,建立蓟国。族人便以国名为姓,称蓟氏,世代相传。

姓缘尧帝;

望出内黄。

——全联典指蓟姓的源流和郡望。

范阳开姓;

子训传名。

——上联典指古代范阳这个地方就是蓟州,当地人因此就以地为姓氏。下联典指东汉·蓟子训有神术,在长安与一老翁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而已近五百年矣。”

仙岛白云起号;

京师子训传名。

——全联典指东汉人蓟子训。相传有神异之道。一次,他抱着邻居的婴儿,故意失手堕地而死,掩埋后一个多月,他又把婴儿送回来。从此名声在京城传开,公卿以下士大夫来见他的,常有数百人。

篇8:白姓对联及白姓来历、白姓宗祠联

白(bái)姓出自姬姓。得姓始祖:白乙丙。名丙,字白乙,孟明视之子。(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春秋时秦国著名将领,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此为荣,遂有以其名讳为氏者,称白姓。白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九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姓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

南阳郡簪缨奕世;

香山堂诗礼传家。

——全联典指白姓的郡望和堂号。

琼子栖真笔洞;

诗人结社香山。

——上联典指宋代名士白玉蟾,闽清人,号海琼子,隐于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博洽群书,善书,工画。诏封紫清真人。有《海琼集》等。下联典指晚唐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贫士珍珠赠嫁;

金銮紫石刊书。

——上联典指宋代贫士白厚,有才学,娶富家刘纯材的女儿为妻,送黑色耳饰十件作聘礼,刘纯材则以珍珠一升、紫鸭千只回赠,并使家僮满路撒烛花。下联典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女儿白金銮,自幼聪敏,十岁时书写《北山移文》(南朝齐文学家孔稚圭作),白居易为她买来终南山紫石刊刻。

诗歌杰作香山士;

辞赋伟奇员外郎。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下联典指唐代文学家白行简,字知退,白居易的弟弟。元和初年进士,历官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善辞赋、传奇,有传奇小说《李娃传》、辞赋《滤水罗赋》等。

用谋略豪商致富;

出奇兵名将立功。

——上联典指战国时周国商人白圭,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经商,认为经商和治国、用兵一样,必须运用智谋,人称他为“治生(谋生计)之祖”。下联典指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郿(今陕西省眉县)人。昭襄王时,屡立战功,由左庶长连升左更、国尉、大良造,为一时名将。

戏曲家声和《梧桐雨》;

风骚客泪作《琵琶行》。

——上联典指元代著名的戏曲家白朴。所作杂剧今知有16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都是描写爱情的作品。下联典指唐代诗人白居易。

附:

诗书继世;

忠厚传家。

——此联为白氏宗祠“香山堂”堂联。

南阳开裔叶;

东洛衍支流。

——佚名撰福建省厦门市三十六崎巷白氏宗祠联。

立身有则惟勤勉;

处世无能但率真。

——此联为当代楹联家白启寰自题联。

但是人家有遗爱;

曾将诗句结风流。

——此联为江西省九江白公祠联。祠祀唐代诗人白居易。

两州刺史千秋业;

万首歌行八斗才。

——此联为佚名撰白居易墓联。

六根清静林泉好;

七情无牵果木新。

——此联为白居萍家厅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素口蛮腰,常为侍史;

黄金白璧,难聘贞姬。

——佚名撰白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唐·白居易二妾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楚·白公胜妾事典。

南阳受姓以还,百代簪缨垂燕翼;

皖水发祥而后,九天雨露满龙山。

——此联为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白家湾白氏宗祠联。

篇9:黎姓对联及黎姓来历、黎姓宗祠联

黎(lí)姓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得姓始祖: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

望出九真郡;

名扬载酒堂。

——全联典指黎姓的郡望和堂号。

世笃忠贞,声和韵远;

家传孝友,泽浚源长。

——全联为清代黎宣生纂《黎氏家谱》广东东莞黎姓字行辈份排序。排序严谨,字浓意悠。

远景登楼有赋;

熙阳信史堪传。

——上联典指黎希声有《登远景楼赋》。下联典指北周车骑大将军黎景熙的事典。

锦熙国语传新韵;

参赞尊园续古文。

——上联典指现代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1890-1978)。长沙府湘潭人。对语言文字科学深有研究。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下联典指清末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著有《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附:

文章惟读周秦汉;

儒术兼通天地人。

——此联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自题联。

诚可配天,此处俨如靖乐园;

心能格圣,就中即是武当山。

——佚名撰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联。

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

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

——清·翰林学士黎溢海撰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联。

上苑笑看花,喜称人物杰出

高堂题载酒,欢迎长者车来。

——佚名撰黎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名人黎治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学者黎子云的事典。黎子云,儋州人。昆弟贫而好学。苏轼尝造访子云兄弟,执礼甚恭,每与弟载酒过从。轼因题其别墅曰“载酒堂”。

祖宗有灵,孰是孰非祸福终有报应;

天地无私,为善为恶休咎总无负人。

——佚名撰江西省上犹县黎氏宗祠联。

溯家学以紫阳白鹿为宗,若论显扬,何必数东汉科中千八百室弟子;

登此堂发春露秋霜之感,是谁瞻拜,独无惭南安迁后二十一传贤孙。

——此联为田东溪撰黎姓宗祠联。

本文标签: 山姓对联及山姓来历山姓宗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