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导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庞统当知县歇后语与答案(共11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庞统当知县歇后语与答案
庞统当知县歇后语与答案
庞统当知县 ———— 大材小用
刘备轻看庞统 ———— 以貌取人
庞统当县官 ———— 大材小用
庞统到了落风坡 ———— 在劫难逃
庞统坐知县 ———— 大材小用
庞统做知县 ———— 大材小用;大材小
孙权不用庞统 ———— 以貌取人
鞭杆当笛吹 ———— 没心眼
冰凌当拐杖 ———— 靠不住;不可靠
玻璃铺的家当 ———— 不堪一击
才输了当头炮 ———— 慌什么哩
裁缝的'家当 ———— 真正(针挣)的
踩着麻绳当蛇 ———— 大惊小怪
掏大粪的做知县 ———— 臭底子;底子臭
篇2:庞统做知县的歇后语
庞统做知县――大材小用
歇后语来源:
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初到刘备处不受重用的故事。话说当时庞统初到刘备帐下,刘备以貌取人,看到庞统奇丑无比,便让他只做一个小知县.有人报告说庞统整日酗酒.刘备便派张飞前去视察,看到情况果然如此,非常生气.哪知庞统一扫醉态,半天就把半年堆积的公务全部处理完了。张飞大喜,遂上报刘备说自己遇到了一个人才,刘备方任命庞统为自己的副军师。
由此想到了现代生活中的条条框框,这规定那制度。只有通过这些制度和规定才能提高效率、达到最终的目的吗?我看也不尽然。
大概是因为B型血的缘故,本人生性懒散,不喜欢受约束。小学中学时代,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在教室里学习。进入大学后,我在自习室里待的时间屈指可数。一般来说,学校的草坪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平常没事儿拿几张报纸铺在草地上,然后伸展了四肢躺在上面看书、听音乐、打瞌睡,真是惬意。临近考试时,我也总是把大把的时间打发在草坪上。坐在草坪上边看书边环顾四周,时不时看看校园里来来往往的美女帅哥,这样的学习效率极高。偶尔被同学拉着去自习室,我会无比痛苦,受不了死一般地沉寂,坐一会儿就集中不起精神了。工作之后,我仍然保持了这种慵懒而我行我素的风格。只要手头有工作,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剩下的时间或上网,或玩儿游戏,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领导经常发现我总是在玩儿,但问起所交待的工作,均已完成,抓不住什么把柄可说,只好放任我自流了。
总结自己的经验发现:多数人喜欢给自己或周围的人加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来限制其思想或行为。一中学同学就曾告诉我:他在华为时,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鼓励员工加班。所以下班之后,大家都待在办公室不走,即使手头没什么活儿,也要自己给自己找点儿活干,总之,不能走在别人前面,否则让领导看到,肯定会认为工作不尽力。细细想来,这样做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公司加班费猛增,工作效率不高,员工疲惫不堪,人员流动性大。与公司的初衷相比,这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究其原因,还是领导们的观念问题。绝大多数领导都喜欢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工作的员工,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只要是上班时间,无论任何时候,他们看到员工时,员工都在忙着做自己的工作。一旦看到像我这样“不守规矩”的员工在玩儿或做自己的事情,心里就老大地不痛快。如果做个对比,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不守规矩”的员工们之所以有时间玩儿,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效率高,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手头的工作完成了。而那些所谓“守规矩”的员工们则恰恰是最不出活儿的人,他们秉承了老国企的工作作风,拖拖拉拉,做事拖泥带水。能一个小时做完的工作,偏偏花一天甚至两天时间做完。而正是这样一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人,却是领导们眼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的好员工。我汗,难怪现在的绝大部分国企除了拿着国家的钱去挥霍,自己竟然没有半点儿能赚钱的本事了。
再细想想,也不能怪领导们,大气候如此,不顺应大潮流,这头上的乌纱还戴得稳当吗?就拿这网络来说吧,最初的环境还比较宽松,后来,条条框框越来越多,禁止随意上传视频,禁止随意发图片,禁止谈论MG话题。。。只要跟一些敏感话题稍沾点儿边儿,轻则删贴,重则封IP。殊不知舆论猛于水患,围追堵截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的老祖先大禹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善于疏导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事实就是事实,任何掩盖都是徒劳的,封堵、禁锢只能让心中的情绪越来越大。就像舟曲的山洪和泥石流,不是一天两天引发的。砍一棵树没事儿,砍两棵树没事儿,当量变引起质变时,所造成的后果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挡得了啦。
庞统真幸运,最起码后来得到了刘备的赏识,被重用了,发挥了他的才能和作用。假如他活在今天这个社会,不知道会不会给后人留下又一段《伤仲永》。
篇3:戏说三国之诸葛亮与庞统
戏说三国之诸葛亮与庞统
水镜先生很高兴,一下收得两个出类拔萃的弟子:一个名叫诸葛亮,一个名叫庞统。
二人虽皆为可造之才,但诸葛亮已经随一名叫做左慈的术士修炼过多年,即便庞统天资聪慧,也是无可比拟的了。
“老爷,你收得高徒,非但不喜,反而忧愁,何故?”夫人不解的问。
“唉!”水镜先生长叹一声说,“我就似当年之鬼谷子,同窗之间要自相残杀了。”
“无法避免吗?你可以让他们同保一人的。”水镜夫人提醒道。
“我试试吧,要知天命难违呀!”先生无奈的说到。
次日,诸葛亮及庞统一并来拜见老师,水镜先生望去,又开始犯愁了:一个美男子,一个破相儿。唉!二人怎可同日而语呢?
三年内,水镜先生对二人恩宠有加,把自己的平生所学皆私下传授给了他们。诸葛亮和庞统感觉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就向师傅提出了退学的请求。水镜先生一听就生气了,叱责道:“你们真的以为自己完全掌握了吗?好吧,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只要能让我从屋内出去,就准你们离开!”说完,掉头进屋,躺在床上休息去了。
师兄弟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也许这就是师傅给我们的考题。我先试试。”庞统对诸葛亮说。然后就在屋后堆上一捆材,放起火来。浓烟滚滚的就冲进了水镜先生的房间。“师傅,着火了,快出来呀!”庞统在外面大声冲屋内叫喊。
但室内毫无动静。
“我找师娘去。”庞统说,“师傅最怕师娘唠叨了!”说完,就到前院找寻水镜夫人去了。
不知庞统说了什么,总之过了好久,师娘真的出马了,一到院中就叫嚷到 :“老家伙,快给我滚出来!”
许久不见动静,水镜夫人就怒气冲冲的闯了进去,但不久就乐不可支的走了出来,还不忘嗔怪庞统:“臭小子,竟然敢骗你师娘!”然后,一扭三晃的去了。留下尴尬的庞统和一脸坏笑的诸葛亮。
“你笑什么?有本事你来呀!”庞统冲诸葛亮嚷到,“反正时间也快到了!”
“好吧,看我的'。”诸葛亮说着,就冲进了房间,把师傅从床上拉起,不容分说往身上一背就跑到了门外。
“你要干什么?这是大逆不道的!”水镜先生怒斥到。
诸葛亮把师傅平平稳稳的往地上一放,笑吟吟的说:“师傅,你这不是出来了吗?”
一句话噎得水镜先生再无话可说了。等二人打点好了行李,先生又叮嘱到:“你们以后也该有自己的名号了,庞统叫做凤雏,诸葛亮叫做卧龙吧!”
二人拜谢辞去。先生又叫住诸葛亮说:“我有几句话要送你,你要谨记:静候时机,皇亲寻你,有备而来,名垂青史。”诸葛亮再次拜谢,然后就回老家卧龙岗了。
“为什么你不愿让他们离去?”水镜夫人问到。 “夫人有所不知。一切皆是天数呀!那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机智过人,但心性还是一片混沌,将来必善用火攻,太过残忍,必将折其阳寿的。”水镜先生说到。
“那有为什么非要二人效力于刘备呢?”水镜夫人问到。
“只因诸葛亮喜欢专权,不甘冷落。其它诸侯身边谋士如云,怎可看重并重用于他?庞统有面貌丑陋,也不会被看好的。只有刘备,急需人才,才会如鱼得水,加以重用的。”水镜先生解释到。
果然,诸葛亮被刘备三顾出山,连续三把大火,烧得曹军心惊胆战。及至荆州,庞统又投奔刘备麾下,一时刘备势力大增:文有卧龙,凤雏;武有关张赵黄。一旦夺得益州,大有问鼎天下之实力。
“看来刘备可以一统天下了吧?”水镜夫人问到。
水镜先生掐指一算,摇摇头说:“刘汉气数已尽,那刘备只是一负罪青龙转世,岂有回天之力?也不过偏据一隅,做代天子而已。”
刘备收得庞统后,喜不自胜,世云:得卧龙凤雏一人,即可得天下。现在二人皆在自己帐下,天下还不唾手可得?每日多与庞统畅谈,诸葛亮倍感受到冷落,不满之情油然而生。
刘备进军益州,需一军师陪同。凤雏自告奋勇,刘备大喜,就让诸葛亮负责荆州事务,自己与庞统率大军进川。诸葛亮心中窃喜:庞统离死不远矣,主公今后事事还需依仗我诸葛亮,真正功勋卓著名垂千古的还只是我卧龙!
庞统虽善于用兵,行军布阵;亦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但六韬六甲均不及诸葛亮,竟然不能算出自己的生死,在落凤坡,被一箭毙命。一颗明星就此陨落,时年仅36岁。
自此,天下人只知卧龙,而不知凤雏。
而后诸葛亮被委以重任,统管蜀汉各项事务,殚精竭虑,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五丈原自感生命即将终结,心中迷惑:自己应该是72岁时去世,为什么才刚到54就感觉生命垂危了呢?
诸葛亮运用师傅左慈传授的道术,祭灯镶星。灯光中,恍惚看到左慈站于面前。“师傅救我!”诸葛亮伏地恳求到。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左慈叹息到,“你出山以来,放火无数,多少人被活活烧死?惨叫不堪入耳,惨象不堪入目。地司减你阳寿一十五年。你嫉妒他人,自毁长城,那庞统虽不是被你直接所害,但你既然知他落凤坡有难,何不早加提醒?由此地司减你阳寿三年。你阳寿已尽,为师也无可奈何,你安排准备后事吧!”言毕,人去灯灭。
不久,诸葛亮病故。后人有诗叹曰:
从师司马微,同窗庞士元
凤雏早落地,卧龙独擎天
志决得中土,一生难出川
心祭七星灯,命殒五丈原
篇4:《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篇5:《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 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参考答案:
9.D(“谢”:认错,道歉,谢罪)
10.A(A、却,表转折;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C、动词,担任/ 表被动;D、介词,在/ 介词,对于)
11.B(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12.C(“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三、13.(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状语后置调整顺序1分,“坐”1分,“异”1分)
(2)现在趁会面的机会 ,就可以擒住刘璋,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因”、“执”各1分,句子大意1分)
(3)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然”、“即”、“辄”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对他的待遇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篇6: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①。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②,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③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④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
注:①勤于长养:尽心尽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②雅道陵迟:合乎道德规范的正道衰微不振。③逸足:快步。 ④治中、别驾:汉代官名。治中,州刺史的属吏,主管文书案卷;别驾,汉代州刺史的佐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坐统在树下 坐:让……坐
B. 始当展其骥足耳 骥足:马蹄
C. 先主见与善谭 谭:同“谈”,谈论
D. 初不顾谢 谢:道歉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说明庞统具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共语自昼至夜 ②每所称述,多过其才
③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④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
⑤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 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朴实而又不外露才华,在他二十岁时候拜见颍川司马徽而得到司马徽的盛赞后,名声才渐渐显扬起来。
B.庞统每每夸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言过其实,目的是想在乱世之中淳化社会风俗时尚,增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公益心,让人们去仰慕仿效完美的人去做好事。
C.吴将鲁肃致信刘备,夸耀庞统才略,诸葛亮也在先主刘备面前夸奖庞统,刘备当面考查后也很器重他,而且亲近信任庞统仅次于亲近信任诸葛亮。
D.先主刘备攻下成都后在成都举行了庆功宴,宴会上庞统对刘备的得意之话语进行了理性的评价,却招致刘备的不满而被逐出宴会。后因刘备有后悔之意又被叫回到宴会之上。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5分)
(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5分)
4.B(骥足:喻指杰出的才能)
5.C(①更能体现的'是才华;③看到别人的优点,知人之论;④治理耒阳县的失败)
6.D(不是在成都举行宴会,而是涪城)
7. (10分)
(1)您乐善好施敬慕美名,很像(有些像)汝南的樊子昭。虽然智力一般(不多),也称得上是一时的杰出人物。(“好施慕名”“虽”“佳”各1分,语意2分)
(2)刘备采纳了(认为……是对的)庞统所说的中等计策,随即(用计)斩杀杨怀、高沛,回军进攻成都,所过郡县纷纷(都)被攻克。(“然”“即”“克”各1分,语意2分)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郡人。年少时为人纯朴不露机智,没有人认识到他的真才实学。颍川郡名士司马徽人品高雅有知人之明,庞统二十岁上前去拜访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摘桑叶,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进行交谈从白天一直到夜晚。司马徽十分惊异庞统的才识,赞赏庞统真是南州士子之首,自此庞统名声渐渐显扬开来。以后庞统受本郡任命为功曹。庞统秉性注重人伦道德,尽心尽力于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当他夸奖评论他人时,总是言过其实,当时的人都感到奇怪,问他这是为什么,庞统回答说:“如今天下大乱,合乎道德规范的正道衰微不振,好人少而坏人多。要想淳化社会风俗时尚,增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公益心,不把值得赞誉的人夸说得更为完美,他们的名声就不足以让人们去仰慕仿效,无法使人仰慕仿效好的行为,则社会上做好事的人将会更少。”
东吴大将周瑜协助刘备夺得荆州,因功兼职南郡太守。周瑜去世了,庞统扶送周瑜灵柩到东吴,东吴很多人士都听到过庞统的声名。当庞统辞别吴主西归荆州时,这些人便齐聚在昌门相送,陆责力、顾劭、全琮都赶来了。庞统说:“陆君可说是匹驽马,但实际却有余力;顾君可说是条驽牛,但却能负重而道远。”又对全琮说:“您乐善好施敬慕美名,颇类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一般,但也称得上是一时俊秀。”
刘备兼任荆州牧后,庞统以州从事身份代行耒阳县令,因不理县政,被免除官职。东吴将领鲁肃写信对刘备说:“庞士元不是一个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让他担任治中、别驾之类的职务,才能让他施展高才。”诸葛亮也向刘备提过此类建议,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作一番深谈,由是十分器重庞统,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刘备对庞统的亲密信任仅次于诸葛亮,庞统由是与诸葛亮一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
庞统随从刘备领兵入蜀。益州牧刘璋在涪城会见刘备,庞统向刘备献计说:“乘今天晤会之机,可将刘璋抓住,这样将军不需劳师动众即可坐得益州(拥有一个州的领土)。”刘备说:“刚入别国,恩德威信尚未建立,这种事是不能做的。”刘璋返还成都,刘备承担起替刘璋北上征讨汉中张鲁的使命,庞统再次劝说刘备:“暗中选派精兵,昼夜兼程急行,抄小道袭击成都。刘璋既缺乏领兵作战的才干,又素来没有预防戒备,我方大军突然赶到,一举便能夺得成都,这是上策。杨怀、高沛,乃刘璋手下的名将,他们倚仗手中的强大兵力,据守白水关,听说他们曾几次写信劝说刘璋,要刘璋把您打发回荆州。将军未到达白水关时,先派人去告知他们,就说荆州形势危急,准备回军救援,同时下令我军将士整理行装,佯装即将撤还的样子。杨、高二人既钦佩将军的英名,又高兴您撤离益州,估计他们一定会轻装前来拜送将军,将军可乘机下令将他们捉拿,进而进关收编他们的军队,迅即挥军攻打成都,这是中策。退回白帝城,联络荆州兵马入蜀,然后慢慢设法一步步攻占益州,这是下策。如果犹豫不决而滞留此地,必然陷入严重的困境,切不可如此长久拖延啊。”刘备采纳庞统所说的中策,随即用计斩杀杨怀、高沛,回军进攻成都,所过郡县纷纷(都)被攻克。
刘备在涪城召开庆功大会,大摆筵席饮酒奏乐,在席间他对庞统说:“今日聚会,可真快乐。”庞统说:“攻占别人的国土却认为是件乐事,这不是仁义之师所为啊。”刘备已经喝醉,故此大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的话很不得当,应该马上给我离席出去!”于是庞统转眼间即退席而出。刘备很快就感到后悔,忙派人请庞统回来。庞统回到席间,刚开始对刘备不理不睬也不道歉,只管像开始那样吃喝。刘备问他:“刚才的谈论,究竟是谁不对?”庞统回答:“咱们君臣都有错。”刘备听后大笑,筵席上气氛仍像开始时一样热闹欢乐。
刘备军队进围雒县,庞统率军攻城,被乱箭射中而死,年仅三十六岁。庞统死后被追封爵位为“关内侯”。追加谥号为“靖侯”。
篇7: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 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参考答案:
9.D(“谢”:认错,道歉,谢罪)
10.A(A、却,表转折;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C、动词,担任/ 表被动;D、介词,在/ 介词,对于)
11.B(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12.C(“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三、13.(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状语后置调整顺序1分,“坐”1分,“异”1分)
(2)现在趁会面的机会 ,就可以擒住刘璋,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因”、“执”各1分,句子大意1分)
(3)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然”、“即”、“辄”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对他的待遇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篇8:谐音歇后语与答案
谐音歇后语大全与答案
一、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二、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三、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四、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五、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六、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七、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八、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九、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十、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十一、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十二、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十三、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十四、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十五、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十六、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十七、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十八、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十九、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二十、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二十一、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二十二、土杏儿--苦孩(核)子
二十三、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二十四、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二十五、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二十六、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二十七、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二十八、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二十九、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三十、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三十一、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三十二、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三十三、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三十四、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三十五、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三十六、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三十七、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三十八、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三十九、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四十、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四十一、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四十二、小姑娘梳头--自便(辫),
四十三、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四十四、小碗吃饭--靠天(添)
四十五、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四十六、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四十七、飞机上放鞭炮--想(响)得高
四十八、精装茅台——好久(酒)
四十九、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五十、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五十一、小苏他爹——老输(苏)
五十二、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五十三、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五十四、莲(怜)子心中苦
五十五、梨(离)儿腹内酸
五十六、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五十七、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五十八、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五十九、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六十、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六十一、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六十二、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六十三、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六十四、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六十五、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拓展:歇后语的分类
一类是喻意的。
即“比喻―――说明”式的。它是用鲜明、形象的比喻,委婉而又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人们的认识。这类歇后语,其特点是先有一个比喻部分,即“前语”,用物或事构成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后面接上一个说明部分,即“后语”。“后语”是对“前语”的判断、推理或解释,亦即比喻的揭晓。“后语”的意义完全是由“前语”推断、联想出来的'。这种语言形式,其比喻部分有许多是表现实际生活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和丰富联想的基础上的。例如:
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类喻意的歇后语,主要依靠比喻部分来说明道理,比喻部分是人们赖以推断歇后语逻辑的根据。比喻部分构成的材料很复杂,有的是以历史人物、事件或民间传说为比喻的。例如: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如果对这一类歇后语所举的比喻事件不清楚,就很难推断出其“后语”部分的意义了。例中前两个比喻部分出自《三国演义》,后一个“姜太公钓鱼”则是根据民间传说来的。有的是以一般事理或经验来作比喻的,这种比喻能深刻地反映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例如:
针尖对麦芒―――尖对尖
白布掉在染缸里―――洗不净
有的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比喻,这种比喻无论是谁都不相信是事实,然而,比喻的结果却是有说服力的。例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假充善人
这种比喻都是非现实的虚构,根据这种虚构的比喻,推断出后面的结论,比喻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一种极强的说服力。这类歇后语有的比喻部分的情况是事实上可能办到的,而其结果却与事实相反,通过内部的不协调关系构成了饶有风趣的比喻。例如:
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门缝里瞧人”是可以的,但看的结果―――被看的人不会因为从门缝看过来而呈扁形,这里偏说扁了,为一种很有意思的夸张。人们在使用这类歇后语时根本不去核对它的真实性,而是作为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来看待的。
一类是谐音的。
这类歇后语,其“后语”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的,比喻意的歇后语多了一层语音关系,实际上是“同音现象”在歇后语中的积极利用。这类歇后语经过同音转换成另一意义,而这个意义才是说话人所要说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音相谐的,如: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檐(言)
“书”与“输”同音,“尽是书”转意为“尽是输”。搭不上“言”也是谐音转义。一种是少数两音相谐的,如:
十文钱少一文―――九文(久闻)
“十文钱少一文”是“九文”,“九文”与“久闻”同音,于是谐音转义为“久闻”。
歇后语是一种群众语言,应该说是健康的、生动活泼的。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含蓄、幽默,增强表达效果。如说小王卖东西账目清楚,一向是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夸小李商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就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都是用得恰当的例子,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使用歇后语时,我们应该加强语言修养,使语言幽默而不庸俗,俏皮而不流于尖刻。若能恰当运用歇后语,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篇9:歇后语与答案
1、下雨摆摊子——撤哗
2、下雨天出日头——阴一半阳一半
3、半年不下雨——该阴;该应
4、下雨送蓑衣——帮了大忙
5、下雨玩龙灯——越玩越转去了
6、下雨往屋里跑——淋(轮)不到
7、下雨天打土坯——没好的
8、刮风不下雨——干吹
9、趁下雨和泥——顺便
10、下雨背稻草——越曳越沉
11、四十五日下雨——进了五九天
12、起风不下雨——干吹
13、下雨打雷——响到云里去了;想到云里去了
14、下雨天背棉絮——越背越重
15、下雨不戴帽——淋到咱头上了;轮到咱头上了
16、只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干咋唬
17、下雨天放风筝——湿骨头;实骨头;实骨子;湿骨子
18、六月天下雨——猛一阵子;有回数
19、下雨天过独木桥——提心吊胆;步步小心;步步惊心
20、下雨打着伞——咱就指咱的洼头脸
21、半夜下雨——下落不明;不知下落
22、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什么办法
23、天要下雨鸟要飞——各随其便
24、下雨天不戴帽子——临(淋)到头上
25、干打雷不下雨——有名(鸣)无实
26、光起风不下雨——干吹
27、百日不下雨——久晴;久情
28、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29、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30、下雨天挑棉花——越来越重
31、老天爷不下雨——无可奈何
32、下雨不戴草帽——淋到头上了;临到头上了;轮到头了;淋到头了
33、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放空炮
34、串亲遇上下雨天——人不留客天留客;人不留天留
35、光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36、下雨没捎伞——淋着了;轮着了
37、三年不下雨——多晴;多情;久有晴;久有情
38、密云下雨——闷人
39、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阴不阴来阳不阳
40、下雨天踩泥道——越沾越多
篇10: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好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阅读答案好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①。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②,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③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④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
注:①勤于长养:尽心尽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②雅道陵迟:合乎道德规范的正道衰微不振。③逸足:快步。 ④治中、别驾:汉代官名。治中,州刺史的属吏,主管文书案卷;别驾,汉代州刺史的佐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坐统在树下 坐:让坐
B. 始当展其骥足耳 骥足:马蹄
C. 先主见与善谭 谭:同谈,谈论
D. 初不顾谢 谢:道歉
5.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说明庞统具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共语自昼至夜 ②每所称述,多过其才
③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④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
⑤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 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朴实而又不外露才华,在他二十岁时候拜见颍川司马徽而得到司马徽的盛赞后,名声才渐渐显扬起来。
B.庞统每每夸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言过其实,目的.是想在乱世之中淳化社会风俗时尚,增强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公益心,让人们去仰慕仿效完美的人去做好事。
C.吴将鲁肃致信刘备,夸耀庞统才略,诸葛亮也在先主刘备面前夸奖庞统,刘备当面考查后也很器重他,而且亲近信任庞统仅次于亲近信任诸葛亮。
D.先主刘备攻下成都后在成都举行了庆功宴,宴会上庞统对刘备的得意之话语进行了理性的评价,却招致刘备的不满而被逐出宴会。后因刘备有后悔之意又被叫回到宴会之上。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5分)
(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5分)
篇11:带谐音的歇后语与答案
带谐音的歇后语与答案
1: 荆条棵上挂鞋底--扯(刺)皮
2: 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3: 豆渣贴门神--不沾(粘)
4: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5: 空蒸笼上锅台--争(蒸)气
6: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7: 空梭子补网--没法治(织)
8: 炒咸菜放盐--太闲(咸)了
9: 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
10: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11: 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12: 河边洗黄莲--何(河)苦
13: 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14: 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
15: 带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16: 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17: 盲人做油条--瞎咋乎(炸糊)
18: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19: 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20: 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21: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22: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23: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24: 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25: 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26: 挖了眼的判官--瞎管(鬼)
27: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28: 咸盐吃多了--尽管闲(咸)事
29: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30: 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31: 怀里揣马勺--诚(盛)心
32: 和尚分家--多事(寺)
33: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34: 冻豆腐--难办(拌)
35: 怀里揣蓖子--舒(梳)心
36: 饭锅里冒烟--迷(米)糊了
37: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38: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39: 荞麦皮打浆糊--两不沾(粘)
40: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41: 草把作灯--粗心(芯)
42: 树倒了--没影(荫)
43: 怀儿婆过独木桥--铤(挺)而(儿)走险
44: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45: 盲人戴眼镜--聪(充)明
46: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47: 画上的马--不奇(骑)
48: 穷人买米--一声(升)头
49: 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带盐)
50: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51: 树小荫凉少--照应(罩影)不到
52: 炕上安锅--改造(灶)
53: 没钱买海螺--省些(吸)
54: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55: 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56: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丸)
57: 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58: 狗长犄角--洋(羊)气
59: 和尚的脑壳--没法(发)
60: 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
拓展:歇后语应用研究
(一)歇后语专题研究
歇后语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结构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口语性强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对生活的体悟。歇后语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吴春容《“盐”类歇后语语用生成机制的社会语用学探究》一文以《中国歇后语大全》为语料,对其中的180余条含“盐”类的歇后语进行考察,以社会语用学为方法指导,分析“盐”类歇后语形成的语用机制,挖掘盐文化赋予“盐”类歇后语的意义内涵。訾韦力《与服饰相关汉语邂逅与的认知阐释》以服饰文化为背景,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对服饰歇后语的意义构建进行考察,用大量的语言实例验证对服饰歇后语意义建构的研究可以从动态角度进行认知解读。
(二)歇后语词典编纂研究
歇后语词典作为汉语词典编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词、释义、立目、体例、编排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力求歇后语词典编纂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温端政《语汇研究与语典编纂》一文认为“需要建立起语汇研究和词典编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认识上明确语汇研究与语典编纂之间的相辅相成性和相互独立性”。温朔彬《歇后语词典编纂中的创新思维》一文通过比较《汉语歇后语词典》和《新华歇后语词典》两部歇后语辞书,认为歇后语词典的编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探讨如何将歇后语的立目、语义结构释义等内容与词典编纂有机融合。夏光芬在《试谈〈歇后语词典〉的编纂要点》中认为要充分考虑到歇后语词典编纂本身的特点,在歇后语的选词、词形、释义、注释、例证、附例等方面力求准确性、科学性。
(三)中外歇后语对比研究
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和人员往来的增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在交际过程中,分属不同语族的交际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具有民族色彩的的俚语或熟语。而汉语歇后语作为汉语中的独特语言形式,常被用来与外国习语作对比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从词语的理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法结构的关系以及文化内涵等角度对汉外两种语言的歇后语进行对比与分析。如李传芳、徐振忠《英汉歇后语探析与对比》、姜银花《汉语歇后语的特征及其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关系探究》等。此外,有的研究从习语和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历史变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关系考察汉外两种语言的差异。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一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人物群像、社会风情、传统价值观念的展示,将汉英习语作对比研究。史笑非《汉英方言俗语差异的民俗解读―以饮食类山西方言歇后语与英语习语为例》通过饮食类山西方言歇后语与英语习语的对比,归纳二者存在的共同特征,挖掘汉英饮食类俗语中所反映出的饮食风俗差异以及探究中西饮食俗差异产生的根源。
(四)理论框架下的歇后语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歇后语的研究较以往多集中在歇后语的名称、结构、来源以及分类问题上,或是多集中在歇后语的语义、语法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今趋向于从认知、概念整合等理论视角下对歇后语进行考察。何爱晶《歇后语研究新论―心智哲学的观点》一文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歇后语程序分析图”对歇后语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心智活动进行描述,尝试从心智层面揭示歇后语产生的动因。董敬《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语歇后语意义构建的认知分析》以关联理论为方法指导,从歇后语语义关联所涉及的对象―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分析个体差异对歇后语意义解读产生的影响。汪少华、王鹏《歇后语的概念整合分析》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三条典型的歇后语进行分析,系统阐述歇后语的认知动因、推理逻辑和意义建构过程。
本文标签: 庞统当知县歇后语与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庞统当知县歇后语与答案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wenxue/1743433206a1680909.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