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精算教育发展备忘录(共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中国精算教育发展备忘录

1997年6月,中国第一本精算交流刊物《精算通讯》在上海财经大学出现。一年后,该刊物成为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的内部交流刊物。

199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与英国鹰星保险公司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组织召开了“精算与寿险监管研讨会”,保险司官员在会上披露了中国将设立自己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和成立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消息。

1998年1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组织部分精算实务和高校精算教师代表在中保人寿召开了关于筹备设立中国精算师协会和设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圆桌会议,讨论了中国精算师协会的章程、组织结构和精算师资格考试的科目设置等问题,标志着中国精算职业制度建设正式开始。

1998年3月,日本精算学会在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在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同时设立了考试中心,标志着日本的精算教育也进入了中国。

1998年5月22日,上海保险学会设立了精算专业委员会,委员包括上海开展精算教育的三所高校和多家保险公司的代表,这是国内第一个以促进精算教育与实务部门合作,推动中国精算职业进程的专门组织。

1998年6月,一个向全社会开放式的精算资料中心──“财大·鹰星保险精算资料研究中心”在上海财经大学建成,该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收藏最多的精算资料与研究中心。

1998年6月7日-12日,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和部分高校教师代表(8人)组团参加了在英国伯明翰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精算师大会。

1998年9月,北美寿险精算学会soa在香港设立了“大中国事务委员会”。

1998年秋,上海友邦精算部的薄卫民先生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内地通过考试获得fsa的精算师。

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在寿险部下设了精算处,并负责与中国保险学会合作继续组织中国精算师职业制度建设。

1999年初,国际精算师协会iaa在其咨询与职业服务委员会下设立了一个“中国事务委员会”,自愿为中国精算职业制度建设提供帮助。

1999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发布第9号公告,宣布将于10月6日首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合乎参加考试的主要对象是在1996年前完成美国或英国精算师考试100系列课程的精算考生。

1999年9月,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学会和高校教师代表(8人)组团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市召开的soa 成立50周年大会。会间,代表团还与国际精算师协会中国分会部分成员举行了会谈,商讨了建立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有关事项和相关活动。

1999年9月,中国第一个精算实验室“复旦-通能太平精算实验室。”在复旦大学建成。

1999年10月9日,中国保监会组织了首次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参加者共58人,通过考试者为43人,被认可为首批中国精算师。

1999年10月9日,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主办了“中国精算教育研究圆桌会议”,来自全国15所高校的精算教师代表集中讨论了中国高校精算教育的目标模式、现存问题以及高校精算教育今后的合作与发展等问题。

1999年12月4日-5日,中国保监会组织并邀请了首批43名中国精算师和部分华人精算师在大连市召开了为期两天的“精算座谈会”,商讨了筹备中国精算师协会、设计精算实务标准以及开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有关事宜。

篇2:中国精算职业发展展望

成立中国自己的精算职业组织是我国许多精算前辈、有远见的保险业监者和业内管理人员数年来的理想。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都不是中国精算师,但都为这个理想做了大量的前期推动工作,都热切期盼着在我国成立一个有较高专业水平、职业素质、并能不断学习和提高、能为提高我国保险业管理水平发挥实质作用的中国精算师职业组织。

本届精算工作委员会决心继续为着这个理想去努力。

一、背景与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谈判历程,我国已于日前成功地加入了wto,并开始兑现对wto、对世界的承诺,包括兑现逐步开放保险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承诺。在这个开放和与接轨的转轨过程中,在国际金融业和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年轻的中国精算师队伍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巨大挑战。

中国精算师职业组织的现状是,作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的一个二级分会,于7月9日精算工作委员会获正式批准,我们这支队伍包括保监会组织的首届中国精算师考试认可的43名中国精算师,以及经过和中国(准)精算师考试认可的近20名准精算师。

由于受所在公司和整个保险行业发展水平的局限,人数不多的中国精算师队伍普遍面临着技术经验不足、管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时间远远不够,未受到高层重视及发展机会不多的困难,难以面对外来的竞争或得不到公平的竞争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中国精算师放弃了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有的放弃了在本地的发展。在这些放弃中,我们的理想同时受到了质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本领,实现从本地精算人员到国际认可的高级精算师的过渡?

这样的转换,也是精算工作委员会近几年的工作方向。

在国内精算师考试制度的完全运作尚有待时日的今天,一方面,中国精算师的稀缺使在仍些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市场的期望超过了我们的能力、经验;而另一方在,许多公司尤其是国内保险公司的精算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利用。

目前我们的许多力量来自于政策的扶持,如果我们不能证明我们这些人,除了通过精算师考试以外,我们精神,我们发展中的能力,我们的团结和活力,足以支撑起第一代中国精算师的声誉,足以支撑起中国精算师的组织开创初期的基石,我们就等于没有抓住曾经可能辉煌的青春。一句话,没有一个健全的中国精算师的组织和动作体系,没有一个在国际上有地位的中国精算师组织,没有精算师个体能力的提高,那么中国精算师的未来价值是不能保证的。

二、我们的目标

理想中的中国精算师组织有着与目前一些成功精算师协会共同的特点一健全的组织构架,有效的决策程序,独立的选举程序,相对成熟的考试体系和教育制度,深度的学术和实务研究水平,有效的资源管理,广泛的影响力,并且是国际精算师组织的成员。

本届精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目标是一做好比较扎实的基础工作,推进精算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有序性,推进中国精算师地位和交流,扩大中国精算组织的对外影响。

首先,在组织和制度建设方面,逐步完善基础建设,完善和确定中国精算工作委员会的章程、明确的组织架构、选举办法,建立有效的决策程序和会议制度。精算工作执行委员会工作人员共10名,除了常务秘书外,其余均为兼职。委员会下设考试教育和制度两个工作组。这次会上10人已全部到位,委员会将启动各项工作,做到责任分明,共同推进。在分工方面委员会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分别分管一个工作组。幅李秀芳负责、刘开俊、黄文军组成的考试教育工作组负责中国精算师考试组织中包括题库、考点、考试资料和精算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精算师考试教材的组织编写、修改等工作,将由执行副主任林红直接协调;由杨智呈负责、任广通、崔丹组成的制度工作组负责中国精算师内部管理制度、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实务中一些新产生的、或有待明确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规则;对其他精算问题组织研究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发表,将由沈成方副主任协调。在今后几年,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将新增研究组,专门收集、论证和组织研究项目组。常务秘书负责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和大事记录。今后工作委员会的选举采用预选小组的办法。执行委员会一般一个季度召开一次主任会议(含电话会议),工作组至少每半年开一次负责人会议。委员会的决策采取投票通过方式,凡涉及全国性会议或讲座的举办、活动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各工作组的年度计划和预算,都将通过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并邀请顾问参加,经一定比例有投票资格的中国精算师通过方始执行。

篇3:教育备忘录散文

教育备忘录散文

在我们的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

这样的情形其实在我成为人父开始便渐渐走进我的生命,明天又是新的一周的开始,儿子早早就休息了,我去儿子屋子里取东西,打开灯,睡梦中的儿子猛然从被窝里爬起,手乱摸枕头边,定眼去看放在枕头边的闹钟。见此情状,我急忙就将儿子按下去,儿子又一次进入梦乡……

月色淡淡的,在初冬时节,就更加的清冷,淡淡的照射进屋子里,凝望着进入梦乡的儿子,不知道为何我纵然发现,一直以为还是天真烂漫的儿子不知何时已走进了人生青涩的年华,我的心隐隐的沉重起来!

人,总是要长大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然而,当面对渐渐长大的儿子,想到遥远,在这一刻,我的心突然有一种纠结涌上心头,思绪万千,心想,长大的儿子路在何方?长大的儿子梦在那边?当天真灿烂的年华被少年青涩取代之后,我们孩子以前的快乐还留着吗?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主要阶段,自从儿子在今年上初中,心里的沉重让孩子有所警觉,这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吗?

我心里自问,但是却找不到一个答案,教育,真的不是一个几句话即可说明的话题,上初中以来,我发现,一向从不喜欢音乐的他,霎时便变成了一个音乐迷,他每每在闲暇时,就去听青春的歌曲,看到这个状况我就会教训他:儿子,你有这个功夫听音乐,不如看看书,写几个单词……

但是,对于我的话,儿子似乎开始躲我,甚至厌恶我说的话,难道真的是我说话的方式出问题吗?我检讨着自己,积极主动寻找留在心里的那份迷茫,为何一向不喜欢音乐的孩子而迷恋上音乐?对于这个话题其实说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主张这个说法:喜欢音乐的人,一定是心里寂寞!

是的,难道说,我儿子真的遇到了在成长之中,心灵深处的寂寞吗?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对于刚上初中的儿子,我一样给予了极大的希望,于是,看到儿子闷闷听音乐的情形,心里就嘀咕,与其这样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倒不如放手,倒不如给孩子创造宽松快乐一个成长的空间!话可以这样说,我相信,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我真的想让儿子如从前一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可是,事实上这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中真的是遇到了一道难解的题!

这样的境况,这样的心情,我想一些家长和我一样,会遇到,并经历过或正如我一样在经历着,然而,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并克服自己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顿呢?我不断地向心发问着!

暮色渐渐的暗下来,夜深人静,遥望窗外,眼前一片的漆黑,万家的夜灯如这冬夜里的火炉,温暖着追梦的人,我聆听着自己跳跃的心,深深的感到,自己就像是被白日遗弃的孩子,正在初冬的寒夜里跋涉着!

教育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向来主张要将亲情与教育分开的观点,试想,那些在教育中因为心疼子女,生怕自己子女受一点的苦,这样的宽恕看似合情合理,事实上我们早就成为了孩子向学习说不的妥协借口,我们的亲情在教育上成为孩子前进的帮凶,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可以说我们的心疼就变成了孩子在学习上的保护伞,如此就可能就会让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教育上遭受重创,因而在对待孩子的主张上我总是努力要求自己要永远站在知识的这边,让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说服我们孩子的心,这样或许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教育中偏离轨道!

教育就是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知识的时候,懂得做人的道理!不要拿分数来衡量教育的成败,相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树立起相信自己的信念,一个人的成功在哪里?我想就是那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孩子的成长中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就会省去许多心,可是谁能做到呀?

为人父亲十三个年头,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说实在的,我从未停止过关于在教育上的思索,这是我的一份责任,我们也别无选择,更不能在子女的教育中做一个逃避者,这是一个懦夫的行为!

夜渐渐的走向午夜的钟声,我在这夜里喘着气……

篇4: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

01数学基础ⅰ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a. 微积分(分数比例约为60%)

1. 函数、极限、连续

2. 一元函数微积分

3. 多元函数微积分

4. 级数

5. 常微分方程

b. 线形代数(分数比例约为30%)

1. 行列式

2. 矩阵

3. 线性方程组

4. 向量空间

5.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6. 二次型

c. 运筹学(分数比例约为10%)

1. 线性规划

2. 整数规划

3. 动态规划

参考书目:

1. 《高等数学讲义》(第二篇 数学分析) 樊映川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线性代数》 胡显佑 四川人民出版社

3. 《运筹学》(修订版) 1990年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清华大学出版社

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02数学基础ⅱ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a. 概率论(分数比例约为50%)

1. 概率的计算、条件概率、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2.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特征函数;联合分布律、边缘分布函数及边际概率密度的计算

3. 大数定律及其应用

4. 条件期望和条件方差

5. 混合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期望和方差等

b. 数理统计(分数比例约为35%)

1. 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3. 奈曼一皮尔逊基本引理

4. 参数估计的矩方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

5. 无偏估计量

6. 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

7. 单因素方差分析

8. 列联表

9. 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检验

10. 简单线性回归

c. 应用统计(分数比例约为15%)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2. arima模型的自相关函数及偏自相关函数

3. 时间序列预测

参考书目: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茆诗松 周纪芗编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7月第1版

2. 《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 易丹辉 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4月第一版

除以上参考书外,也可参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参考书。

03复利数学

考试时间:2小时

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1. 单利和复利

2. 利率

3. 现值和贴现

4. 利息力

5. 年金

参考书目:

1. 《利息理论》(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刘占国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9月第1版

04寿险精算数学

考试时间:4小时

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a. 生存分布与生命表

1. 各种生存分布及其特征,如矩、死亡力、密度函数

2. 剩余寿命变量 和 的矩

3. 关于分数年龄的假设

b. 趸缴纯保费

1. 离散型与连续型的各种寿险模型及其纯保费的计算;现值变量的方差

2. 在死亡均匀假设下离散型与连续型纯保费的关系

3. 离散型与连续型的各种生存年金模型及其纯保费的计算;现值随机变量的方差

4. 特殊的两种生存年金:完全期末年金;比例期初年金

5. 寿险与生存年金纯保费的递推关系

6. 寿险纯保费与生存年金纯保费的关系

c. 均衡纯保费

1. 各种寿险模型(完全离散、完全连续、半连续、每年缴 次)的年缴纯保费

2. 亏损变量的方差

3. 特殊的两种寿险模型:保费可部分返还的寿险(对应的纯保费称为比例保费);累积增额受益的寿险

4. 均衡纯保费与趸缴纯保费间的一些基本关系式

d. 均衡纯保费的责任准备金

1. 各种寿险模型(完全离散、完全连续、半连续、每年缴 次)的责任准备金

2. 亏损变量的方差

3. 责任准备金通常的四种计算方法

4. 比例责任准备金

5. 责任准备金的递归关系

6. 分数期责任准备金

7. 责任准备金的一种分解(或计算)方式:亏损按各保单年度分摊

e. 总保费与修正准备金

f. 多元生命函数

1. 连生状况和最后生存状况

2. 连续型和离散型未来存在时间变量的分布

3. 趸缴纯保费

4. 一些特殊年金的精算现值

5. 考虑死亡顺序的趸缴纯保费

6. 特殊假设下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g. 多元风险模型

1. 存在时间与终止原因的联合分布与边际分布

2. 趸缴纯保费

3. 单重风险表

4. 多元风险表的构造

h. 养老金计划

参考书目:

1.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寿险精算数学》卢仿先、曾庆五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9月第1版

05风险理论

考试时间:2小时

考试形式:客观判断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a. 保险风险模型

1. 短期个别风险模型

2. 短期聚合风险模型

3. 长期聚合风险模型

b. 效用理论及其在保险中的应用

c. 随机模拟的基本方法

参考书目:

1. 《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 谢志刚、韩天雄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年9月第一版),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8.7节和8.8节两节不考)

篇5: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

参考书目:

1. 《保险合同法理论与实务》 许崇苗 李利著 中国法律出版社 10月第1版

2. 《保险法新论》 肖梅花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解释与实用指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编 中国物价出版社月第一版

4.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指定教材,财政部cpa编委会

5. 《保险规章制度汇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编(注:因《保险合同法理论与实务》和《保险法新论》在《保险法》修改前出版,要注意法律修改的内容,不一致的以现行《保险法》的规定为准)

必读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9、 关于印发我国加入wto法律文件有关保险内容的通知(保监办发14号)

10、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1号)

11、 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号)

12、 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暂行规定(保监发【2000】49号)

13、 再保险公司设立规定(保监会令【2002】4号)

14、 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监会令4号)

15、 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1】5号)

16、 保险公估公司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1】3号)

17、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暂行规定》(中国保监会204月25日发布)

18、 保险兼业代理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144号)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6号)及其《实施细则》

2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代理手续费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3】205号)

2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

22、 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

2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降低金融保险企业营业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1】21号)

24、 关于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69号)

25、 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960号)

26、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

27、 人寿保险精算规定(保监发【1999】90号)

28、 人寿保险预订附加费用率规定(保监发【1999】90号)

29、 利差返还型人寿保险精算规定(保监发【1999】90号)

30、 意外伤害保险精算规定(保监发【1999】90号)

31、 健康保险精算规定(保监发【1999】90号)

32、 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保监发【2003】67号)

33、 关于印发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发【2003】67号)

34、 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26号)

35、 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26号)

36、 关于同意保险公司试办保险公司协议存款的复函(保监发【1999】201号)

37、 关于批准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的通知(保监财会【1999】8号)

38、 关于重新修订《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3】9号)

39、 关于印发《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3】74号)

40、 关于印发《人身保险产品定名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0】42号)

41、 关于规范人身保险经营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0】133号)

42、 关于人身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1999】15号)

43、 关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死亡人身保险限额的通知(保监发【1999】43号)

44、 关于《对(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死亡人身保险限额的通知)中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保监发【1999】7号)

45、 关于在北京等试点城市放宽未成年人死亡保险金额通知(保监发【2002】34号)

46、 关于继续使用《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的通知(保监发【1999】237号)

47、 关于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2】16号)

48、 关于统括保单业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保监发【2002】32号)

篇6: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

1. 收入、负债

a. 保险公司收入及负债的特点

b. 法定准备金及income-based准备金体系下收入、费用的财务处理

c. 保险公司负责的公允价值评估的概念和应用

2. 财务报告、财务指标

a.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架构

b. iasb的目标、应循程序

c.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解释公告的适用范围和权威性

d. 公认会计准则(gaap)与法定会计准则(sap)及其差异

e. gaap、sap下及国内保险公司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

f. 财务报告的目标

g. 财务报告的总体要求

h. 财务报告结构和内容

i.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质量特征

j. 财务报表的要素及组成、确认和计量

k. 保险公司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l. 运用财务指标及各种财务分析方法来判断和分析保险公司财务经营状况

3. 信用评级

a. 信用评级的定义、作用及其主要功能

b. 信用评级体系的构成及运作模式

c. 评级程序及其主要信用分析因素

d. 标准普尔寿险资本充足性模型的修正内容及其运作

e. 标准普尔保险流动性模型的修正内容及其组成部分。

f. 20标准普尔寿险收入充足性模型的修正内容

g. 安然事件分析及对信用评级机构和证监会的借鉴意义

h. am best 评级系统及其分析模型

i. 信用评级对保险公司、投资者及客户的影响

j. 信用评级的局限性

d. 财务控制

了解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预算编制方法及预算考核内容。能够提出建立全面预算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整体财务控制流程。

1. 预算体系

a. 预算管理概念

b. 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弊端

c.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d. 预算管理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

e. 预算编制的程序、方法、内容

f. 预算调整与追加的区别

g. 差异分析的类型

h. 预算考核的内容

i. 预算责任报告的种类和作用

2. 财务控制

a. 资金控制模式、资金计划

b. 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 影响保险公司现金流量的因素

d. 现金流量测试(cash flow testing)作用

e. 现金流量管理对保险公司的作用

f. 费用控制的方法

g. 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方法

h. 分产品费用分析

i. 责任中心的划分及三种责任中心的定义

j. 不同责任中心业绩考评的差别

k. 财务委派制

l. 整体财务控制流程设计

e. 战略财务管理

篇7: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

本课程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 经济学(分数比例:40%)。

经济学部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1)微观经济学(分数比例:25%)

学习内容:

1)供给和需求理论,市场均衡价格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厂商)行为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5)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

6)一般均衡理论

7)福利经济学(政府作用)。

考试要求:考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经济事件的结构并对基本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增加对市场和经济决策行为的理解。

(2)宏观经济学(分数比例:15%)

学习内容:

1)国民收入的核算、循环和决定;

2)凯恩斯的均衡模型;

3)财政政策;

4)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5)宏观经济的行为基础;

6)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7)通货膨胀和失业。

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重要的经济模型、假设和政策,了解它们与经济周期和商业周期的相互关系。 二、金融学(分数比例:40%)

金融学部分包括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

学习内容:

1)货币理论:

货币的基本定义

货币的职能

货币制度

2)利率与风险收益

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作用

风险与收益

3)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

金融市场概述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国际金融市场

4)金融机构的主要内容

金融机构简述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投资银行

保险公司

投资基金

其他金融机构

5)金融工具

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原理

政府债券

企业证券

衍生产品

6)货币供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和分析

货币供给理论和分析

货币供求的均衡分析

7)金融调节政策和手段

货币政策调控理论

金融监管

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掌握货币、风险与收益和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主要的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点,以及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组织形态和基本性能,了解基本的金融调节政策。

篇8: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

7. 特殊年金与保险

a. 特殊形式的年金

b. 家庭收入保险

c. 退休收入保单

d. 变额保险产品

e. 可变计划产品

f. 个人寿险中的残疾给付

b. 定价(分数比例:15%~30%)

1. 保险定价的基础知识

a. 定价的基本概念

b. 定价的各种假设

2. 资产份额定价方法

a. 资产份额定价法的含义

b. 资产份额法的基本公式

c. 各种因素对现金流的影响

d. 保费的调整

3. 资产份额法进一步的分析、变化及应用

a. 资产份额法的改良

b. 利润变动

c. 资产份额法的其他应用

c. 评估(分数比例:15%~30%)

1. 掌握准备金和评估的概念及应用

a. 准备金的基本概念

b. 评估类型与基本要求

c. 准备金方法及其基础

d. 准备金方法在实务中的应用

2. 掌握传统寿险进行负债评估的概念及应用

a. 利率敏感型寿险的评估

b. 年金评估

c. 变额保险的评估

3. 了解现代寿险的负债评估的方法及应用

4. 了解评估的进一步应用

a. 混合准备金

b. 现金流动检验

d. 养老金与团体保险(分数比例:15%~30%)

1. 养老金计划的基本概念和精算成本法

a. 养老金计划的基本概念

b. 精算成本因素

c. 给付分配的精算成本法

d. 成本分配的精算成本法

2. 养老金数理及实例

a. 递增成本的个体成本法

b. 均衡成本的个体成本法

c. 聚合成本法

3. 掌握团体保险的概念、保费和赔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a. 团体保险概况

b. 团体保险赔付成本估计

c. 毛保费计算

d. 赔款准备金

篇9: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指南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形式:主观问答题

本考试科目是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高级阶段的选考课程之一,在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应具备会计和投资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包括:资产负债管理基础、投资组合理论、股权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和资产负债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六个方面。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有关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的框架,熟悉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工具的特点,并能运用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对保险公司的负债评估和投资进行评价和建议,同时,能够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在掌握了利率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基础上,能够建立适于公司业务特点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模式。最终,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一、资产负债管理基础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目的是协调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以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从狭义上看,可将资产负债管理理解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采取套期保值策略。从广义上看,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针对企业资产负债所进行的分析设计、管理实施、以及相关政策实施后的跟踪监测和检查,这一系列的活动将使得在满足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保证实现企业既定的财务目标。这里的风险可接受程度和具体财务目标是由企业自身设定的。如果企业投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负债的需求,那么资产负债管理就意味着有效彻底的财务管理过程,当然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考试要求:掌握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不同的业务形式下的资产负债管理的体系,以及现代金融理论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基本应用.

考试内容:

1.1 资产负债管理

寿险公司的风险背景

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利率风险

股权投资市场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的挑战

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

传统方法/现代方法

当今保险行业中使用的衍生工具

监管和评级机构方面的考虑

资产负债管理的实务

资产负债管理的挑战和机遇

1.2 投资策略

投资风险的类型

投资的监管环境

投资策略

资产负债管理过程

主要寿险产品的保险负债分析

主要年金产品的保险负债分析

养老金体系的负债和投资策略分析

竞争环境和组织机构因素

1.3 现代金融理论的应用

负债特性在投资管理中的重要性

负债的市场价值

传统的免疫方法

期权定价理论

资产组合保险

动态资产分配

债务期权的定价理论

再讨论免疫方法

衍生产品套期保值工具

阅读材料:

1.1 anson j. glacy, jr. and andres e. vilms, “asset / liability management,” 2001, soa course 8 study note 8v-315-02.

1.2 r.h. stapleford and k.w. stewart, “introduc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pension plans,” 1991, soa course 6 study note 6-28-00.

1.3 j.a. tilley,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chniques to theinvestment of insurance and pension funds,” transaction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ctuaries, helsinki (1988) r, 301-326.

本文标签: 中国精算教育发展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