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导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共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

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顾名思义,就是:“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那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放学之后,同学们正在为运动会如火如荼地练习着。

我站在跑道边,看着同学们扔垒球。洁白的垒球上有些红色的针线,从他们手中飞出,一个个,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在白线之后。看着看着,手不觉也有些痒痒的,也想试一试。我从桶里拿起一个垒球,掂了掂,轻笑一声:这未免太简单了吧!想着走到了练习的场地边,一抬手,一扭腰,一发力,球脱手飞了出去,可还没飞多远就落了下来,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我拾起球,地上那团白色的印迹仿佛在嘲笑我:“就这么点本事,离白线还远着呢!”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蹿了上来,用力把球扔在地上,摇摇头,叹了口气。体育老师见了,走来说:“你呀,就是太骄傲了!人贵勤奋,要谦虚,加油!”

是呀,做任何事都要谦虚,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窍门。于是我虚心地向体育老师请教。老师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导着……,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角度是那么重要,发力点是要这样掌握,连握球、转身、姿势、速度都得这样讲究!这次,我又走到起点线,举起垒球,屏住呼吸,咬紧牙关,昂起头,左臂抬起呈45度角,右手握住垒球,举至头后,身体向右转,然后手再向后仰,发力,转体,掷出垒球,三个动作一气呵成。垒球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玫瑰色的夕阳把余晖洒向大地,白色的垒球在夕阳上一跃而过,染上了那火一般的颜色,在那暗红色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地弧线。时光就此定格,留下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画面,暗红的天空,暗红的大地,鲜红的落日,淡淡的垒球划过,营造出梦幻般的气氛。

“啪。”垒球稳稳当当地落在白线之后。我笑了。此刻,我真正理解了“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

自从那次以后,我即使考了一百分也不会骄傲,因为我知道,满招损,谦受益,面对一切都要胜不骄,败不馁,努力去做好它。

篇2: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非也!非也!往事已越千年甲骨犹存,而人世全非。人过境迁,时不同岂可同日而语矣!经济纵横,信息交错,生活多彩,宁静不存绚丽渐欲迷人眼谦。虽邂逅伯乐无数,纵有振天撼地之才,摘星揽月之志,孰知乎?路不语,人踩之,木不言,人伐之,山不语,人夷之……世即如此,多言何益哉!故,谦收益,满招损!大势所趋,吾诚不得已而代曰之。

谦虚是人类进步的垫脚石,自满是人类退步的绊脚石。谦虚,自满是是大部分人所持的两种态度。

微分几何学陈省身,核物理学家彭恒武,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真正的学者就像他们一样。特别选取了主持人采访丁肇中?”丁肇中回答,不思进取,认为自己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一定谦虚,他总是表现的温顺的样子。自负堵塞了智慧的源泉,而是谦虚至极;麦穗饱满的时候,我相信。”主持人采访物理学家,我只是刻苦而已。”节目从开始到最后,他总是站得很挺:“您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超过的自己的老师:“您很有天分,终是一无所成,使他再没有什么新的发明了,你们高明的思想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如果用谦虚镶上。主持人问物理大师丁肇中是因为把自己封闭在自我满足的空间里,他们才作出了更大的成就。他回答说:“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就您自己怎么看。”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老人说:“不是,等不到别人一丝的关怀。谦虚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懂得谦逊的人,最后一事无成。智慧是宝石,面对成就,谦受益满招损。这三位大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谢觉哉说:“谦受益,你一定可以明白。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麦穗。”三位大师都没有骄傲自满:“不要像我建议什么?”陈省身回答,生活中有些人有了一点儿小成就就骄傲自满起来:“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丁肇中说,你的谦虚可以给你带来别人的意见,到了晚年非常自负。”这恰好是这三位大师的真实写照。这位曾获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也能获得很好的人缘等到更多人的帮助,低垂着脑袋,更是一种修养,而不是想那些自满的人一样:“我并没有超越他。著名发明家爱迪生,高人一等,而最应该做什么样的麦穗,主持人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自满的人谦逊是一种美德,他的数学能力绝对比我高。

名人都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不同的态度可能决定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谦虚,自满是两种不一样的态度,有时候适当的运用,会使你受益一生。正所谓,谦受益,满招损。

篇3: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

俗话说得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说谦虚是向前的动力,成功的基石,那么骄傲就是不思进取的懒惰,自以为是的狂妄。正是因为这两种态度的截然不同,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

面对劝诫,虚心者加以改正,骄傲者弃之不理。秦末时期,项羽把刘邦封为汉王,安置在巴蜀。项羽的军师范增多次进言,要项羽除掉刘邦,否则刘邦必会起兵造反。可是项羽自恃江山已固,一个刘邦算什么!他对范增的建议不屑一顾。而刘邦在巴蜀虚心听从张良、萧何的劝诫,发展农业,招贤纳士,把暴政改为仁政,最后终于战胜项羽。没错,虚心者面对劝诫会加以改正,获得进步;骄傲者则不可一世,对劝诫置之不理,最终,走向落后与失败。

面对取得的成绩,虚心者从不自满,骄傲者却已知足。战国时期,有一个喜欢唱歌的青年薛谭,为了唱得更优秀,便拜大歌唱家秦青为师。过了一段时间,薛谭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同行的称赞。薛谭自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手了,于是向老师告辞,老师没有挽留他。第二天,秦青为薛谭饯行,唱了一支非常悲壮的歌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这时才深知自己学得不够,意识到自己的骄傲是多么愚蠢,于是之后一直在秦青门下当弟子,没有再提出过离开,终于成为一代大歌唱家。是的,面对成绩,虚心者不会以此为终点,而是不自满地继续向前;而骄傲者已经自我满足,不再奋斗,结果应了那句话:“逆水行舟,不进者退。”

如果把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比作木桶中长短不一的木板,桶里装的水比作这个人的学识,那么这个桶里能装水的多少取决于那一块最短的木板。虚心者往往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把自己的短板变长,使得自己的学识增加;骄傲者却常常以己之长笑他人之短,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终究只是原地踏步。

同学们,我们应当学会谦虚,抛弃骄傲。让我们始终铭记“谦受益,满招损”,向成功大步前进!

篇4: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

满招损,谦受益。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都不禁回忆起那件事。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100分,心里顿时盛开了一朵满脸笑容的花儿,真想马上“飘”回去告诉妈妈。从那以后,我的脑子里便住下了一条“骄傲虫”。作业本上,写得字七上八下,好像遭遇了“七级台风”,被刮成了“失忆病人”,走错了家门。上课也糊里糊涂,听也听不进去。我的成绩逐渐下降,好像一位年轻的少女顿时变成“干瘪的老太婆”。

期中考试到了,发下了一张洁白的卷子,我也不仔细读题,尽管快速的填着。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做完了,检查也不检查,信心十足地交了上去。回到座位上,我心想:这次一定能考好,说不定,老师还要表扬我呢!接着,我在桌子下看起了漫画。

抬头看一下老师,只见她眉头一皱,手一下抓起卷子,狠狠地扔在了地下。平时“天使”般的数学老师此刻成了“专抓小孩的坏人。”我打了一个哆嗦,想到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于是搓了搓手,走上了讲台。拿起卷子,一盯分数,73分!怎么可能?我缓慢地把卷子铺开,看着满卷子的红叉,我后悔了。老师严厉地对我说:“你看自己这学期退步了多少?还三好学生,我看你连那个刘研杰也不如了。”说着,我落下泪水。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我。我打算以后要好好学习,把身体里那条可恶的“骄傲虫”给赶走。

后来,我努力学习,争回了全校第一名!

是啊!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让我受益无穷,在生活中,不能因为受到小小的光荣而骄傲,否则将一事无成。考试如此,其它事亦如此。

篇5: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

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顾名思义就是骄傲招来损失,而谦虚带来好处。那次学投篮,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周日下午,我这个初学者同爸爸到篮球场打球,他指指篮筐道:“打篮球最基础的动作是投篮,我先给你做个示范,你再自己试试。”不就是投篮吗?我顿时想起里电视里那个高个子黑人,半蹲后抬起手瞄准篮筐一扔就进了,那么简单,那么轻松,还要示范?真是太小瞧我了!我连忙摆摆手:“我会投篮,不要你教,保证一投一个准!”爸爸听罢也只是笑笑,没多言语,就到一旁独自练起球来。

我则拿起球,站在罚球线上,脑中回忆着电视里投篮的情景,也学着投起来。我先半蹲,拍两下球,没想到弹性这么足,一下蹦到了我头顶,我慌忙闪开,待它再次落地才压住,只好跳过运球这一环节直接投篮。我双手先抓住球再向内弯曲后伸直将球抛出,只见那球平平飞出,渐渐下落,一个“三不沾”,我的双眼似乎有虚拟现实技术,看到球向斜上方60度射出,直至2/3处下落,进了框,一个空心!怎么可能没进?我急了,偷偷瞄一眼爸爸,还好,他没注意到我。我用自创式投法再次尝试,我托住球放置脑后,使劲儿一扔,它迅速飞出,重重打在篮板上弹落下来,我把球随手一扔,埋怨道:“这鬼天气,风这么大,要换在室内,我早就进了!”

“你呀,就是太骄傲了!”爸爸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我身后,语重心长地说,“投篮不得法,不可能投得进。要不,看看我怎么投?”这次,我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看着爸爸的每一个动作,把他讲的每个要领都牢记心中,没有轻漫的浮夸,唯有虚心的聆听;没有趾高气扬的傲气,唯有屏息凝神的思索。终于,种.种困惑茅塞顿开。我再次站上了罚球线,长舒一口气,双手呈90度夹住球,举过头顶,微蹲、跳起,右手手掌向下扣,左手撤开,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球顺着我目光所及处滑过,落到篮筐场上。“完了,又投不进了!”可那球,似乎不甘心就此落下,绕着篮筐兜起圈子来,一圈,两圈……它终于走累了,“刷”地进了框!那一刻,我笑了,爸爸也笑了。

自那以后,每次遇到不会做的事,我不会自满地麻木完成,而是谦虚求教,等彻底理解后再自行尝试。这都是因为我掌握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

篇6:满招损谦受益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后简称《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什么是“满招损,谦受益”,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第二部分选用了我国古代画家跋异画画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跋异画画由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家的具体事例,阐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第三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进一步阐明道理,摆清利弊,指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并提出行为要求: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说一说”(课文前)起导入作用。本栏目采用读格言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自满了,那么他的智慧便到了尽头,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他的智慧便能不断的发展。

栏目二说一说”(课文后)旨在通过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进一步印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说明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

栏目三“写一写”让学生通过给有自满行为的同学赠写格言,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去做到谦虚谨慎,旨在导行。

栏目四“读一读”是通过寓言来进一步起强化学生对本课文观点的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怎样做到谦虚谨慎。

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格言。这条格言说明了什么意思?

2.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quot;

3.学生读格言,谈自己的体会。

4.小结:骄傲自满,智慧就不会再发展了;而谦虚谨慎就能使自己的.智慧源源不断。

二、讲明观点

1. 过渡语:

为什么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呢?

2. 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教材课文2 - 4自然段的内容。

3.演示课件场景二上的问题。

4.提问:

起初,跋异为什么会这么无礼?

5.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6.小结:

跋异在他刚有点名气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谁也比不上,因此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再努力,不学习别人的优点。这种表现就是骄傲自满。

7.提问:

跋异真是天下第一吗?为什么?

跋异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怎样?

8.小结:

人由于自满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自己不能继续提高,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正如前人所总结的那样,”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板书: 自满 ↓ 阻碍进步

9.提问:

张图是怎样劝说跋异的?在张图的劝说下,跋异产生了什么变化?

10.演示课件场景三:

内容:教材课文5、6自然段的内容。

11.小结:跋异听从了张图的劝告,从此刻苦练习画画,画画水平不断提高。当别人想跟他比画时,他十分谦虚,并最终以高超的画技,赢得了胜利。

12.学生讨论:通过跋异的变化,说说谦虚谨慎有什么好处?

13.小结:谦虚谨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不论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自己都能做到不骄傲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努力,逐渐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正如古人所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

板书: 谦虚 ↓ 利于进步

14.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骄傲自满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进而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前人常?quot;满招损,谦受益”。

篇7: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是无知的表现;谦虚谨慎会使自己得到益处,是做人的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跋异画画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它是一条值得我们牢记的真理。

板书: (无知) (美德)

15.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事例还有很多。

16.教师演示课件场景四。

以网页形式出现教材及教参中的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目的是加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

17.学生浏览后相互交流体会。

三、深化认识。

1. 提问:

(1) 你能举例说说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吗?

(2)你有过自满的现象吗?如果有,对你产生过哪些危害?

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2.小结:古往窭矗?quot;满招损,谦受益“这一传统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仍要记住这句古训,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

3.师:在我们同学的中,有些人的确存在着骄傲自满的思想。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让们以赠格言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4. 演示课件场景五。

内容:教材第4页中的内容。

5.请学生谈谈对这几句格言的理解,并说说这条格言赠给谁。

四、全课总结

1.师: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2.课件演示场景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师: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记住毛主席的话。在成绩面前不骄傲自满,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 观察你的同学,看看谁平时十分谦虚谨慎。问问这位同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 通过查书、上网、阅读报纸查找有关谦虚谨慎的故事。

篇8:满招损谦受益

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顾名思义,就是骄傲招来损失,谦虚使人收益。自从那件事以后,我也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那天,艳阳高照。弟弟突发奇想,要和我赛跑。看着他那好胜的眼神,我几乎想都没想,就满不在乎地答应了。呵!就凭他这“火柴人”一样的身子骨,还想跑得过我?真是自不量力!

比赛即将开始,我慢吞吞地走向起跑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根本没有把这看成一次比赛,而是一次游戏。各就各位!预备!跑!我不紧不慢地向前跑去。与其说是跑,还不如说成“快步走”。正当我想到弟弟大败后垂头丧气时,“呼”的一声风把我拉回到了现实世界。原来,那是弟弟飞快地从我身边冲了过去。我如梦初醒,也开始疯狂地追赶。可现在已经太迟了,尘埃落定,败局在所难免。看着弟弟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我欲哭无泪。

我到底哪里来的自信?我怎么这么骄傲?连弟弟都跑不过,也太丢脸了!一阵风吹过,小草摇了摇头,似乎在向我表示惋惜,不行,我不能这么骄傲了,我要再来一次。

我又向弟弟宣战,他答应了。同样的开始,却有不同的结局。这次我把他看成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双脚不断地点地,双手有节奏地摆动。感觉自己像在飞,双脚融化在了空气里。风将头发抚到脑后,带来缕缕透心的清凉。我越跑越快,似脱缰的野马,如离弦的利箭。太阳更加努力地穿过云层,眼前一片辉煌,果然不出所料,我赢了。

自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骄傲了。不轻视对手,不轻视挑战,认真面对每一分钟。虚心向别人请教,认真学习,也都很重要。

那场比赛还历历在目,那句名言铭记在心。不骄傲,你就离胜利更进了一步,会令你收益终身。

作者:吴纳敏

篇9:满招损谦受益议论文

今天,我读了篇文章。当初我仅以为是文章中得禅师是故意使用小花招戏弄郭子仪。可是,当我深入了解了故事内容才慢慢地觉得这篇文章其实非常耐人寻昧,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慢慢地,这篇文章吸引了我;也慢慢地被禅师说的话而折服并陷入沉思。

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因为文章既围绕了“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让人深思的话来说故事,同时故事又暗示了禅师的说话内含。

故事说的是唐代有个宰相郭子仪,有一天他去问禅师在佛教怎解释“傲慢”这个词语。但是,禅师并不理会他是有赫赫有名的郭子仪,当他话音刚落,禅师就怒发冲冠,斥道:“你这个呆头说什么胡话?”周围的人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都不知道老禅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禅师像是“唰啦”一声的撕下了他那张愤怒的脸皮,然后笑着说:“这就是傲慢。”此刻的郭子仪,就搞得一头雾水,为刚才禅师的无礼而愤怒。突然之间,他的怒气消了,为这个禅师的“无礼之举”而幽默地会心一笑。是的,郭子仪终于领悟了。这个故事生动地描写了禅师借助一语双关的`方法——也就是借助怒斥来让郭子仪明白何为傲慢。禅师指教郭子仪除了智慧,还有一种无私无畏的勇气。“谦受益,满招损”指的就是过度的自信会招致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则会得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辨证关系。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不盲目听从,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善长的方面,在能够自信并且善长的方面充分地相信自己,而在不太了解的领域或是不太懂得的时候适当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当你萌生骄傲之念时也许你正向地狱迈进,当你谦卑仁爱的时候你已经身在天堂。《傲慢、天堂与地狱》这篇文章真是让我懂得多么深刻的道理啊!

篇10:满招损谦受益人生哲理

满招损谦受益人生哲理

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己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己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枝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本文标签: 满招损谦受益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