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同学会,那一抹温暖时光的感动杂文随笔,本文共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同学会,那一抹温暖时光的感动杂文随笔
同学会,那一抹温暖时光的感动杂文随笔
在微信群里讨论已久,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的小学同学聚会,终于在今年大年初七,华丽丽地到来了。虽然当年三十多人的班级,只来了一半人,可自从1991年小学毕业到现在,除了几个一直没有断过联系的同学之外,大部分同学毕业后,从未见过面。
27年的时光,多少日月浮沉,四季交替?多少斗转星移,风霜雨雪?在指尖不经意滑落的流年里,足以把当年稚气未脱的翩翩少年郎,打磨成温文儒雅的男人。也足以把当年扎羊角辫的娇娇女娃儿,蜕变成端庄成熟的女人。当光阴的手,无情地为我们脱去童年的帽子,扯掉青年的面纱,再标上中年人的标签时,我们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互不相干地各自飘荡着,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错过了彼此整整27年的时光。
时隔27年,再见面时,脑海里亲切的名字,一个个在耳畔响起,而我们只能在眼前陌生的脸孔里,寻找曾经熟悉的气息与痕迹,努力在搁浅多年的记忆中,拼命搜索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来不及拥抱的热情,诉不尽别后的沧桑,道不完重聚的喜悦,在此时此刻,统统都化作一句平淡而温暖的问候:“老同学,好久不见了……”话未说完,如鲠在喉,想流泪的冲动,瞬间,溢满心怀……
好久,好久,真的好久了,只有置身其中的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句看似简单的好久,于我们而言,隔着多少沧海桑田,多少世事变迁,多少物是人非?这一次重聚,沉睡了27年之久的童年记忆,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欢笑声中,被轻轻唤醒。那一段在年少无知的懵懂岁月里,清澈纯净的同窗情谊,在谈笑风生中,复苏了我们最温馨最甜蜜的小学时光。
当年打架的,斗嘴的,封外号的光辉历史,被大家由里到外地,彻底扒了出来,摆在桌面上,主角配角一起整装上阵,隔山观虎斗的同学们,重新进入群众批斗模式。没完成作业时,被老师罚抄课文的糗事,记得当年是藏着掖着,默默地流着泪完成的,今天,终于可以吐气扬眉,在大家面前大声地笑着说出来,也不觉得有多丢脸了。
常听有人说:往事不堪回首,故梦无需忆起,旧人放在心底。而此刻的我们热情高涨,回忆起当年曾经共同经历过的一幕幕往事,却是开心无比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笑容纯真朴实,纯粹干净,不带一丝杂质,仿佛所有的一切就在眼前,并没有走远。我们又一起携手回到了童年时,嬉戏玩闹,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里。
此时的窗外,下着不合时宜的冷风冷雨,窗内却温暖如春,温馨无比,笑声如潮。同学们都暂时抛开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彻底地放松了身心,回归最初的本真。一个个笑逐颜开,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当箱底霉点斑斑的小学集体毕业照,被重新挖出来时,气氛一下子就达到了高潮。同学们都争相传阅,在照片中寻找过去的自己,辨认每一个人的模样,回忆着他们的名字。在越来越模糊的记忆里,一起追塑我们再也回不了的过去。
27年时间,真的很长,改变了很多人与事,我们也被逼褪去了青涩的容颜,各自在尘世烟火的琐碎日子中,渐渐走进不惑之年。时间的洪流,堂而皇之地给我们扣上成长的'镣铐,一路推搡着前进,早已把我们当年天真无邪的笑容,冲刷得无影无踪。也把一条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光阴河流,横亘在我们眼前,成了我们再也没法跨越的距离。
27年时间啊,试问,人生能有几个27年,经得起我们去虚度与磋砣?又能有几个27年,能让渺如尘埃的我们,在茫茫无岸的人海里,在漫漫无边的尘世里,安然无恙地躲过一切天灾人祸,在不可预知的风风雨雨里,平平安安地在红尘中静度光阴?
27年了,在这个求名逐利的现实社会里,又还有多少人?不忘初心,如我们一般,还惦念与牵挂着这一份纯真无邪的同窗之情。还会在浮燥的生活里,抛开眼前的一切,挤出时间,义无反顾地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聚会。在人生的最初,梦开始的地方,我们共同走过了最单纯的小学时代,我们有着共同的美好回忆。这一份至真至诚,洁白无瑕的感情,是漫漫红尘路中,无可替代的存在。
27年了,感恩菩萨的眷顾,岁月的慈悲,感恩通讯的方便快捷,把近在咫尺,却失散已久的我们,又一个个地找回来,重新聚在一起了。轻轻地说一声:各位老同学,童年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为过去,我们都回不去了,过去的27年,我也很抱歉,没有参与你的生活,未来的日子里,惟愿与你相伴相依,你若不离,我必定不弃……
篇2:那一抹温暖意犹未尽随笔散文
那一抹温暖意犹未尽随笔散文
喜欢在休息的时候,给自己彻头彻尾的放松,不再安排任何事宜,开着车,去附近的乡村散心,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爱好与习惯。我总觉得,每一次出行都必须要有一个闲暇的时间,一种闲暇的心情,然后再去光顾那些自己喜欢的小街小巷。我想,只有在那种时候,才能更好的感觉到它们特有的风格。
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意韵。冬,就是每年岁末的最后一道风景。无情的风,吹落了树的装饰,纷纷扬扬的雪花,让天地苍茫茫一片。这就是冬天,它不需要多余的装点。
这几天,总是感觉特别的疲惫。每天都让自己睡到自然醒,没有任何人的打扰,也不用疲惫地挣扎着起床。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屋子里静悄悄一片,睁开眼睛,我看到一抹朝阳正偷偷的从窗幔缝隙挤进卧室。冬日的阳光,懒散惬意,和很久很久以前一样的温暖!
才到初冬,我就已经开始向往那种庸懒的生活了。今天的阳光,像是急于要把我的睡意驱散,让我也拥有一个如它般灿烂的笑脸。最近的天,一直都是阴雨绵绵,已经有好久不见这样的太阳了。为了不辜负它的一翻美意,尽管我还是那么的不愿意钻出暖暖的被窝,但权衡于冬日的暖阳,我还是觉得,起来或许会更舒适惬意一些。
于是,懒懒地翻身起床,信步走到阳台,拉开窗幔。瞬间,窗外那暖暖的阳光蓬勃着、灿烂着,一股脑地全冲了进来,把满脸倦意的我撞了个满怀。心情,随着这一缕暖阳开朗了许多。转身,做了简单的梳洗之后,我又跑到厨房,为自己煎了一块牛排,一个煎蛋。这时,豆浆机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一杯新鲜的豆浆出炉了。中饭和早饭,就这样合并了。
在这样暖暖的阳光下,享用这样的美食,房子里透出浓浓的小资情怀。无论是这精致的美食,还是这惬意的环境,抑或是冬日的暖阳,心情随着明媚起来。很少有这样的念想:有阳光的冬季,想出去走走。
打开笔记本,看到朋友群里有人正在呼我,叫我一起去星巴克品咖啡。专门跟我抬杠的一朋友说:她哪懂得品咖啡啊!还不如跟我一起去东钱湖晒太阳,吃水果。这小子就这样,无非就是想带我出去走走嘛!何必这么来打压我呢,过份。
幸好,今天本小姐的心情跟这阳光一样,很明媚。也正好有这一想法,想去哪个山水间徒步。朋友说,看一下家里有什么水果,不够的话路上再买。很快,车就开到我家楼下了。上车后,只听他嘴里一直在咕嘟:奥迪不开,偏要坐我的破车,这种人也有。回答:真笨!省油啊,你不知道吗?省下来的钱刚好买水果吃。日系的车省油,这是连五岁的小猪都知道的事。看,知道省钱了,我懂得过日子了吧!
从我家到东钱湖,也就半小时可能还不到吧。东钱湖,被郭沫若先生称誉为具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一点都不假。车子沿着清波荡漾的湖岸向沙山村驶近,今天出奇的意外,在这里,有数十对情侣正在拍着婚纱照。笑靥与欢声迎面而来,令人无比愉悦。这一湖碧波涟漪,这一片美景。看来,他们一对对都已然沉浸于这片暖阳中。
心情不一定能适合风景,但风景却总可以调节情绪。之于我来说,恰恰如此。此刻,我在依山傍水的草坪上,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有朋友如此,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自*。爱我的人这么多,这么好,我无愧于今生,我更要感恩生活对我的厚待。感谢你,朋友,你是最好的护花使者(虽然我称不上是花,嘻嘻)我真诚的为你祝福,更庆幸彼此的相识,深深的在心里拥抱你!
篇3:忘不了斑竹山的那一抹红杂文随笔
忘不了斑竹山的那一抹红杂文随笔
总有那么一段回忆,是潜藏在人们心底深处不老的情愫;总有那么一段故事,让后人刻骨铭心地想起。流年如水,岁月无声,斑竹山,于时光深处走来,经历沧桑,越过坎坷,迎来了盛世繁华。
走进斑竹山,便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傲然立于红旗水库库坝边上的巨幅国旗标识和红色斑竹竹简模式介绍,平添了几分庄重。
弹子坑依旧显得很平静,只是那些壁画告诉我们,曾经这里发生了什么,一颗颗鹅卵石砌起的石墙上,那些简短的话语,诠释着怎样惊心动魄的过往,斑竹山上多大的牺牲,才配得上“红色”两个字赋予的意义。
沿溪而上,河水潺潺,时而奔放,时而舒缓。春天的斑竹山,满山苍翠,路边黄花簇拥,在阳光下开得恣意奔放。路随水转,偶尔竹排横架溪水之上,藤蔓绕树,顽石挡路,却又是一番趣味。只是悬挂于路边树上的牌子会时刻提醒,这条小路已经赋予了更深的历史内涵。
高高的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凌云寺旁,部分烈士的遗骸移葬于纪念碑右上侧,斑竹山起义规模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它属于秋收起义的一部分,它的意义在于:在党的事业处于危难之时,在血腥的屠杀到处盛行之时,在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之下,斑竹山上的摇旗呐喊,为革命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勇气,开启了共产党人的抗争之路。从此,共产党人带着崇高的理想信念,踏上漫漫征途,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过简单修葺的凌云寺,破败的墙壁和檐瓦,依旧显得有些单薄,但就是这个简陋的地方,曾经是斑竹山起义的总指挥部,这里,是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匕首, “人马三千三,扎在斑竹山。”竹林的深处,到处都是起义者的身影,斑竹山起义,给了反动派当头棒喝,但是随着起义的失败,这里,又抛洒了太多起义者的鲜血。
青山埋忠骨,斑竹泪有痕。大山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大山坚韧,粉身碎骨浑不怕,大山呐喊,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斑竹山的.性格!
那段峥嵘岁月,正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归于尘土,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沙,似乎都具有了英雄的灵性,春天的映山红开得异常红火,秋天摇曳的芦花显得格外鲜艳。
那漫山遍野井然而立的斑竹,像是昂然挺立的士兵,呼号的山风,又像冲锋的号角。这片深情的土地浸染了太多革命者的鲜血,因此变得愈加厚重而深沉。
如今,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斑竹山开展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斑竹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在凌云寺旁,庄严而肃穆;环库自行车道已初步建成;何家冲沿河路已开辟;山腰映山红基地、樱花基地等已经完工。不久的将来,斑竹山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和绿色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斑竹山,正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踏着新时代的脚步,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大踏步砥砺前行!
本文标签: 同学会那一抹温暖时光的感动杂文随笔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同学会,那一抹温暖时光的感动杂文随笔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wenxue/1734992573a128677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