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暗香,暗香姜夔,暗香的意思,暗香赏析,本文共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暗香,暗香姜夔,暗香的意思,暗香赏析

暗香,暗香姜夔,暗香的意思,暗香赏析 -诗词大全

暗香

作者:姜夔  朝代:南宋  体裁:词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载雪]:冒雪乘船。

②诣:到。

③止即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④授简索句:给纸索取诗调。

⑤把玩:指反复欣赏。

⑥二妓:乐工和歌妓。

⑦竹外疏花:竹林外稀疏的梅花。

⑧翠尊易泣:拿着酒杯,无法抑止眼泪。

⑨红萼:指红梅。

⑩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译文】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赏析】本篇为作者咏梅名作之一。本篇在咏梅同时抒发了怀念故人的情怀。上片描写当年月下抚笛和伊人寒夜摘梅的往事,抒写今昔之慨。下片以驿寄梅花抒写怀人相思之情。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旧时月色,”五句追忆我与坟人月夜梅林相会情景:从月色映我,我赏梅吹笛,笛声唤来玉人,玉人与我折梅,以婉转缠绵的笔意,一气流转地描纵队了一幅月色清幽,笛声浏亮,梅影花香,玉人俏情侣折梅的幽雅隽逸的境界。玉人折梅的境界甚美,美人和梅花交相辉映。从此句看,作者所怀者还是恋人。“何逊”二句为作者自谦之词,并含有无限今昔之慨。歇拍三句点出梅花的幽香,扣合题目。下片用驿寄梅花之典,传达相思之情。“长记”以下再折入对往事的回忆,并点出西湖,拓展空间,遥应开头的几句。“千树”二句描写千树红梅开放映入碧水中的景象,壮观绮丽,是写景名句。结尾两句叹梅已落心,旧欢难寻,表现迷惘惆怅之情。以问句收,尤显深味永。全词意境优美,笔调空灵。超趣时空,放得开收得拢,开阖纵横,笔力遒健。全词从梅之开写到梅之落,从石湖之梅写西湖之梅,摹写梅花之神韵,开阖纵横,笔力遒健,意象空灵,清幽秀逸

篇2:姜夔《暗香》全词翻译赏析

姜夔《暗香》全词翻译赏析

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 辛亥:光宗绍熙二年。(1191)。

② 载雪:冒雪乘船。

③ 诣:到。

④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⑤ 止即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⑥ 授简索:给纸索取诗调。简:纸。

⑦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⑧ 把玩:指反复欣赏。

⑨ 二妓:乐工和歌妓。

⑩ 隶习:学习。

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景色。宋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树成林,所以有“千树”之说。

【译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译文二】

旧时皎洁的月光,曾多少次照着我,在梅花旁吹奏玉笛。笛声唤起美丽佳人,不顾寒冷和我一起把梅花攀摘。而今我像何逊一样渐渐老迈,全无当年春风得意的动人文笔。但奇怪的是竹林外几枝梅花,偏把缕缕幽香送入华丽宴席。

此时,江南水乡正分外的凄冷静寂。想寄你一枝寒梅可惜路太远,还有一夜茫茫大雪堆积。手捧翠绿酒杯不禁伤心落泪,只能默对红梅深情想念你。永难忘那时我们携手同游,千树寒梅绽放,西湖一片澄碧。而今眼看梅花又片片落尽,可不知几时还能见到你?

【评点】

本篇为词人咏梅名作之一。全词将咏梅与怀人相结合描写,既咏赞梅花优雅的芳姿神韵,又抒写词人身世飘零之恨和感事怀人伤离念远之情。

上片写词人悲凉身世。前五句写对往事的回忆。“旧时月色”点出时间和空间范围,“旧时”拉开了时间的距离;月色在天,又撑起了空间的境地;“算几番照我”承接上句的月色,勾勒出词人回忆昔日情景时的凝神状态;“梅边吹笛”,点出“梅”字,切题咏物;笛声“唤起玉人”,她“不管清寒与攀摘”,此二句以美人烘托梅花,写玉人的一片深情都倾注在梅花上,增添了梅花的厚重。“何逊”三句写现实情景,词人以“何逊”自比,感叹时光易逝,面对梅花,再也写不出当年春风得意的诗句了。末三句笔锋一转,点明题旨,具体描绘了石湖的梅花。

下片感事怀人。前四句以江南的凄寂反衬内心的相思之情,想寄她一枝寒梅,却重重相隔无法寄达。自然引出下两句:“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三句写的是昔日与情人携手同游梅林的情景。最后两句转回现实,写此时梅花凋零的肃杀景象。“几时见得”一语双关,一是梅花落了几时开,又有几时还能见到心上人的意思,韵味深长。

【赏析】

这首词是姜夔客居范成大宅邸时的`咏梅之作。上阕先追忆往昔在杭州西湖月夜赏梅的情景,和今日赏梅景况相对照,情怀凄清寂寞。下阕先写今日赏梅的遥远思念,再与离愁别绪,最后回到眼前,写梅的凋残,表现出无限怅恨。该词将咏梅与忆念“玉人”相交相织,时空跳跃幅度较大,穿插典故,咏物寄情,形神兼备,情趣高洁。

本篇为作者咏梅名作之一。本篇在咏梅同时抒发了怀念故人的情怀。此词作是作者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时写的,同时还写了《疏影》。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他的作品没过多的历史价值,实际上只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词上片写月中赏梅。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意味,在月光的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着重色调与氛围的感受,多了一层朦胧。 “旧时”把读者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同时也含有一种今昔的对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毕竟“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写月下赏梅,通过“月、梅、笛、人”和谐统一的立体意境,体现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 “算几番”,说明月下赏梅吹笛的次数以及词人的兴趣之高。“算”不仅是对往事的回忆,而且带有对“往事如烟”的感慨。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续写赏梅清兴。玉人与月色相联,意境和谐,但“清寒”中显得意境幽冷。笛声引起玉人与词人共赏冬天的清寒, “与”,“共”之义,清兴之外,尚有一丝韵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忆当年赏梅雅兴。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由回忆转入现时, “而今”照应“旧时”,物是而人非。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词人对眼前梅花的感受。从对梅的感受强烈到对梅的花期淡漠,只有梅香袭来方知觉。“但怪得”是惆怅,自己老了,梅花依旧送香来,平静的心因梅花的冷香而骚动起来。“疏花”,梅花疏淡,词人将梅与竹相连,以竹的雅洁衬托梅花。“瑶席”指雅洁的卧室,“香冷”,移觉手法,恰好地道出了梅香的特点。 “香冷入瑶席”与“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相比,暗含了对玉人的思念。

词下片写雪中赏梅,忽然宕开,将已逼到近前的梅花推远,梅花变相,忽变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恋已远离的女子。

“江国正寂寂”。“正寂寂”指环境幽清,不仅强调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词人心境的空寞。“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折一枝梅花寄给情人,表达思念,但雪深无法办到。“叹”字见出词人的惋惜,无法表达则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写词人与梅花都在怀念玉人。 虽然“翠樽、红萼”色彩明丽,但凄冷的环境中却体现了一种冷艳的凄美。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回忆当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两人情意深浓,情趣高雅。“压”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压住,也暗含词人心情的沉重。红妆素裹,雪压梅花的清影倒映在碧水中而清影满湖,“寒碧”与上片呼应,使词始终在一种幽冷的环境之中。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从回忆转入现实,“片片”连用,突出一种凋零感以及词人对梅落过程的关注、关情。“也”带有词人轻轻地叹息。 “又”与“算几番”共同体现时间过得久,以及词人思念之深。

此词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梅与下片的雪中赏梅融汇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范围之中。今昔对比,精神骤现,“清空中”有意趣,使物性、人情与境共生,使得整篇词幽韵冷香,挹之无尽。

篇3:姜夔——《暗香》

【年代】:宋

【作者】:姜夔——《暗香》

【内容】:

原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作者】: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注释】:

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

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赏析】:

此词咏梅怀人,思今念往。梅花自古以来被看作是高洁人品的象征,是文人墨客喜好并擅长吟咏的题材。诗之赋梅,以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最著名,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二句更是脍炙人口。而词之赋梅,则以姜夔的《暗香》、《疏影》二曲为绝唱。

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历代文人各有不同,而苦苦追寻其言外寄托,均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感慨今昔,追怀旧游”作为这两首词所具有的总的含意,可能更妥贴一些。二词自立新意,托喻遂深,用意妙,锤炼工,被称颂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篇4:姜夔:暗香

《暗香》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

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

使二妓肄习之,音节谐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1、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2、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3、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4、简:纸。

5、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6、工伎:乐工、歌妓。隶习:学习。

7、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8、但怪得:惊异。

9、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10、红萼:指梅花。

11、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12、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翻译: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赏析:

宋代骚人酷爱梅竹,白石咏梅之什颇多。《暗香》、《疏影》尤为有名。词的开头,由月色回忆起以前几次月夜,梅边吹笛的往事。他的优美笛声,还引来了一位玉人知音,不怕夜寒,攀着梅枝听他吹。而今,他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约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他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竟将清冷的幽香散入他的卧席。词的下片,写折梅寄远,无法传达,红花无言,深念玉人。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一枝梅花,寄给那久别的玉人,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场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玉人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又一片片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篇5:《暗香》诗词赏析

《暗香》诗词赏析

暗香 仙吕宫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命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赏析:

与《长亭怨慢》、《解连环》同年之作。是年冬,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石湖在苏州胥门外,孝宗皇帝赐范为别业,有御笔“石湖”二大字刻于山石,今尚存。孝宗对金国委屈求全,苟且偷安,下诏“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公然愿当“侄皇帝”。范成大是主战派,曾效苏武“提携汉节同生死”出使金国,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孝宗赐这位大学士石湖庄园,意思就是教他寄情山水莫再过问国事。范石湖心情是忧郁的。

白石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两位大诗人的会合吟唱,成为文学史佳话。白石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石湖击节赞赏,让家中歌女演唱之,并以青衣小红相赠,可能是聊慰其失恋之苦。除夕,白石携小红归湖州,大雪过垂虹桥有诗,“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好象风流潇洒之极。

词追踪梅花的幽魂,又非仅咏物。张惠言《词选》谓“首章言己尝有用世之志,今老无能,但望之石湖也。”石湖长二十余岁,是白石前辈,这说法有点牵强,但《暗香》上片似隐括了二位忘年诗友心灵深处的一些共鸣。“旧时月色”、“玉人待唤”、痴爱梅花的`南朝诗人何逊(自比)如今也忘却了为梅吟咏,……这些,大概都蒙上一层两位诗人本不愿见到的麻木和淡淡哀愁。歇拍“竹外疏花”是白石在石湖范村作客赏梅时实景,也用大苏“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与石湖交往,思想感情的碰撞,如竹外疏梅冷香的主动袭来,怎不使违心的麻木不仁内疚?

梅花飘忽而高尚的神思,白石虔诚地将其摆到超凡脱俗、监督警醒本我的崇高神圣位置。内蕴品位高,是这两首咏梅词之所以动人的重要原因。“屋角红梅树,花前白石生。”(白石诗)可见梅在白石生命中位置。

下片忽然宕开,将已逼到近前的梅花推远,梅花变相,忽变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恋已远离的女子。在江国寂寂、夜雨初积、寄与路遥的寥廓中,“梅花”(红萼)出现,“无言耿相忆”,法相庄严。忆千树梅花盛开时,与“红萼”携手赏花,何等欢乐!忽又瓣瓣被狂风吹尽,并意中人无影无踪。变化无穷。有人怪二词重点一移再移,此正清空处。

本文标签: 暗香暗香姜夔暗香的意思暗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