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探究位运算中的神奇操作:n&(n
引言
在编程和算法领域,位运算因其高效性和独特性备受青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有趣的位运算操作:n&(n-1),看看它究竟有何妙用。
一、n&(n-1)的作用
n&(n-1)这个操作的作用是:将整数n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最低位的1变为0。
例如:100的二进制表示为1100100,通过一次n&(n-1)运算后,生成二进制数1100000。可以看出,n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最低位的1(红色部分)被成功变为0。这就是n&(n-1)的作用。
二、n&(n-1)的应用场景
1.统计一个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
我们可以利用n&(n-1)操作来统计一个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具体做法是:每次执行n&(n-1)操作,将n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最低位的1变为0,同时计数器加1。直到n变为0,计数器的值即为整数中1的个数。以下是C语言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统计二进制数1的个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0;
int count = 0;
scanf("%d", &n);
while(n)
{
n &= (n - 1);//即n=n&(n-1)进行n&(n-1)运算再把得到的结果赋值给n
count++;
}
printf("%d", count);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2.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的幂次方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的幂次方,可以通过n&(n-1)来实现。如果一个数是2的幂次方,那么它的二进制表示中只有一个1,其余位都是0。例如:2(10)、4(100)、8(1000)...都是2的幂次方。 对于这些数,执行n&(n-1)操作后,结果必然为0。以下是C语言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的幂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scanf("%d",&n);
if ((n&(n - 1)) == 0)
{
printf("yes\n");
}
else
{
printf("no\n");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总结
n&(n-1)这个位运算操作虽然简单,但其应用场景却非常广泛。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n&(n-1)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编程和算法实践中,不妨尝试运用这个神奇的操作,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10-0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二进制算法统计效率编程本文标签: 探究位运算中的神奇操作namp(n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探究位运算中的神奇操作:n&(n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754963816a170873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