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Hadoop原理与技术——Linus命令行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Hadoop运行在Linux系统上,因此,需要学习实践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本实验旨在熟悉常用的Linux操作,为顺利开展后续其他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10 VMware Workstation Pro虚拟机 Hadoop环境 Jdk1.8

三、实验内容

1:Linus常见命令: (1)创建目录:mkdir 文件夹名

(2)建多层次目录:mkdir -p 文件夹名/文件夹名/文件夹名

(3)同层次建多个文件夹:mkdir 文件夹名/文件夹名 文件夹名/文件夹名 文件夹名/文件夹名

(4)切换目录:cd 文件夹名

(5)显示当前目录路径:pwd

(6)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或目录:ls

(7)创建空文件:touch 文件夹名

(8)编辑文件内容:vi 文件名

(9)容许编辑文件内容:i

(10)保存并退出::wq

(11)查看文件内容:cat 文件名

(12)删除文件:rm 文件名字

(13)返回上一层目录:cd…

(14)返回根目录:cd

(15)删除文件夹:rm -rf 文件夹名

(16)显示文件系统使用情况:du 文件夹名 或者 du 文件夹名/文件名

(17)在当前目录下查找今天之内有改动的文件:find 文件夹名 -mtime 0

(18)在目录中找出所有者为hadoop的文件:find 文件夹名 -user hadoop

(19)在某文件夹下查找文件夹名(文件名)为某某的文件夹(文件)路径:find 文件夹名 -name 文件夹名(文件名)

(20)查找当前目录中大于12KB的文件,注意c表示byte:find . -size +12k

(21)压缩:tar -jcv -f 压缩后文件名 压缩的文件

(22)查询:tar -jtv -f 压缩包文件名

(23)解压:tar -jxv -f 要解压的文件名 -C 解压后文件放置的文件夹名

(24)显示文件的最后10行:tail 文件名

(25)显示详细的网络状况:netstat -a

(26)显示网络设备信息:ifconfig

2:Linus常见命令运行:

1:创建linusTest目录:mkdir linusTest

2:建多层次testA/testB/testC目录:mkdir -p testA/testB/testC

3:在文件夹testB同层次下建testB1、testB2、testB3文件夹:mkdir testB/testB1 testB/testB2 testB/testB3

4:切换到linusTest目录:cd linusTest

5:显示当前目录路径:pwd

6: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或目录: ls

7:创建空文件test1.txt:touch test1.txt

8:编辑文件内容:vi

9:容许编辑文件内容:i

10:保存并退出::wq

11:查看text1.txt文件内容:cat test1.txt

12:删除文件text1.txt:rm test1.txt

13:返回上一层目录:cd…

14:返回根目录:cd

15:删除文件夹linusFile1:rm -rf linusFile1

16:显示文件rg34的使用情况:du rg34

17:在rg34目录下查找今天之内有改动的文件:find rg34 -mtime 0

18:在rg34目录中找出所有者为hadoop的文件:find rg34 -user hadoop

19:在rg34文件夹下查找文件夹名为test1的文件夹路径:find rg34 name test1

20:查找workspace目录中大于12KB的文件,注意c表示 byte: find . -size +12k

21:压缩文件test压缩后取名为test.tar.bz2:tar -jcv -f test.tar.bz2 test

22:查询压缩文件test.tar.bz2:tar -jtv -f test.tar.bz2

23:解压test.tar.bz2文件解压后放到当前目录test文件夹下:tar -jxv -f test.tar.bz2 -C test

24:显示rg.txt文件的最后10行:tail rg.txt

25:显示详细的网络状况:netstat -a

26:显示网络设备信息:ifconfig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12-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命令行网络压缩原理hadoop

本文标签: Hadoop原理与技术Linus命令行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