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极客
RAG 技术概述
RAG(Retrieve, Answer, Generate)是一种融合检索和生成的模型架构,常用于问答系统、对话生成等任务。它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 Retrieve(检索): 从大规模的数据集中检索相关的信息。
- Answer(回答): 基于检索到的信息生成答案。
- Generate(生成): 输出自然语言答案。
场景应用
RAG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 智能问答系统
- 客户支持聊天机器人
- 文档理解与信息提取
- 教育辅导助手
原理解析
RAG结合了信息检索和生成模型的优点。其工作流程如下:
- 查询检索: 输入用户问题,通过检索模块选择相关文档或信息片段。
- 上下文构建: 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用户输入整合,形成上下文。
- 文本生成: 使用生成模型(如GPT)基于上下文生成流畅的回答。
实战教学
环境配置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的环境中安装了必要的库。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所需的Python库:
代码语言:txt复制pip install transformers torch faiss-cpu
代码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RAG实现示例:
代码语言:txt复制import torch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RagTokenizer, RagRetriever, RagSequenceForGeneration
# 初始化tokenizer和retriever
tokenizer = RagTokenizer.from_pretrained("facebook/rag-sequence")
retriever = RagRetriever.from_pretrained("facebook/rag-sequence", use_dummy_dataset=True)
# 创建RAG模型
model = RagSequenceForGeneration.from_pretrained("facebook/rag-sequence")
# 用户输入的问题
question = "What is the capital of France?"
# 编码问题
inputs = tokenizer(question, return_tensors="pt")
# 检索相关文档
retrieved_docs = retriever(input_ids=inputs["input_ids"], return_tensors="pt")
# 使用RAG生成答案
with torch.no_grad():
generated = model.generate(input_ids=inputs["input_ids"],
context_input_ids=retrieved_docs['context_input_ids'],
context_attention_mask=retrieved_docs['context_attention_mask'])
# 解码并打印答案
answer = tokenizer.decode(generated[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print(f"Answer: {answer}")
运行说明
- 初始化: 加载预训练的RAG模型和相关组件。
- 用户输入: 输入你想要询问的问题。
- 检索过程: 利用RAG的检索机制找到相关文档。
- 生成答案: 基于检索到的文档生成最终的自然语言回答。
扩展思路
- 可以通过替换不同的数据集来训练自己的检索器。
- 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生成模型的参数,改变返回的答案风格。
- 可以添加更多的后处理步骤来优化生成的答案质量。
本文标签: 极客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极客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754341389a170143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