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海南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海南在元代已出现手托木头戏。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海南在元代已出现手托木头戏。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
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捧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八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为中板,演出剧目除外地传入的杂剧、传奇剧目外,也有由本地艺人根据传说和本地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这标志着海南的公仔戏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独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编自演的本土艺人队伍,伴奏音乐全部运用本土的八音乐器乐曲。
解放后,公仔戏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得到不断的充实、发展和提高,成为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艺术。主要包括:
偶像制作工艺、公仔戏之偶像是木雕工艺美术的杰作。公仔戏的偶像现今一般有20多种,角色比较齐全。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海南公仔戏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6677656a9287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