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柳氮磺胺嘧啶片说明书「柳氮磺胺吡啶说明书」

柳氮磺胺嘧啶片说明书「柳氮磺胺吡啶说明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柳氮磺胺嘧啶片说明书,以及柳氮磺胺吡啶说明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磺胺类药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磺胺类药的结构和分类 4 磺胺类药药理学特点 5 磺胺类药作用机制 6 各种磺胺药特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柳氮磺胺嘧啶片说明书,以及柳氮磺胺吡啶说明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磺胺类药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磺胺类药的结构和分类 4 磺胺类药药理学特点

5 磺胺类药作用机制 6 各种磺胺药特点

6.1 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6.2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 6.3 外用磺胺药

7 磺胺类药使用原则

1 拼音

huáng àn lèi yào

2 英文参考

sulphonamides

sulfonamides

sulfa drug

磺胺类药是三十年代发现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的第一类化疗药物。在临床上现已大部被抗生素及喹诺酮类药取代,但由于磺胺药有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脑、鼠疫)、具有疗效良好,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故在抗感染的药物中仍占一定地位。磺胺类药与磺胺增效剂甲氧芐啶合用,使疗效明显增强,抗菌范围增大。

3 磺胺类药的结构和分类

磺胺类药是人工合成的氨苯磺胺衍生物。氨苯磺胺分子中的磺酰胺基上一个氢原子(R1)被杂环取代可得到口服易吸收的,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如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磺胺甲恶唑等。如将氨苯碘胺分子中的对位氨基上一个氢原子(R2)取代则可得到口服难吸收的,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如柳氮磺胺吡啶等等。此外,还有外用磺胺药如磺胺嘧啶银等。

4 磺胺类药药理学特点

①抗菌谱广,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志贺菌属,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产气杆菌及变形杆菌等有良好抗菌活性,此外对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疟原虫和弓形体也有效);

②细菌对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耐药性;

③磺胺药中有可供局部应用,肠道不易吸收及口服易吸收者,后者吸收完全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

④磺胺嘧啶(SD)、磺胺甲?唑(SMZ)脑膜通透性好,脑脊液内药物浓度高;

⑤主要经肝代谢灭活,形成乙酰化物后溶解度低,易引起血尿,结晶尿及肾脏损害;

⑥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恶心、呕吐、皮疹、发热、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脏损害、肾损害等。

5 磺胺类药作用机制

磺胺药是抑菌药,它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不同,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只能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氢蝶啶,在细菌体内经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活化型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磺胺药的结构和PABA相似,因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障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6 各种磺胺药特点 6.1 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口服易吸收的磺胺药,可用于治疗全身感染,根据血浆t1/2长短将药物分为三类:短效类(<10小时)、中效类(10~24小时)和长效类(>24小时)。短效和中效磺胺药抗菌力强,血中或其他体液中浓度高,临床最为常用;长效磺胺药抗菌力弱,血药浓度低,且过敏反应多见,许多国家已淘汰不用。

磺胺异恶唑(sulfafurazole,sulfisoxazole,SIZ)又名磺胺二甲异恶唑/磺胺异氧唑/净尿磺/菌得清,是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5~7小时,乙酰化率较低。尿中浓度最高,可达1000~2000mg/L,适于治疗尿路感染。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每日需服药4次,消化道反应多见。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中效磺胺药,口服易吸收,给药后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为10~13小时。抗菌力强,血浆蛋白结合率最低约25%,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0%~80%。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但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注意对肾的损害。

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inomin,SMZ)又名新诺明,是中效磺胺药,血浆t1/2为10~12小时。抗菌作用与SIZ相似。蛋白结合率较高(60%~80%),脑脊液浓度不及SD,尿中浓度虽低于SIZ但与SD接近,故也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在酸性尿液中可析出结晶而损害肾,需注意堿化尿液。磺胺甲氧嘧啶(sulfamethoxydiazine,SMD)是长效磺胺药,血浆t1/2为30~40小时。抗菌力较弱。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可每日服药一次。乙酰化率低,尿中溶解度高,不易析出结晶。

磺胺多辛(sulfadoxine,SDM′)又名周效磺胺;是长效磺胺药,血浆t1/2为150~200小时。在体内维持时间最长,可每3~7日服药一次。抗菌力较弱,适于轻症感染及预防链球菌感染,对疟疾等也有效。

6.2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

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licylazosulfapyridine)口服吸收较少,对结缔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并从肠壁结缔组织中释放出磺胺吡啶而起抗菌、抗炎和免疫抑 *** 用。适于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服用可防止发作。由于疗程长,易发生恶心,呕吐皮疹及药热等反应。

6.3 外用磺胺药

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 silver)能发挥SD及硝酸银两者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广,对绿脓杆菌抑 *** 用强大,尚有收敛作用,能促进创面的愈合,适用于二度或三度烧伤。

磺胺米隆(sulfamylon,SML)又名甲磺灭脓,是对位氨甲基磺胺药物,因此其抗菌作用不受脓液和坏死组织的影响。对绿脓杆菌、金葡菌及破伤风杆菌有效。能迅速渗入创面及焦痂中,并能促进创面上皮生长愈合及提高植皮成活率。适用于烧伤和大面积创伤后感染。

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SA)其钠盐水溶液(15%~30%)接近中性,局部应用几乎无 *** 性,穿透力强。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和角膜炎等。

7 磺胺类药使用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疾病是由于感染了致病细菌才引起的。磺胺药物以其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在临床治疗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多的。它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使患者出现药物热和皮疹,严重者可发生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等。还可能使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导致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者可致死;另外,还可能导致患者肝脏及肾脏损害;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少数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萎靡和失眠等精神症状。因此,建议在应用磺胺药物时应当注意以下的一些7条原则:

1、必须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磺胺药物过敏者,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应禁止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当避免使用。不足2个月的婴儿也属于绝对禁用范围。老年患者应当避免使用,如确有指征,则须权衡利弊后应用;

2、使用磺胺药物首剂应加倍,以达到迅速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维持量(即正常量),待症状消失后,最后给予2—3次最小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防止细菌反弹。用药期间切记不可任意加大用药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药物蓄积中毒;

3、用药期间,还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像和尿液情况;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必要时可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叮嘱患者多喝水,保持高尿流量,服用磺胺药物一周以上者,应定期检查尿液,以减少结晶尿发生的可能性,必要时可服碳酸氢钠堿化尿液;

4、磺胺药物可抑制B族维生素在肠内的合成,所以,使用磺胺药物一周以上者,应当同时给予维生素B以预防其缺乏;

5、由于磺胺药物可使少数病人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萎靡和失眠等精神症状,因此,在用药期间,不应从事高空作业和驾驶;

6、磺胺药对链球菌之类的细菌虽然有很好的疗效,可是对另外一些细菌却又无能为力。而且,一些原来能够制服的细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性产生,所有的磺胺药都会失效,这时要迅速更换使用其它抗菌药物;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特效药吗?哪里可以买的到?急需名师指点,谢谢!

北京中山医院胃肠诊疗中心的专家为大家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 有:

1.内科治疗 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内科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目前尚不能使疾病根治,其治疗依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而定,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和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和中医中药。近年来内科治疗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肠道内营养即要素饮食的应用;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的应用;其他新剂型的应用;免疫抑制药的应用。

(1)一般治疗:

①由于本病与胃肠道营养的关系密切,患者可能存在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近年来无脂无渣的要素饮食已成为其重要的辅助治疗 *** ,应给以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的食物,避免牛奶及乳制品。发作期给以流汁饮食,严重者应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治疗,使肠道获得休。

②暴发型和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腹痛或腹泻明显者可给予少量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药物,但大剂量使用有引起急性结肠扩张的危险。

③有贫血、失水、营养不良等重症或久病患者,应酌情输血、补液及全身性支持治疗。应用蛋白合成激素能改善一般状况,增进食欲,加速溃疡愈合。尤应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有利于病变恢复和改善全身状况。

(2)药物:

①磺胺类:首选胃肠道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其中以柳氮磺吡啶(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效果最佳。本药在肠内经细菌分解为磺胺吡啶及美沙拉秦,后者是主要有效成分,对结肠壁组织有特殊亲和力,具有消炎作用。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有两种:一种含肠溶包膜,可使药物延迟释放,如美沙拉秦(艾迪莎);另一种为缓释剂型,如美沙拉秦(颇得斯安),其在胃肠道释放呈时间依赖性,从十二指肠开始一直到结肠。无论是控释剂型还是缓释剂型,其结肠内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小肠内药物浓度。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主要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和缓解期的治疗。特别可用于对柳氮磺吡啶不能耐受或过敏的患者。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疗效取决于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因此近年来对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张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如药物灌肠或者栓剂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副作用明显降低。特别是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栓剂对直肠 *** 炎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副作用轻微。

②抗生素:有继发感染者可用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为了避免加重胃肠道症状,一般选择静脉用药。甲硝唑或替硝唑可抑制肠道厌氧菌,并有免疫抑制、影响白细胞趋化等作用。认为该药可明显减轻里急后重症状,对有肛周疾病和瘘管的患者疗效明显。每次0.4g,3次/d,口服,疗程3~6个月,病程1年以上者有效率在60%~70%。

③糖皮质激素和促皮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近期疗效较好,有效率可达90%,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中毒症状。一般适用于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急性发作期或暴发型病例,但并发腹膜炎或有腹腔内脓肿形成者不宜应用。一般可用 *** (强的松)40~60mg/d,分3~4次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10~15mg/d,通常维持半年左右后停药,为减少停药后的复发,在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给以美沙拉秦(5-ASA)口服。暴发型和严重发作期,可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一般前者疗效较佳,用量为25~50U/d;氢化可的松的用量是200~300mg/d,或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40~80mg/d,疗程一般为10~14天,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以后可口服 *** (强的松)等制剂维持。

④免疫调节药:对少数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药。免疫调节药巯嘌呤(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均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但发挥作用缓慢,通常在用药3~6个月后出现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对磺胺药和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谨慎试用。6-巯基嘌呤的用量为1.5mg/(kg·d),分次口服;硫唑嘌呤1.5~2.5mg/(kg·d),分次口服,疗程约1年。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两者剂量应相应减少。环孢素对骨髓无抑 *** 用,对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多用于皮质激素治疗失败者,初始剂量为2~4mg/(kg·d),静脉持续滴注,或8mg/(kg·d)口服。

⑤其他药物:如色甘酸(色甘酸二钠)可阻止肥大细胞、嗜酸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5-羟色氨、慢反应物质释放,减少抗原-抗体反应,可减轻症状;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异博定)、硝苯地平、桂利嗪等能减少肠道分泌,缓解腹泻;中药小檗碱(黄连素)、苦参、白芨、云南白药、锡类散等做局部治疗有一定疗效。

(3)不同部位或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①溃疡性直肠炎:

A.起始治疗:病变局限于直肠,症状多较轻,可采用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栓剂,2~3次/d,或可的松泡沫剂1~2次/d,每次1个栓剂。若出现栓剂不耐受,如下腹不适、直肠激惹,可改用柳氮磺吡啶(偶氮磺胺吡啶)片或美沙拉秦(5-ASA)口服,2周内常可见效,以后改为维持量。

B.维持治疗:美沙拉秦(5-ASA)栓剂用作长期维持治疗较好,每晚1粒,可减少复发。栓剂不耐受者可用柳氮磺吡啶(SASP)或美沙拉秦(5-ASA)口服维持,推荐维持量为柳氮磺吡啶(SASP )2g/d。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

②左半溃疡性结肠炎:起始治疗常用美沙拉秦(5-ASA)灌肠剂,每晚4g,若3~4周后症状无缓解,可增量为早、晚各1次。或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100ml灌肠,仍无效或患者难以耐受,可加用或改用柳氮磺吡啶(SASP)或美沙拉秦(5-ASA)口服,先从小剂量开始,若可耐受则逐渐加量,如柳氮磺吡啶(SASP) 1g/d或美沙拉秦(5-ASA) 1~1.2g/d,逐渐增至柳氮磺吡啶(SASP)4~6g/d或美沙拉秦(5-ASA )4.8g/d。一旦症状缓解,应逐渐减量。维持治疗常用5-ASA灌肠剂,每次4g,每晚1次或每3晚1次,或用SASP 1~2g/d、5-ASA 1.2~2.4g/d口服维持。长期用SASP者,应补充叶酸。 

③右半溃疡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起始治疗常用柳氮磺吡啶(SASP) 4~6g/d或美沙拉秦 2.0~4.8g/d口服,急性发作期可加用美沙拉秦(5-ASA)灌肠剂或皮质类固醇灌肠。一旦症状缓解,应逐渐停用灌肠剂,并将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或美沙拉秦(5-ASA)减至维持量。若无效,可改用 *** 40~60mg/d口服。注意补充铁剂,亦可适当加止泻剂缓解症状。维持治疗用柳氮磺吡啶(SASP) 1~2g/d,或美沙拉秦(5-ASA)1.2~2.4g/d。

④重型或爆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该型患者常有全身症状,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需住院观察治疗。迄今为止的主要治疗药物是皮质类固醇,重症病例还可点滴免疫抑制药或行结肠切除术,主要措施为胃肠外营养以便肠道休和静脉用皮质类固醇。静脉营养同常规 *** ,皮质类固醇可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输注,每8小时1次,或 *** 龙30mg静脉输注,每12小时1次或甲泼尼龙(甲基 *** 龙)16~20mg每8小时静脉输注1次。后两种药物较少有钠潴留和钾丢失的副作用。效果不明显时可联用美沙拉秦(5-ASA)灌肠或氢化可的松灌肠,2次/d,亦可联用抗生素。对皮质类固醇无效者,用小剂量环孢素2mg/(kg·d)持续静滴,可缓解病情,避免紧急结肠切除术,并可适当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此外,有人采用粒细胞吸附疗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粒细胞吸附疗法指从血中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等活化的白细胞,从而抑制炎症的疗法。粒细胞吸附器是一种血液滤过器,内部为充填乙酸纤维素的小珠,患者静脉血由此流过后,约60%的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被吸附。该疗法每周1次,每次1h,5次为一疗程,由于这是对症疗法,需定期维持治疗。粒细胞吸附疗法可适用于多种炎症性疾患,其有效率达58.5%,较皮质类固醇疗效44.2%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8.5%,而皮质类固醇达42.9%。

⑤慢性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患者对柳氮磺吡啶(SASP)、美沙拉秦(5-ASA)、皮质类固醇无效,但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用硫唑嘌呤治疗,从50mg/d开始,逐渐加量,最大量为2mg/(kg·d)。虽有效率达60%~70%,但起效需3~6个月,因此,常在治疗初期需用 *** 维持治疗至少2个月才减量。若用巯嘌呤(6-巯基嘌呤)或硫唑嘌呤6个月后仍无效,可改用甲氨蝶呤(氨甲喋呤)2.5mg/周口服,逐渐加量至10~15mg/周,亦可25mg/周肌注。需8~10周才见效。

2.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多数经内科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但仍有20%~30%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段而获得根本性治愈。手术适应证包括:

①内科治疗无效,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患者营养状态差、丧失劳动力,儿童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者。

②结肠纤维瘢痕狭窄造成梗阻或失去功能而持续腹泻者。

③发生或可能发生癌变者。

④UC暴发性发作或中毒性巨结肠经短时(2~3天)内科治疗无效者。

⑤出现急性并发症者,如结肠穿孔或将要穿孔,大量便血。

⑥肠外并发症尤其关节炎不断加重者。 

近10多年来,由于外科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腹腔镜和吻合器的广泛应用,外科治疗有较大发展,在治疗观念上有较多的更新,术后功能不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手术方式目前主要包括:回肠、结肠造口术;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但术前应充分估计病情,明确病变范围,合理选用手术方式。

(1)回肠结肠造口术:主要用来治疗中毒性巨结肠、一般情况极差、不能耐受肠段切除的病例。单纯回结肠造口术使扩张结肠减压,待病情好转后行二期肠切除术。但中毒性巨结肠肠壁脆弱,缝合极为困难,所以近期该手术多为一期肠切除术取代。

(2)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total colectomy and ileorectal anastomosis):此手术适用于直肠未发现病变者,操作简便,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回肠袋肛管吻合术(ileac pouch- *** anastomosis,IPAA)问世前惟一可避免永久回肠造口的手术。但保留的直肠存在疾病复发甚至癌变的可能,故须术后经常随访内镜检查。目前回直肠吻合术临床应用较少。

(3)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total proctocolectomy with ileostomy):是最彻底最传统的手术。切除了有病变的全部肠管后,虽无病变复发和癌变的后顾之忧,但存在粪便和粪袋处理困难等诸多问题,给患者会带来长期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负担。

(4)IPAA:近年被广泛用于治疗UC、家族 *** 肉病及某些直肠良性疾病,是较理想的手术。IPAA术是在切除病变的全部直肠黏膜和结肠,防止疾病复发和癌变的基础上,经直肠肌鞘内拉出回肠袋与肛管吻合,保留 *** 括约肌和自制排粪功能。盆腔内贮存袋的建立是回肠肛管直接吻合的巨大进步,大大减少了排便次数,从而取代了回肠肛管直接吻合术。

EGF阶梯免疫重组疗法,即以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现代免疫学为理论基础,依据“阶梯治疗”主流治疗策略,在国际最新超声电子肠镜高清可视下,对溃疡黏膜处进行靶向、毫厘点射治疗。科学针对遗传、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免疫等诸多因素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利用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EGF受体(EGFR)高亲和力的生物学作用,有力拮抗、阻断TNF-a生物活性, *** 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和分化,促进上皮细胞快速增殖与修复。积极采用激活免疫重组等多手段干预策略,重建肠道粘膜组织健康屏障,达到有效缓解病症、防止癌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大便上有白色的粘稠物体是什么?

一般来讲

大便经过结肠后到达直肠

经储存后 *** 交感和盆底肌神经

后被排出

大便带白粘稠物

一般见于脱落的肠上皮细胞

或结肠直肠炎性病变后分泌的粘液增加所致

一般不用理会

只需平时忌食生冷鱼虾

等物

即可改善

如疼痛或经常带粘液

可口服柳氮磺胺嘧啶片

参苓白术丸

几天即可消除

如不改善

请医院做结肠镜

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直肠炎,有什么特效药?

直肠炎是直肠黏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不是某一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发生在直肠黏膜而得名,所以也叫溃疡性直肠炎。

直肠炎常表现为左下腹隐痛、腹泻、黏液便、脓血便等症状。在临床常被当成痔疮或慢性细菌感染性肠炎治疗,在发生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肠镜检查治疗时才被发现。

对于直肠炎的治疗,首先要避免烟酒、辛辣 *** 食物及高脂肪饮食等诱发因素。然后服用美沙拉嗪或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缓解后减量维持治疗;疗效不佳时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类免疫抑制剂或益生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停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继续服用美沙拉嗪类药物维持治疗;也可以应用美沙拉嗪类药物的栓剂和灌肠剂治疗;在以上药物治疗过程中腹痛、腹泻症状不易缓解时,可以适当应用山莨菪碱、匹维溴胺类解痉药进行对症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不要应用左氧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除了无任何治疗效果外,还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导致病情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 健康 知识。

谢谢阅读!

结肠炎并不是一种治疗难度很大的疾病,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治疗结肠炎最好的特效药就是根据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很快就可以成功治愈。

一般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轻度结肠炎,仅表现为轻微的粘膜肿胀、轻微腹泻、轻微腹痛。这种结肠炎恶化几率较少,通常会在24小时之内逐渐消失,不介入药物治疗也是可以的。

若结肠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必须要介入抗生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筛选敏感抗生素杀菌的同时,介入中成药调理肠道环境,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大家都知道粪便中含有很多的细菌和微生物,直肠是贮存粪便吸收粪便中水分的场所,所以直肠发生的炎症大多数都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就是通常所说的溃疡性结肠的发病初期。它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及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长期互相作用导致的肠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溃疡性直肠炎主要表现是长期或者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症状,有时候还会出现外周关节炎、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巩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肠道外的表现。直肠炎患者在肠镜检查时可以看到直肠黏膜的糜烂、溃疡等改变,是直肠炎的直接诊断依据。

这种直肠炎的治疗主要有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两种 *** :

1.对因治疗: 常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等氨基水杨酸类的口服药、栓剂等口服或灌肠治疗。疗效不好时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 *** )或者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增强疗效,尽快控制病情,症状缓解后停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维持治疗,避免复发。粪便化验伴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以适当应用抗微生物药治疗,但是不能长期应用。

2.对症治疗:腹痛、腹泻症状明显时可以加用颠茄片或地芬诺酯及蒙脱石散缓解症状。

总的来说,这种直肠炎的治疗主要是规律应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维持治疗,不要认为是感染性肠炎滥用抗生素和解痉止痛药,避免病情加重使整个大肠发生炎症性肠病而诱发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 健康 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胃肠工作的医生,大家如果对我的医学科普感兴趣,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谢谢!

对于直肠炎的治疗,其实根本就没有特效药这个说法,直肠炎的治疗从来就没有一种药,用了之后就完全可以治愈。 因为直肠炎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以及病症治疗,所以说直肠炎的类型不一样,引起的原因不一样,它的用药也不一样。

在临床上直肠炎,很多情况下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所以说抗生素就是比较合适的药物,而且效果也非常好。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就是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有时候再加上一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如果直肠炎是溃疡性直肠炎,这个类型的直肠炎,抗生素作用不大,一般需要解热镇痛类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就是美沙拉嗪,效果非常好。 建议就诊遵医嘱用药。

纯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得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谢谢大家支持!

直肠炎的诱因有多种,如损伤、放射和慢性炎症均可引起。其中,临床上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也就是常说的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多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直肠炎是病程长且容易反复,而且使用针对特异性肠炎的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治疗直肠炎有没有特效药?

总体而言,应根据引起直肠炎的诱因不同而对因治疗。在这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非特异性直肠炎的治疗。首先要注意饮食,注意补充营养,防止电解质紊乱,避免摄入牛奶和乳制品。

药物方面主要依赖柳氮磺嘧啶水杨酸制剂,这是常规的也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常用的为美拉沙嗪。激素如 *** 和 *** 常用于炎症急性发作期改善症状,因其副作用较大,目前并不建议常规使用。对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需要考虑手术。

直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或溃疡,治疗根据直肠炎的类型不同而选择不同药物。

临床上轻度的直肠炎患者一般仅仅是粘膜发炎,因此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症状表现,所以它也非常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但是重度的直肠炎患者它的炎症是会累及粘膜下层、肌层,甚至是直肠周围的其它组织,因此导致了病患者们出现腹泻、腹痛、腹胀,严重的甚至是痔疮或者是肉等等。因此我们大家也由此可见,直肠炎这个疾病它给病患带来的 健康 危害是非常大的。

患者们在服用药物的过程当中都必须要注意忌食辛辣 *** 的食物,以免导致疾病的病情加重,从而影响治疗。其次,患者们一定要多喝水,建议饮食方面一定要清淡,千万不要过于油腻。患者们,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炎作为一种肠道炎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 感染因素、饮食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与病理因素 有关。直肠炎一般出现于直肠的粘膜层, 病理表现 为溃疡糜烂,各类人群均可发生,无地域性差别。

临床表现 为便意频数、下腹坠胀疼痛、血便,病情程度不一。

直肠炎是西医病名 ,该病在祖国医学中无明确病名,但是古代医家记载的“肠风”、“久痢”、“泄泻”等症,即便下脓血、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均有类似该病的症状表现。

治疗直肠炎,没有什么特效西药,中医辨证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直肠炎安全效卓。

直肠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炎症性疾病。

直肠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 自身免疫

随着 社会 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疾病可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

2. 感染因素

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与感染有关。人类是杂食性的,当吃了不结或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

3. 遗传

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 美文 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

4. 精神因素

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心身疾病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直肠炎为多发病,许多肛肠疾病均可直接、间接引起直肠炎的发作,主要病因有慢性炎症 *** 、血吸虫、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良性肿瘤恶变、性病、饮食不洁等因素。

直肠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1. 腹痛的症状,在腹泻前多有腹痛的现象,腹泻后症状会有所减轻,腹痛时多为胀痛的感觉。一般都是固定在左下腹部位或者左腰腹部位,,轻者直肠炎会有腹泻没有腹痛现象。

2. 大便带血的症状,轻的患者会出现在大便时有带血丝的现象,颜色鲜红,的会滴血,有的滴血比较多,以至于导致失血过多,严重者致休克现象发生。

3. 消化不良的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饱满,胀满,恶心,嗳气吞酸等现象。

另外,其他的症状如腹胀,消瘦,易疲劳,失眠多梦,便秘,严重的会有发热的症状,还会使心跳加速等一些症状。

直肠炎的治疗:

对于直肠炎的治疗而言,其实根本就没有特效药这个说法,对于直肠炎的治疗从来就没有一种药,用了之后就完全可以治愈。

因为直肠炎的治疗基本上包括病因治疗以及病症治疗,所以说直肠炎的类型不一样,引起的原因不一样,它的用药也不一样。

在临床上直肠炎,很多情况下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所以说抗生素就是比较合适的药物,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直肠炎是溃疡性直肠炎,这个类型的直肠炎,抗生素作用不大,一般需要解热镇痛类药物。

直肠炎的危害:

1. 贫血,直肠炎会引起便血,虽然每次出血量并不是特别大,但是长此以往,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贫血。

2. 痔疮以及肛周湿疹以及便秘,直肠炎因为黏液分泌增加,会引起肛周疾病,容易引起痔疮的形成,并且也会引起肛周湿疹,而且随着痔疮越来越重,有可能引起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便秘症状。

3. 直肠炎如果不积极治疗,有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比如说直肠穿孔,直肠大出血等等。

4. 直肠癌,直肠炎长时间不治疗,有可能诱发直肠黏膜癌变。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 健康 干货和 育儿 锦囊~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胃肠工作的医生,大家如果对我的医学科普感兴趣,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谢谢!

对于直肠炎的治疗而言,其实根本就没有特效药这个说法,对于直肠炎的治疗从来就没有一种药,用了之后就完全可以治愈。因为直肠炎的治疗基本上包括病因治疗以及病症治疗,所以说直肠炎的类型不一样,引起的原因不一样,它的用药也不一样。

在临床上,直肠炎很多情况下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所以说抗生素就是比较合适的药物,而且效果也非常好。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就是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喹诺酮类抗生素,有时候再加上一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如果是溃疡性直肠炎,这个类型的直肠炎,抗生素作用不大,一般需要解热镇痛类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就是美沙拉嗪,效果非常好。

(注:以上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另外,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来缓解直肠炎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同时配合饮食和心理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阿莫西林消炎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磺胺说明书吡啶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