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1. 序言

行为经济学试图将有关人类行为、心理学和认知的知识纳入经济分析和理论。“行为经济学通过提供更现实的心理学基础,增强了经济学的解释力。”

行为经济学以深刻的见解和方法丰富和扩上海板块展了“传统”经济方法:心理学、进化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政治学、人类学……。行为经济学基于一个更现实的人类行为和心理模型,为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行为经济学通过实验,它将经济模型置于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在这种环境中,这些模型应该表现良好。1.1 理性选择模型-homo economicus

在20世纪,经济学被理性选择模型所主导,在虚拟大学理性选择模型中,对人类决策者做出了以下一个或多个假设

•经济代理人是理性的……要知道别人是理性的....

•要知道别人知道他们是理性的……

•要知道别人知道他们知道别人是理性的……

•无限的内存和可用信的回忆

•无限的计算能力……即使在时间限制下

•没有系统性错误

•能够预测未来(比任何经济学家都好!)

1.2 传统经济学与“新”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的进化,而不是革命。

•经济学现在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行为概念:

•基于行为概念改进的理性选择模型,如:

•决策者犯错(量化响应平衡)

•有其他关于不平等的担忧(厌恶不平等)

•仅仅描述常见偏见的模型。

行为经济学使用相似的理论严谨性,通常建立在相似的概念上,传统的经济模型通常是行为经济学概念的起点。

1.3 方法-Methodology

行为经济学扩展了传统的方法,通过测试模型,以及使用以下方法识别和测量实际的人类行为:

•控制实验:实验室,现场实验室,现场

•野外自然实验(也称为“准实验”)

•认知神经科学

•(进化生物学,人类学,…)

2.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2.1 启发式与有限理性-Heuristics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人类有

•有限的信和/或记忆

•有限的计算能力

有限理性:

•人类优化使用的决策规则只需要有限的认知资源和能力

•但结果令人满意。

启发式(一个“足够好”的简单决策规则)

•决策中的常见偏见

形成偏好-搜索启发式

•满意(西蒙)

1. 抱负水平。

2. 尝试几次,直到愿望得到满足。

简单的停止规则

•直接认知

•一步一步的未来抽样四代重歼(基于机会),而不是像最优搜索那样完成前瞻性规划。

•做出选择:按方面淘汰

1. 的类别列表/方面

2. 从考虑中剔除那些不符合某些方面(愿望)的人。

标准模型

个体 i 在时间 t=0 时最大化期望效用,这取决于对世界状态的概率分布的信念。

效用函数 U(x|s) 是个人 i 的收益。

对于未来决策,在效用中使用(时间一致)贴现因子。

代理通过以下方式最大化预期效用结果:

1. 完整的利益2. 完全理性3.完整的自我控制

标准模型:可能出现什么问题,BE如何改进?

1. 非标准偏好

风险偏好:参考依赖、损失规避、模糊性规避时间偏好:时间不一致,双曲折现社会偏好:其他关于偏好,公平,利他和互惠

2. 非标准的信念

过分自信对概率的错误判断和影响信念的偏见。信念可能会受到语境或问题的表现(框架)的影响

3.非标准的决策

情绪影响决策。有限的注意力认知能力有限

标准模型的合理性

完全理性指的是:

1. 能够充分评估备选方案并计算预期结果

2. 完全自知-完全偏好(完备性公理)

3.完全一致的偏好(传递性公理)

行为经济学中的理性

马修·拉宾说:

BE并不反对“理性”;相反,它反对自利的“经济人”的刻板印象,以及伴随这种刻板印象而来的不切实际的假设。BE不是关于人们系统地犯“错误”,因为他们发挥了有限理性。相反,它允许“合理的行为”。人们可能完全理性地不以纯粹自私自利的方式行事。例如,如果他们有社会偏好,那么他们实际上会表现得很理性,表现得无私、公平等,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快乐。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认为,决策者是“有意”理性的;agent的认知能力、可用信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理性是有限的(Simon, 1957;卡尼曼,2003)。

心理学原理

•参考依赖•突出和关注•自我、身份和形象是一种动力

什么是启发式和偏差?

启发式 Heuristics:

一种简单的规则(心理捷径),可以产生一个问题的近似解决方案。

优点:快速(通常是自动的),减少决策的努力,简化复杂的问题

缺点:可能导致系统错误

偏见Biases:

当个人选择了一个不是最优的选项时,一个决策就是有偏见的

我们可以通过效用损失来衡量偏差: U(xoptimal)-U(x)

2.2 前后关系效应-Context Effects•权衡对比效果-Trade-off contrast effect-Decoy Effect:•避免选择/决定•锚定效应•极度厌恶……•与妥协•与两极分化•选择拒绝不符点参考相关的独立效用参考相关值函数禀赋效应框架效应厌恶损失-损失大于收益-losses loom larger than gains。分离和集成Willingness to pay (WTP); Maximum they are willing to pay for a good/service.-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Minimum someone has to pay them for them to relinquish a good/service.交易效用•交易效用衡量购买某物相对于预期价格的感知净收益。•收购效用衡量的是以低于自身估值的价格购买某物所获得的净收益。Mental Accounts:可互换的钱-Fungibility of Money选择托架-Choice Bracketing

excursion into psychology

2.3 专业名词

锚定

个体的反应“锚定”于其他现象,即使它们看起来是不相关的。

例如:估计6月30日伊斯坦布尔的平均气温?-将估计锚定在平均值上。

可用性

•我们倾向于使用更容易记住的信,并据此做出决定。

影响我们对事件概率的判断

•高估坐飞机相对于开车的危险

媒体对黑帮犯罪的报道会影响你的看法。

结合谬论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1983)

琳达31岁,单身,直言不讳,聪明。她学习哲学,对社会正义和歧视感兴趣,并参加了反核示威。

•对以下陈述的可能性进行排序:

1.琳达是幼儿园的老师

2. 琳达是银行出纳

3.琳达积极参加女权运动

4. 琳达在保险业工作

5. 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连接谬误与代表性Conjunction Fallac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超过80%的人将“银行柜员并积极参与女权运动”排在“银行柜员”前面。

然而,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其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Pr(A)≥Pr(A∩B))

这里假设A= event琳达成为一名银行出纳,B= event琳达仍然是一名激进分子.

代表性与基准率忽视Representativeness 政策性住房and Base Rate Neglect

•卡纳曼和特维斯基(1973)

汤姆W.智商很高,但缺乏真正的创造力。他需要秩序和清晰,需要整洁的系统,每个细节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他的写作相当沉闷和机械,偶尔通过一些老套的双关语和科幻类型的想象力闪现而活跃起来。他有很强的进取心。他似乎对别人没有什么感觉和同情心,不喜欢与人交往。尽管他以自我为中心,但他有深刻的道德感。

小数定律,赌徒谬误和热手谬误Law of Small Numbers, Gambler's Fallacy and Hot-hand Fallacy

小数定律:当人们倾向于根据少量数据点来估计样本总体的特征时,就会出现偏差。正如代表性启发式中提到的,它也会影响判断。

赌徒谬误:认为某一随机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会受到该类型事件先前实例的影响。例句:老虎机不赢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由于赢。

热手谬误:倾向于相信在某项活动中成功的人在进一步的尝试中更有可能再次成功。

多元化和投射偏差Diversification and Projection Biases

多元化偏差当人们为未来消费选择多个项目时,他们倾向于选择更多样化的项目,而不是按顺序进行选择.

投射偏差是一种认知偏差,个体倾向于将当前偏好投射到未来偏好预测,并夸大他们未来偏好与当前偏好的相似程度。

偏见与组织管理Biases and Organisational Management

后见之明偏见

在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后,高估其可预测性的倾向。

•重要原因:未能从我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指责受害者

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倾向于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内在特征,而把消极的事件归因于外部因素。

含义:

1. 责任分散——当有其他旁观者时,感觉责任更少

2. 过多的责任——人们可能会觉得与他们的贡献相比,报酬过低

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

相对能力高估

驾驶能力:70%的人将自己排在人口的前一半(Svenson, 1981)

但当你缩小问题范围,如“雪地驾驶能力”(Dunning et。1989)过度自信减少,易回忆启发式被取代,现在人们必须思考,因此这减少了他们的过度自信。

偏见:结论

责任分散——当有其他旁观者时,感觉责任更少

林友贵

1.过多的责任——人们可能会觉得与他们的贡献相比,报酬过低

2.做出有偏见的决定并不意味着人们是非理性的。直觉判断和启发式会导致偏见。偏见并不总是有害的。

在模型中应考虑偏差,评估概率和预测。决策可以取决于上下文和环境。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人们倾向于要求更多的钱来放弃他们拥有的物品,而不是他们愿意支付的钱来获得它。

Kahneman, knnetch, Thaler(1990)实验:•随机给一半的参与者一个杯子,而另一半什么都没有给。•拥有杯子的受试者被要求陈述他们愿意出售杯子的价格(WTA)。•没有杯子的受试者被要求陈述他们愿意购买杯子的价格(WTP)。•实验者计算市场出清价格,此时马克杯的供应等于需求。然后贸易就发生了。

对杯子的损失厌恶

•马克杯拥有者的参考点:拥有一个马克杯。

•交易被评估为卖方损失一个杯子,买方得到一个杯子。

•受试者不喜欢相对于参考点的损失,而喜欢获得。

•因为损失大于收益,卖家比买家更看重杯子。

损失规避(Kahneman & Tversky1984)

•相对于参考点评估结果。得不偿失。对失去的反应比对相应的获得的反应更强烈。

价值函数的损失比收益更大

现状偏见Status-quo Bias

损失厌恶会导致现状偏见(Samuelson和Zeckhauser,1988):面对新的选择,dm往往选择维持当前的状态,维持现状。我们把现状作为参照点。当一个人在两个选项之间的偏好较弱时,这种偏见是最强的。个体对某一选择的偏好越强,偏差就越弱。可供选择的选项越多,对现状的(相对)偏向就越强.

埃尔斯伯格的例子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证实,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认为决策加权的来源包括风险,人们更喜欢打赌于一个缸,它的里面装了相等数目的红球和黑球,而不喜欢打赌另外一个装了未知数目红球和黑球缸。更通常地,人们的偏好不仅依赖于他们的不确定程度,而且依赖于不确定的来源,这种现象被称为来源相依(Source Dependence)。

特韦尔斯凯(Amos Tversky)认为来源相依有来源偏好和来源敏感性两个方面。来源偏好因为损失减小加权函数,因为赢利增加加权函数,在埃尔斯伯格例子中,人们对于已知概率的缸的偏好优于未知概率的缸正好阐明了这个关系。并且特韦尔斯凯提出“人们对不确定比对风险的敏感较小的调查结果显示了不确定增强了从期望效用的背离。它显示了,当人们感觉消不灵通或者是无能力的时候,他们更喜欢风险而不是不确定。

3.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3.1 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

•引用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

•单调性: v\\left( cx \\right)\\geq v\\left( x \\right) 对于任意 c>1 .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v\\left( -x \\right)>v\\left( x \\right)

•边际价值递减在增益域中:concave function

•损失的边际敏感性递减:假设损失为 -l<0 且不变的 c>1 : cv\\left(-l \\right)\\leq v\\left( -cl \\right)\\leq v\\left( -l \\right)

•由于损失从 -l 增加到 -cl 所引起的估值的绝对变化应该小于由于损失从 0 增加到 -l 所引起的估值变化。

Function must be convex in the loss domain.

函数对讲机大楼在损失域中必须是凸的

用参考依赖和损失规避来解释

考虑一个对前景 (x,y,p,1-p) 具有损失规避的依赖参考效用的简单模型

p\\upsilon\\left( x|r \\right)+\\left( 1-p \\right)\\upsilon\\left( y|r \\right)

此时:

\\upsilon\\left(z|r \\right)=\\left\\{ \\begin{aligned} u(z)-u(r) & & if z\\geq r \\\\ \\lambda\\left( u(z)-u(r) \\right) & & if z<r \\end{aligned} \\right.

r 是参考点, \\lambda 是损失厌恶参数, u\\left(\\cdot \\right) 是递增的效用函数。

假设 u\\left( 1 \\right) 是拥有的效用, u\\left( 0 \\right) 是不拥有的效用。参考点取决于个体的偏好。

1.如果消费者的参考点是拥有:

消费者拥有的效用是 u(1)-u(1) =0 ;

消费者不拥有的效用是 \\lambda\\left( u(0)-u(1) \\right) +p_{WTA}\\left( 1 \\right)

2.如果消费者的参考点是不拥有:

消费者拥有的效用是 u(1)-u(0) -\\lambda p_{WTP}\\left( 2\\right)

消费者拥有的效用是 u(0)-u(0) =0 ;此时可以求解得到:

\\lambda\\left( u(1)-u(0) \\right) =p_{WTA}\\left( 1 \\right)

u(1)-u(0)=\\lambda p_{WTP}\\left( 2\\right)

如果我们假设不存在对金钱的损失厌恶,那么非所有者的表西郊5号达式就会改变

假设 u\\left( 1 \\right) 是拥有的效用, u\\left( 0 \\right) 是不拥有的效用。参考点取决于个体的偏好。

1.如果消费者的参考点是拥有:

消费者拥有的效用是 u(1)-u(1) =0 ;

消费者不拥有的效用是 \\lambda\\left( u(0)-u(1) \\right) +p_{WTA}\\left( 3 \\right)

2.如果消费者的参考点是不拥有:

消费者拥有的效用是 u(1)-u(0) -p_{WTP}\\left(4\\right)

消费者拥有的效用是 u(0)-u(0) =0 ; 此时可以求解得到:

\\lambda\\left( u(1)-u(0) \\right) =p_{WTA}\\left( 3 \\right)

u(1)-u(0)= p_{WTP}\\left(4\\right)

3.2.值函数- Value Function

\\begin{align*} \\begin{split} v\\left( x \\right)= \\left \\{ \\begin{array}{ll} \\left| x \\right|^{\\alpha} & if \\quad x\\geq0\\\\ -\\lambda\\left| x \\right|^{\\alpha} & if \\quad x \\leq0\\end{array} \\right. \\end{split} \\end{align*}; 0<\\alpha<1; \\lambda>1

3.3 享乐主义的加工和框架-Hedonic Editing and Framing

几个增益 g_1,g_2>0 ; v\\left(g_1+g_2 \\right)\\leq v\\left( g_1 \\right)+v\\left( g_2\\right) \\Rightarrow Separate gains.

几个损失l_1,l_2<0 ; v\\left(l_1+l_2 \\right)\\geq v\\left( l_1 \\right)+v\\left( l_2\\right)\\Rightarrow Integrate losses.

小损失 -s<0 和大增益 g>0 与 g-s>0 \\Rightarrow Integrate losses.

小增益 g>0 和大损失 -l<0 与 g\\ll l\\Rightarrow Separate gains.

•享乐框架:人们会对那些利用整合或分离结果效果的框架做出反应。

•享乐主义编辑:人们分析(“编辑”)多种结果的方式似乎并不总是符合享乐主义最大化的观点:成本没有分离的迹象。

3.4 预付款,沉没成本,付款折旧Advance purchases, sunk costs, payment depreciation

•虽然许多小的日常采购很快就被忘记了,或者甚至没有“预订”,……

•成本越大,越明显,它们“逗留”的时间越长

•沉没成本:不愿实现损失

•显著性:经常被忽视的成本类型:机会成本、驾驶/通勤成本、隐性费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非常大的成本也会失去相关性,直到账户最终关闭.strong time element。

3.5支付解耦 Payment Decoupling

•预付将损失与享受/效用分开。

•此外,平坦的预付允许利用边际敏感性递减损失。

•费用全包的假期比不包的假期要贵。

•为固定移动费率支付的费用要高于按次付费。

•与汽车一起购买的一些豪华附加设施会显得便宜一些。

•对于城市中的许多人来说,拥有一辆汽车比使用公共交通、出租车和租车要贵得多。

*消费者不喜欢“开着计价器”

•信用卡支付

3.6 处置效应 Disposition Effect

•假设市场有效且缺乏新信:卖出哪只股票并不重要。

•税收:资本收益必须纳税,损失可以扣除;最好是卖出亏损的股票

•经验规律:已实现收益比例 > 已实现亏损比例; ……投资者不愿兑现亏损。

•根据经验,这种偏见对投资者来说代价高昂。

用心理账户规避损失:

账簿中的损失可以忽略或贴现

已实现的损失或收益需要对账户进行入鼎信诺账,并使损失或收益显著。

•实现收益,使其突出。

•避免意识到损失。

4. 跨期选择Inter-temporal Choice4.1 跨期选择与效用函数Inter-temporal Choice and Utility Function

•选择是随着时间而做出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果会发生。

•基于后果发生的时间:何时采取行动?

诱惑,拖延、规划等。

决定何时采取行动意味着:

•比较未来的结果流

•以及他们会给我多少效用

不同的将基于

•当我决定行动和/或

•我决定做什么。

Inter-temporal Utility Function

•基于自己的耐心评估未来的效用流:今天( t=1 )对未来效用流的评估: U_1\\left( u_1,u_2,...,u_T \\right)

•效用流最大化 U_1 的决策是最佳选择。

•未来的效用流 u_t 可以是负的,零的,或正的。

更普遍的:评估未来流实用工具在时间 t\\geq 1;U_t\\left( u_{t+1},u_{t+2},...u_{T} \\right)

4.2 时间一致性-Time Consistency

如果人们是理性的,我们期望跨期一致性.

4.3 指数折现效用(EDU)Exponential Discounted Utility (EDU)

常数贴现因子 \\delta\\in \\left( 0,1\\right) 决定了未来效用的现值(类似于金融中的现值)。

U_1\\left( u_1,u_2,...,u_T ezbuy\\right)= u_1+\\delta u_2+,...,+\\delta^{T-1}u_T

\\delta 越大,越有耐心。

•对于 \\delta=1 ,未来的公用事业与即时的公用事业具有相同的权重。

•对于 \\delta\\rightarrow 0 ,DM非常没有耐心,宁愿现在做什么也不愿将来做什么。

•折现因子 \\delta 与折现率 \\rho 相关:

\\rho=\\frac{1-\\delta}{\\delta}

• Experimental Evidence Present Bias:Preferences are time inconsistent

•推迟收据

为了更愿意再等一年,还要多等多少

•推迟偿还债务

最多再多多少才能申请延期

•加快收据

未来付款:如果可以加急付款,现在多少钱?

•加快偿还债务

一年内偿还智慧社区。为了现在支付少了多少。

•金额:小额(40美元)vs大额(5000美元)

•短期急躁:贴现因子更小,短时间

•绝对震级效应:折扣系数越大,金额越大。

损益不对称:收益的贴现系数小于损失。

•delay-speedup不对称:

•贴现因子为更高的加快比推迟收据。

•延迟的折扣率高于加快付款。

4.4 双曲线贴现 Hyperbolic Discounting

U_1\\left( u_1,u_2,...,u_T \\right)=\\frac{1}{1+\\alpha*1} u_1+\\frac{1}{1+\\alpha*2}u_2+,...,+\\frac{1}{1+\\alpha*T}u_T

4.5 准双海尔电视怎么样曲线贴现Quasi Hyperbolic Discounting

U_1\\left( u_1,u_2,...,u_T \\right)=u_1+\\beta\\sum_{t=2}^{T}{\\delta_{}^{t-1}u_t}

\\beta=1 :无当前偏差(标准EDU)

\\beta<1 :现在比未来更重要。

4.6 拖延症与Preproperation Procrastination vs. Preproperation

时间不一致会导致代价高昂的活动的拖延(带来延迟的好处)

时间不一致导致愉快活动的预分配(具有延迟成本)

4.7 浙大图书馆复杂的决策者和时间不一致Sophisticated Decision Maker and Time Inconsistency

一个复杂的DM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避免拖延.

一个复杂的DM可能会预适应更多。

5. 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的选择 Choice under Risk & Uncertainty5.1 前景(定义)Prospect (Definition)

Prospect是概率和结果的列表:

一个确定的结果 c_A \\in ℝ 被称为前景 A 的确定性等价物,如果决策者接受 c_A 确定性和面临风险的前景A A 之间不存在差异: \\left(1,c_A \\right)\\sim A

通过比较一个人的确定性与一个前景的期望值,可以确定一个人的风险溢价和对风险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态度:

风险溢价 RP=E\\left(A \\right)-c_A

E\\left(A \\right)-c_A=0 ; 风险中性;

E\\left(A \\right)-c_A>0 ; 风险厌恶;

E\\left(A \\right)-c_A<0 ; 风险偏好;

5.2 反射效果 Reflection Effect

1. A: (£4000, 0.8; £0, 0.2) B: (£3000, 1)

2. C: (−£4000, 0.8; £0, 0.2) D: (−£3000, 1)

大多数人选择B在1,选择C在2

•选择B意味着风险规避( ( )= 3,200 > 3,000)

•选择C意味着喜欢冒险( ( )=−3200 <−3000)

•人们对收益和损失有不同的风险偏好

•这很难用EUT表示。

5.3 Allais Paradox

Choice of N\\succ M and O\\succ P or M\\succ N and P\\succ O violate the axiom of independence.

(Common consequence violation).

5.4 孤立效应Isolation 古色迷宫轮舞曲Effect

Prospect A: £3000 for sure plus a choice between:

A1: (£3000, 0.5; £0, 0.5) and A2: (£1500,1)

Prospect B: £6000 for sure plus a choice between:

B1: (-£3000, 0.5; £0, 0.5) and B2: (-£1500,1)

In final states A and B are identical: (6000,0.5; 3000, 0.5); (4500,1) Most common choice: A2 & B1

risk aversion/neutral in A and risk seeking/neutral in B

Gamble is isolated from initial income (reference point)

5.5 Prospect Theory

Prospect Theory generalizes EUT and captures many biases.

It incorporates known behavioural regularities into the way the model is defined (process model):

• Reference dependence

• Loss aversion

• Reflection effect (risk seeking in losses, risk averse in gains)

In its original version it consists of two phases:

1. Editing Phase

2. Evaluation

5.6 Prospect Theory and relevant concepts

Framing effect-Kahneman and Tversky (1981)

Mental Accounting

5.7 The Ellsberg Paradox

在你面前有两个都装有100个红球和黑球的缸I和缸Ⅱ,你被告知缸Ⅱ里面红球的数目是5O个,缸I里面红球的数目是未知的。如果一个红球或者黑球分别从缸I和缸Ⅱ中取出,那么它们分别被标为红I、黑I、红Ⅱ和黑Ⅱ。现在从这两个缸中随机取出一个球,要求你在球被取出前猜测球的颜色,如果你的猜测正确,那么你就获得$100,如果猜测错误,那么什么都得不到。不可能从你的选择中推断出概率,也就是说你的行为选择根本不是在概率的启迪性判断下做出的,因此,在不确定情形下,主观概率不能赋值,没有概率测度能被确定。

6. 学习新信Learning from new information

6.1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Bias

在判断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人们往往过于依赖其本质特征的代表性,以及父过程的显著特征是如何反映的,而不是运用概率论的原理。

代表性偏差可能产生各种后果,例如:

•对先验概率不敏感(基本概率忽略)

•对Chance的误解

•有效性的错觉。

6.2 贝叶斯更新与基准率忽略Bayesian Updating and Base Rate Neglect

•全科医生有两名患者,一名62岁的吸烟者(62S)和一名31岁的非吸烟者(31N),他们表现出肺癌症状。

•她将组织样本送到一家检测癌症的实验室。

•该测试的检出率d=100%(无假阴性)

•误报率f=1/1000。(健康病人诊鬼怪结局断为疾病)

•不幸的是,两项测试都呈阳性。

•全科医生需要更新她的信念: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或阴性),患者患癌症的几率有多大?

•她应该告诉他们两人患了癌症并开始治疗吗?

•取决于基本费率!

假设 H 和一些新的证据 E :

在新证据 E 下 H 为真的后验概率:

Pr\\left( H|E \\right)=\\frac{Pr\\left( E|H\\right)*Pr\\left( H \\right)}{Pr\\left( E \\rig后庭玩具ht)}

当看到基本概率信和联合概率或条件概率的具体信时,大脑倾向于忽略前者。

基础率忽略和代表性启发式.

基础比率对于当前的问题(例如,给定阳性检测结果,关于癌症可能性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因此被忽略。

•决策者(甚至是医生)在贝叶斯更新方面很糟糕!

•基本比率的相关性要么完全被忽略,要么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基本比率忽视是非常常见的。

6.3可用性启发式 Availability Heuristic

我们越能回忆起某件事(这里是你在讲座中听到的男性研究人员),它就越重要,因此就越重视它。

•龙卷风和闪电几乎同等致命,但龙卷风的覆盖范围被高估了。

•枪支事故vs.肺结核,他杀vs.意外跌倒。

普遍风险严重低估,小风险高估.

6.4 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确认偏误是自我服务偏误的一种主要类型,指的是人们在寻找、加工、解释和回忆信时,倾向于确认自己先前的信念,同时也倾向于对与自己先前信念不一致的信打折扣。

6.5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

当我们同时持有相互矛盾的态度、信仰或想法时,我们会感到“精神上的不适”。我们的思维过程、记忆和自我感知受到大脑避免这种失调的结果倾向的强烈影响,这反映了对一致性的深层渴望。

6.6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6.7 Law of Small Numbers: Gambler's Fallacy & Hot Hand Fallacy

我们从小样本中得出的结论太多。

•部分原因是我们的记忆力有限

•两种不同的认识:

对均值回归趋势的信念(期望在小样本平均上反映真实概率)

赌徒谬误

如果不知道概率:我们倾向于认为一些成功将会继续。球员“状邓婕张国立态良好”或“顺风顺水”。

热手谬论

7. A Generic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Mechanism / Public Goods Game

•2玩家;每个人有5美元

•可以向私人账户或公共账户捐款

•存入私人账户的资金保持不变

•捐赠给公众账户的钱会变大(1.5倍),并被平均分配

•同步出资决策。

•一次性游戏或有限重复游戏。

n = 4, MPCR = 0.4(即公共产品的边际回报),

•回报函数: \\pi_{i}=y_i-c_i+m\\sum_{j=1}^{n}{c_j}

•只有一次的游戏

•主题选择

•无条件捐款

•有条件的贡献,也就是说,对于每个给定的平均贡献,其他成员决定贡献多少。

•最后随机选择一名玩家。黑茶睡美瘦她的供款时间表与支付相关,而其他三个成员的无条件供款与支付相关。

•一个自私的玩家被预测总是选择一个为零的条件贡献。

•请注意,如果一个自私的玩家相信其他人是有条件的合作,她可能会有选择积极无条件贡献的动机。

•结果:

•无条件合作:平均捐款=捐款总额的34%左右

•无条件合作的存在

8. 不确定性预期8.1 Machina Paradoxes 8.2 Loss Aversion: The Mug Experiment (Kahneman, Knetsch and Thaler 1990)

Markets for: Tokens and Mugs

Willingness to Pay is the maximum price an individuals want to pay a good

Willingness to Accept is the minimum compensation demanded by the owner to sell a good

Standard Assumptions imply that WTA \\approx WTP

9. NeuroEconomics 9.1

神经经济学结合了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的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在社会和经济背景下产生决策 -神经科学方法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结合.

10.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s

10.1 最后通牒游戏The Ultimatum Game 一个被实验经济学家广泛使用的简单的讨价还价游戏。

两名球员:

“提议者”(发送者或玩家1)决定如何分配总额a。假设a = 10英镑。

提议人将总金额的x部分提供给“应答”。“回应者”(接收者或参与者2)知道报价x和总金额a。

决定接受或拒绝提议。

回报:

如果接受,响应者收到提供的金额x,而提议者收到剩余£(10 - x)。

如果被拒绝,双方都得0分。

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不规范的行为?

•为什么应答者拒绝低报价?

原因1:回应者不喜欢得到比提议者更低的回报。(不平等大学生入伍政策厌恶)国旗

原因2:回应者不喜欢不公平,愿意惩罚提议者的不公平行为。(负互惠)

为什么申请人要提供正数?

理由1:提议者想要公平对待回应者。

理由二:提议者很自私,不想被拒绝。

10.2 独裁者游戏Dictator Game

与最后通牒游戏相似,只是玩家的行为不同。

“独裁者”(玩家1)做出分配决定来分配蛋糕,总金额a.决定分配给“接受者”的部分x。他们把剩余的钱留给自己。

“接受者”(玩家2)是一个被动的玩家。他们直接得到x独裁者分配的金额 平均分配约为39%。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参与者所提供的金额小于所提供的金额,但仍为正。

10.3 信任游戏Trust Game

修改后的独裁者游戏,类似于最后通牒游戏。

寄件人有初始捐赠,假设是10英镑。他们决定将金额x发送给响应器。他们保留剩余的10英镑。

实验者将发送者发送的数量增加三倍,然后给回应者:3倍应答者可以发送任何金额回发送者理论预测?Responder将发送回什么。发送方发送x = 0。

10.4 礼物交换游戏Gift Exchange Game

一种模拟雇佣关系的游戏,在这种关系中,工资是有约束力的,工人的努力是可自由支配的。

效率工资假说(Akerlof, 1982)

卡纳曼,克涅奇和塞勒(1986):公平是交换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公平为导向的员工可能愿意更努力地工作以换取更高的工资。

10.5 公共产品博弈Public Goods Game

实验证据:公共产品博弈

典型结果:玩家的贡献为正。然而,当多人游戏时,玩家的贡献会趋向于搭便车

轮。Hermann, Thöni和Gächter(2008)展示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证据。

本文标签: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