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蚂蚁

蚂蚁1

我家门前有一窝蚂蚁,每次吃饭的时候我总爱端着饭到蚂蚁窝前看蚂蚁,偏偏我又是一张漏嘴,自然会给蚂蚁带来不少的食物。

今天,我又来到蚂蚁窝前,想通过观察知道:蚂蚁是怎么知道食物的,又是怎样运粮食回家的?

我先丢了一些米粒在蚂蚁洞口,忽然,蚂蚁洞口的护卫兵出来了,它跑到米粒前转了几圈,就又回去了。10秒、15秒、20秒,还是不见一只蚂蚁出来,我想:嘿,今天蚂蚁怎么不吃了,是不是它们吃米饭吃厌了?

不到一分钟,从蚂蚁洞口拥出了一支大队伍,噢,原来是护卫兵不想独吞,去通知同伙去了,它还真是有福同享哩!它们一碰到米粒就张开嘴去咬,用力拼命向后拖,想尽快拖回家藏起来,生怕半路跑出异类把它们食物抢走了。

你看,有的蚂蚁爱逞能,单枪匹马,它们把后腿伸的很长,眼看就要断了似的,米粒才动了动,但它们从不服输,又围米粒转上两圈,再下口咬住它。有的蚂蚁善于合作,两个一伙,但有时步调不一致,左一拐,右一拐,拖了半天,也没走多远。饭团大一点的,几只蚂蚁围在周围,似猫吃乌龟一般,无从下手,后来又加入了许多同伙,在它们的齐心协力下,饭团渐渐动了。它们中间好似有一个发号令的,它们的动作是那么一致,像是在表演集体体操。看着它们一个个的样子,真是好笑。

为了这点米粒,尽惊动了不少士兵出场,不过有些士兵似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外兜了几个回合,就是不见它上场抬过一次,这些懒惰的家伙!

通过这次观察,我感受到:一只蚂蚁的`力量是很小的,但蚂蚁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学习蚂蚁那种合作的精神。

蚂蚁2

快把它弄死吧!妹妹不耐烦的说。

我紧紧地着桌面上那只小小的蚂蚁出神,毫不理会妹妹说的话,因为我想看看它辛苦地从地板爬到桌面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看着那细得可怜的东西在桌面蠕动着,它的腰微微弯曲,好像很疲倦似的,如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刚刚跑完一百米的样子。我暗笑它的无能及渺小。它不断利用它的触角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索,好像要寻找什么东西的模样,如一个猎人拖着猎犬到处搜索刚射中的猎物似的。终于,那猎人找到它的猎物了——一小块吃剩下的'蛋糕。它仔细地围着那块在他心目中是庞然巨物的蛋糕走了二三圈,接着自己又试味儿,恰似一个老年的考古学家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一块大化石那样小心。检验完毕后,它迅速离去,想要通风报信似的,我也不理会它了。

过了一会儿,我从厨房出来,天啊!桌面上铺满了一堆堆的蚂蚁,一定是刚才那只可恶的蚂蚁通知他们来的吧!它们正熟练地合力把那块蛋糕抬走,看它们吃力的样子,弯得低低的头也几乎贴到桌面上了,我联想到纤夫们拉着船的样子——弯曲着腰,拉着粗粗的麻绳蹒跚地行走,又想到一个逆风而行的人。过了几分钟,他们好不容易才把蛋糕抬到桌边。我的怪念头又起了,我淘气地把那小块蛋糕又放回桌子中心,满以为那些蚂蚁一定会生气地放弃了。但出乎我的意料,它们回头返回原地,毫不犹豫地再开始抬。

我渐渐地认识了它们,它们小小的身躯不是代表渺小及无能,而是代表毅力、刚强及合群,我比它们优越什么呢?除了体形比它们大,脑子比较复杂些,还有什么呢?我看那些蚂蚁慢慢离去,我也决心要像它们那样有毅力。

蚂蚁3

我家门前有一个小花坛,种了许多美丽的花儿和绿油油的小草。在这百花丛中,绿叶之间,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蚂蚁。

我平时最喜欢观察小动物了。这天,吃完午饭后,我来到了小花坛前,想来观察一下被人们称为“大力士”的蚂蚁。

我轻轻地拨开了小草,发现泥土上正好有一块很大的面包。我想:嘿嘿,正好合我的意,可以让我好好的观察一下这群蚂蚁们。突然,一只小蚂蚁闯进了我的视线。它第一个发现了这块面包,走近看了看后,马上转了回去,看见了另外一只蚂蚁,它便上前用触角交头接耳了一番后,又向前走去。它不停地号召着,没过多久,就有越来越多的蚂蚁向这块面包聚集。当蚂蚁都向这块面包聚集时,我的心中不禁打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么多的蚂蚁聚集在一起,还没这块面包的一半大,它们能搬起来吗?它们会不会放弃呢?它们又该怎么搬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一定要看个究竟。

蚂蚁们一起在用力,面包却只是被它们微不足道地向前推进了一点点,根本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它们并不泄气,还是使劲地把面包抬了起来,可是结果和第一次是一样的`。我以为它们会放弃这“庞然大物”,可是它们并没有,而是派了一些蚂蚁,朝洞穴走去,我觉得它们应该是去派援兵了吧。果然不出我所料,从洞里又走出来了一些蚂蚁,并且迅速地朝面包走来。蚂蚁们又一次努力地把面包抬了起来,但是这一次并不是像之前一样,它们把面包抬了起来,正“大踏步”地向它们的洞穴走去。

蚂蚁们用它们的团结和力量战胜了巨大的面包,这群蚂蚁们告诉我要学会团结和坚持,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蚂蚁4

太阳仿佛是一个热烘烘的大火炉吊在空中,无情地烘烤着大地。小鸟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知了就像中暑了似的,那叫声让人听了格外烦心。在这种天气里,我和小伙伴们不得不躲在大树的庇荫下乘凉。

这时,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快看,那边着火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小团火在周围野草的鼎力相助下,渐渐扩大了燃烧范围。我们跑过去,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傻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我的目光停在了一群蚂蚁的身上。它们发现自己已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中,一片惊慌,毫无目的地胡乱运动着。我心想:这群蚂蚁真倒霉,看来它们只能等死了。

忽然,蚂蚁群停止了骚动,所有蚂蚁的眼神都聚集在一只稍微大一点儿的蚂蚁身上,它的前前后后拥簇着许多蚂蚁,好象是充满责任感的侍卫。这大概就是它们的蚁王。蚁王用触角来对它的臣民发布命令。

眼看着大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蚂蚁们聚集在一起。蚁王的触角轻轻抖了两下,就在这时,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组成了一个黑压压的大蚁球。我吃了一惊,怎么,难道死也要一起死吗?这太可笑了,这群蚂蚁除非插上翅膀,否则无论如何也冲不出这熊熊火围。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眼前的这个大蚁球开始移动,并冲向了大火。蚁球很快被烧成了一个大火球。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一些居于外层的蚂蚁被烧死了,但它们心甘情愿为种族的延续而慷慨以赴。外层的蚂蚁一层一层地脱落了,而蚁球则迅速而顺利地滚出了火围。虽然蚁球比刚出来时小了许多,但更多的蚂蚁却得以绝处逢生了。

我们目睹着这一壮举,目瞪口呆。我愣住了,蚂蚁的行动证实着一个千百年来恒古不变的事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而在这里,团结不仅是力量和胜利它就是能够获得种族生存的机会。

“蚂蚁的团结”,这是篇童话故事,小作者发挥奇妙的想象,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蚂蚁进行了细腻而准确地描述。文章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蚂蚁5

蚂蚁,很普通的小昆虫。小小的,随处可见,可这小小的蚂蚁,也包含有很大的奥秘哟。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阳台上吃饭,不小心撒了几粒米,一位侦察兵——蚂蚁立刻就跑了过来,那样子像三天三夜没吃饭似的,它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搬起那几粒米,结果只搬动了一小粒,而且感觉已经精疲力尽。在旁边的我都替它着急,它又试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成功,只好悻悻而去。我心想:这只蚂蚁可真有趣,也不知道叫它的兄弟来帮忙。我正准备去添饭时,却发现一个蚂蚁军团赶来支援,只见它们团结协作,马上开始了行动,不一会儿,它们就搬完了。

我心想:为什么蚂蚁可以搬起比自己重这么多倍的东西呢?接着,我又切了一小片苹果放在阳台上,便躲在一旁静静地观察。果然,不出我所料,更大的“蚂蚁军团”又赶到了新的战场,它们好像有“预谋”地在苹果块上摆出了架式,它们把苹果团团围住,然后井然有序地排好队形,并各司其职:有的向上顶,有的向后拖,有的向前推,有的爬前爬后联络每只蚂蚁、传递信息,有的在前面带路……每只蚂蚁都使出蛮劲,奋力地搬着苹果,我仿佛听见他们一同使力时喊的“号子“声。

我不禁感慨:这些蚂蚁可真聪明啊!可是它们这么小,为什么能搬得动这么重的`东西呢?于是,我马上找到电脑小帮手开始查阅资料。

根据资料显示,我发现蚂蚁体内是一座微型动物营养宝库,每一百克蚂蚁能产生2929千焦的热量。科学工作者发现,蚂蚁腿部肌肉是一部高效率的“发动机”,这个“肌肉发动机”又由几十亿台微妙的“小发动机”组成。所以,蚂蚁才能产生如此超常的力量。

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只要你留心观察,留意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发现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蚂蚁6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你只要触摸一下大地,就明白太阳的怒气了。而在此时,我的家里却来了不少不速之客——蚂蚁!

这些蚂蚁黑黑的,看起来笨重死了,遇到困难就知道埋头逃跑,我打心眼里讨厌他们。

今日,我正在写着作业。一不小心把一颗巧克力糖弹到了桌子上。我才懒得管它,作业要紧,它就跑到一边凉快去了。

我仍然一心一意地做作业,没有注意到一只小蚂蚁在这颗巧克力糖的旁边跑来跑去。这时又从角落边上跑来另一只蚂蚁,很快它也摇头晃脑,不停转圈。

我猛地一抬头,呀!不好!怎么突然又来了那么多的蚂蚁?!好哇!敢到老娘的地盘上来?你们死定了!来势汹汹的我随手举起一个身边的大盒子,一下子就把那群蚂蚁罩在里面了。从透明的`盒子里我看见,那群蚂蚁不停地交头接耳,然后拼命往盒子的顶部上爬,哈,真逗!

啊!援军来了!从桌子的另一个角落又涌出许多蚂蚁,我晕头转向,咱家里咋会有那么多的蚂蚁!我真是“三生有幸”啊!

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把这个大盒子悄悄地移向那波蚂蚁,那些盒子里的蚂蚁也被带动,援军看见那些蚂蚁,就拼命地往那透明盒子上撞,我在一旁笑到肚子都疼了才开始行动,我让那些蚂蚁接近了我的大盒子,猛地往那波蚂蚁头顶上一盖。吼吼吼,那波蚂蚁又被我制服了!不会还有另一波吧?

我往左右看了看,还好啊,没有了!我数了数盒子里的蚂蚁,竟然有41只!看来蚂蚁注定是要在咱家生息繁衍了。

我往地上一坐,唉,累死我了!都是巧克力糖惹的祸!

蚂蚁7

每天,小蜜蜂在花丛里劳动,许多人都夸奖它。不巧,这些话被小蚂蚁听见了,心里很不服气,就想陷害它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蚂蚁走在街上思索着:怎样才能设计一个能让那么聪明机灵的小蜜蜂中计的陷阱呢?恰巧,这时飞来一只小蜜蜂,小蚂蚁仔细的看了看这只小蜜蜂,发现这只小蜜蜂走走停停,好像被路边的`花朵所吸引。小蚂蚁想:不是有些花草的香味可以吸引许多昆虫,可是一旦有昆虫钻入花瓣中,这些花草就会把这些昆虫吃掉。这时,小蚂蚁发现刚才那只小蜜蜂忽然钻进了一朵花里面想采蜜。小蚂蚁累了,就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小蚂蚁不累了,就准备回家。可他发现刚才进去的那只小蜜蜂还没出来,就跑了过去,仔细一看,啊!这个原来就是那种吃昆虫的植物--猪笼草,蚂蚁眼珠一转想到了条‘妙计。’蚂蚁回到了它的洞里,告诉了蚂蚁国王。大家也很赞同它的它的这条妙计,就和它一起把所有能找到的这种植物全都搬回了家。接着小蚂蚁就出去打探蜜蜂经常在哪里采蜜,蚂蚁知道蜜蜂经常在森林尽头的一片野花地里采蜜,就在那片地里种满了猪笼草。小蚂蚁得意扬扬,以为明天小蜜蜂去采蜜肯定是有去无回。

蚁王发现自己的同胞少了一个人,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问别的蜜蜂知不知道那只蜜蜂去了哪里?有一只小蜜蜂说:‘我今天看见那只蜜蜂钻进了猪笼草里’。蚁王说:‘那我们明天一定要小心,不能被猪笼草吃掉’

第二天,蜜蜂们发现野花地里有许多的猪笼草,就重新选了一个地方采蜜。结果蚂蚁的计划泡汤了!

蚂蚁8

池塘边的草地上,一团红霞在舞蹈,一会儿忽左忽右,一会儿忽上忽下。在清爽的秋风中,红霞飘飘悠悠。听,她笑了,笑了,开心地笑了……哦,这是一位披着红纱的小姑娘,小姑娘为这枯尽的草地增添了一线生机。风儿为她鼓掌云儿为她伴唱,蓝天为她喝彩…… 突然,小姑娘的舞蹈戛然而止。不知什么原因,驱使着她向池塘走去,瞬间,池塘就像是一块磁铁,把小姑娘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小姑娘是在一阵微小的呼救声中闻声而去。小姑娘惊奇得发现,池面上浮着一堆黑糊糊的东西,走近一看,是蚂蚁,它们正在拼命地挣扎。不知是哪只眼尖的蚂蚁一叫,使得它们一同望向小姑娘,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快!快!救救我们!救救我们!”小姑娘二话不说,挽起衣袖,伸出手去救蚂蚁们(用手捞)。可是,蚂蚁们实在是太小了,一捞,就会从小姑娘的手指缝里“溜”出来。小姑娘又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把蚂蚁们弄得晕头撞向。蚂蚁们危在旦夕。

“这该怎么办啊?”小姑娘急得直跺脚。就在这十万火急之时又一个细小的声音响起“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小姑娘四处巡视,一片枯黄的落叶落在了她面前。“是……是你在说……说话吗?”小姑娘着急得连说话都结巴了。“是我啊,我的`形状似小船,没有细缝。”小姑娘恍然大悟!这下,小姑娘和处在生死边缘的蚂蚁们欣喜若狂,又立刻按照落叶的指示将蚂蚁们脱离险境。果然,落叶的办法很奏效,蚂蚁们成功获救。 蚂蚁们对小姑娘和落叶感激涕零不知说什么才好。 池塘边的草地上,那团鲜艳的红霞又在舞蹈了,只不过舞得更欢了,笑的更甜了……

蚂蚁9

蚂蚁只有1cm大小,有的2mm大小有六条腿,一双触角还有一张嘴。大夹子如果夹住石头就不会轻易放下他的身体呦,嘿呦嘿,有的还长着两只翅膀,蚂蚁的种类真多呀!

蚂蚁是靠什么认路的呢?一天我看见几只蚂蚁离开巢穴,他们回家时我挖了一个沟。看见他们越过小沟,于是我在用樟脑丸划了一个沟。结果蚂蚁四处分散找不到家了,于是我推测出蚂蚁是靠气味来认路的。

蚂蚁是用什么传达信息的呢?我观察蚂蚁看见三五只蚂蚁走出洞穴。我也跟着一只蚂蚁一点一点走,突然我看见一只肥大的青虫,那几只蚂蚁迎上前去和青虫进行激烈的战斗,蚂蚁们咬住青虫不放,不一会儿青虫死了,可是青虫太肥大了,几只蚂蚁用吃奶的劲儿抬,却怎么也抬不动,只看两只蚂蚁回到洞穴去搬救兵,一只蚂蚁走进洞穴。只见三五成群的蚂蚁走出来,我仔细一看他们用触角对话。我在他们的洞穴等了许久,只见许多蚂蚁有的推,有的抬,有的拉!最后把青虫弄回了他们自己的窝,所以我推算出蚂蚁是用触角来传达信息的'。

记得我原来看过这么一本书,书上是介绍蚂蚁的。里面有一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在一场大火中蚂蚁们被困在巢穴里。在我读到这里时候,我心想他们必死无疑了。可是我往下读的时候,我却感动了。蚂蚁们团成一个团,像火球一样滚了出来,只听啪啪啪啪啪——的声音,外层的蚂蚁被燃烧了,而里面的蚂蚁却毫发无损,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呐!外层的蚂蚁感觉牺牲自己却要保护里层的蚂蚁平安,这是多么的美好精神啊!

蚂蚁的精神多么值得敬佩,多么值得人学习呀!

蚂蚁10

蚂蚁是一种很小很常见的动物,它有很多种,比如白蚁、红蚁……而我最近观察的是比较小的黑蚁。

我选择了我们学校小操场的一个树坑作为观察点。首先我要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惯,经过长时间观察,我发现它们喜欢把巢穴建在石缝中、树根下、墙角里。下雨前它们还会排成长队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如果遇到太大而又一时搬不走的食物时,它们还会把巢扩建到食物旁,然后再悠闲地享受那奇大无比的美味。

上个周末我还特意做了个小实验来探究蚂蚁爱吃什么。我先找来一块松软的馒头,然后把馒头分成七块,分别浇上蜂蜜、豆油、辣椒酱、米醋、苦瓜汁、盐水、白开水,再依次放在蚂蚁巢边。一段时间后,再去看时我发现,有蜂蜜的馒头上爬满了蚂蚁,有豆油的,蚂蚁相对少些,而其他的馒头上只有少的可怜的蚂蚁。最后我大胆地得出结论:蚂蚁爱吃含糖和油的食物。

前几天我突发奇想,把一只抓来的.甲虫放到了蚂蚁窝边。蚂蚁一见那只甲虫就冲上去咬,甲虫奋力还击,最后还是被不断聚集的蚂蚁制服了。记得还有一次我抓了一只会弹跳的甲虫,我把它翻倒了,它会用一种很奇怪的方法弹起半米高,当蚂蚁爬到它身上咬它时,它也会使用那种方法,把蚂蚁弹到了半空中。后来我又放进了其他几种甲虫,它们和蚂蚁打起来了。

蚂蚁不仅在地面活动,还在“半空中”游荡。那次我在一片树叶上发现了大量的蚂蚁,它们为什么爬到树叶上呢?为了找到答案,我上上下下打量那片树叶,顺着蚂蚁爬行的轨迹,我发现原来一大堆蚜虫正安安静静地趴在树叶上“工作”呢!我忽然想起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提到过,蚜虫会分泌糖分,蚂蚁又喜欢糖类,所以蚂蚁来蚜虫家里“抢食物”啦!

蚂蚁的领地意识和老鹰呀,老虎呀,豹子呀等动物一样强烈。我把十几只蚂蚁放到另一窝蚂蚁的巢穴旁,两窝蚂蚁一见面就打了起来,而且打得还特别激烈。小小蚂蚁的强悍行为,是不是也大大出乎你的意料呢?

蚂蚁11

快把它弄死吧!弟弟不耐烦地说。

我紧紧地盯着桌面上那只小小的蚂蚁出神,毫不理会弟弟说的话。因为我想看看它这样辛苦地从地板爬到桌面到底是为什么。

我看着那细得可怜的东西在桌面上蠕动着,它的腰微微弯曲,好像很疲倦似的,如同一个60岁的老人刚刚跑完100米一样。我暗笑它的无能及渺小。它不断地利用它的触角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索,像要寻找什么东西的模样,如同一个猎人拖着猎犬到处搜索刚射中的猎物似的。终于,那猎人找到它的猎物了——一小块吃剩下的蛋糕。它仔细地围着那块在它的心目中是庞然大物的.蛋糕走了两三圈,接着自己又试味儿,恰似一个老年的考古学家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一大块化石那样小心。检验完毕后,它迅速离去,像要通风报信似的。我也不理会它了。

过了一会儿,我从厨房出来,天啊!桌面上铺满了一堆堆的蚂蚁。一定是刚才那只可恶的蚂蚁通知它们来的吧。它们正熟练地合力把一小块蛋糕抬走,看它们吃力的样子,弯得低低的头也几乎贴到桌面上了,我联想到纤夫们拉着船的样子——弯曲着腰,拉着粗粗的麻绳蹒跚地行走,又想到一个逆风而行的人……过了几分钟,它们好不容易才把蛋糕抬到桌边。我又有了一个怪念头,我淘气地把那一小块蛋糕又放回桌子中心,满以为那些蚂蚁会生气地放弃了。但出乎我意料,它们回头返回原地,毫不犹豫地再开始抬。我渐渐地认识了他们:它们小小的身躯不是代表渺小及无能,而是代表毅力、刚强和合群!我比它们优越什么呢?除了体型比它们大,脑子比较复杂些,还有什么呢?我何不学习它们的优点?我看着那些蚂蚁慢慢地离去,也下定决心要像他们一样有毅力。

蚂蚁12

太阳开始偏西了,热气已经散了,许多蚂蚁也纷纷从洞里跑出来寻找食物了。

我做完作业,趁着空闲去观察蚂蚁是怎么找食物的。

我打死了一只苍蝇,放在蚂蚁常常出没的地方。不一会儿,我看到一只蚂蚁离苍蝇只有半个手指那么近。我想:这只蚂蚁肯定要把这只苍蝇给拖走了吧。就在这时,蚂蚁却像没闻到苍蝇的气味一样,越走越远了。我很失望。心想:难道蚂蚁也没眼睛吗?我只好耐心地等着。第二只、第三只……都过去了好几只蚂蚁,但都没有发现这只苍蝇。我有些等得不耐烦了。突然,一只似乎走错路的`蚂蚁不经意撞到了苍蝇,它停了焉,在那只苍蝇身上走了几遍,然后张开大嘴咬住了苍蝇的头就往后拖。

蚂蚁的力气可大呀!我惊得差一点叫出声来。一只比它大十几倍的苍蝇就这样被它拖走了。它上了一片坡,似乎有些困难,好像有些拖不动了。我想:它肯定会把苍蝇放在这里,去呼叫援兵来吧。然而,它只是在周围转了一圈,又回去把苍蝇。看来它不是去搬援兵,而是去熟悉道路呢。它东拉拉,西扯扯,走了好长的一段路。看到这情境,我十分感叹蚂蚁是多么顽强啊!

过了一会儿,又有几只蚂蚁过来了。两只蚂蚁同心协力走了好几步路,第三只、第四只都来了。也不知是哪一只回去把援兵叫来了,不一会儿,蚂蚁越来越多,好热闹啊!可惜太多了,麻烦也就来了。你往那边拖,它往这边拉。谁也拖不走。折腾了好半天,才又继续向前进。

蚂蚁出来更多了,一只跟着一只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大家见到了那只苍蝇,别提有多高兴啊。大家摩拳擦掌,纷纷前来参加。就这样,大家很快就把苍蝇拖进洞中。

蚂蚁虽小,但十分顽强,它们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更让我佩服得五全投地。

我喜欢蚂蚁!

蚂蚁13

一身顺滑的铠甲,二根长细的触须,六条苗条的腿,构成了灰黑色的小苍生——蚂蚁。

一天放学后回家路上,几个小蚂蚁进入了我的视野。她们从在我的脚边爬过,因此我跟随蚂蚁进入了他们的全球。这几个蚂蚁带著我赶到了我们家的屋檐,这儿出現了一条用沙子砌成的小路,小路上出現了很多小蚂蚁。他们已经繁忙着:有身背食材的装卸工,顺着小路,赶忙把食材进小路终点的蚁巢;有口衔沙子的工程项目建筑设计师,忙着这铺建小路的院墙;有的蚂蚁托着一只已经死去的蚂蚁,好像去下葬放弃的老战友;也有的蚂蚁离去小路到草坪中找寻食材,她们好像探索者。我的眼光离开蚂蚁们的`小路,紧跟在其中一位探索者。

但见探索者来到小路的终点后,我顺着我们家的墙面再次往前走。忽然,出現了一只大飞蛾。这只大飞蛾的一只羽翼受伤了,没法航行,已经向楼角爬去。这只探索者追上大飞蛾后,紧紧围绕着大飞蛾转了两圈。返回了小路上,叫来啦一大群装卸工。随后对大飞蛾进行了致命性的进攻,小蚂蚁一起拥上来,但是大飞蛾,气力大,一脚就把几个蚂蚁踹出很远。扇着羽翼表明着自身强劲的能量,大飞蛾的羽翼轻轻地一动,就可以把几个蚂蚁扇飞。但是,小蚂蚁们一点儿也不着急,她们团结一心,接连不断的进攻大飞蛾。又对大飞蛾,进行了车轱辘战略,小蚂蚁越战越勇,对越反击战越多。大飞蛾,逐渐把持不住了。原先有很多小蚂蚁牢牢地咬到了大飞蛾,受伤的翅膀。几十分钟的作战,大飞蛾束手就擒了,小蚂蚁们把大飞蛾拉进了自身的洞窟。

我亲眼看到了蚂蚁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与大飞蛾中间的作战,要我对这一身型细微,却强大的人群,另眼相看。

我赏析他们品格高尚、团结一致的精神实质!从他们的个人行为中,我懂得了一个刻骨铭心的大道理:“团结一致会使我们越来越强劲,团结一致会使我们万众一心。”

蚂蚁14

我坐在长椅上,在静谧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吃着面包,面包屑不知不觉掉在长椅下。这时,来了一只小蚂蚁。小蚂蚁似乎闻到了面包屑的香气,来到长椅下。小蚂蚁看到食物就马上发出了“信号”。过了一会儿,来了一群小蚂蚁。我想:它们应该是运输员吧!它们不慌不忙地抬起面包屑搬回到“王国”。我的目光追随着它们,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小蚂蚁们搬着面包屑,来到“王国”的路上。一路上,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地走。是那么整齐,那么有序。路上的小石头组成了一座大山、一滩泥水变成了一个小岛。小泥土变成了小丘。

我看出在蚂蚁的“王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这时,我在远处,看见一只小蚂蚁在小丘上露出了脑袋。便看见一群搬着食物的蚂蚁在向它招手。小蚂蚁急忙跑过去,与它们说起话来。过了一会儿,只见那只小蚂蚁带着它们穿过一片树林、爬上一座大山,便来到了“王国”外。哦,原来那只小蚂蚁是”侦查员“啊!看见同胞找来了食物便迎接他们,给它们带路。我心想。

我看见一个洞口,便知道那是蚂蚁的“王国”了。这时,许多的蚂蚁都从洞里出来了。在这些蚂蚁的.中央,只见那只蚂蚁的头上戴着一顶王冠,身穿一件雪白的衣裳,美丽极了。应该是那群没有的“蚁后”。那“蚁后”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一样美丽极了!

搬着食物的蚂蚁们看见了“蚁后”。便赶紧放下食物,像一位绅士一样,两只手放在地上,跪在地上,好像说:“蚁后,我们把粮食都运回来了。”只见,蚁后用手在它们的头上一挥,好像说:“起来吧!”蚂蚁们都起来了。

它们在为蚁后举行生日典礼。它们在欢快地跳舞、唱歌……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母亲的叫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去蚂蚁的王国散散步!

蚂蚁15

小小的蚂蚁微不足道,只要我们轻轻一踩他们的生命就没有了,作文 蚂蚁。可是,蚂蚁的身上,有一种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可贵品质——团结合作。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口散步,忽然看见地上有一块饼干,饼干旁边正站着一只小蚂蚁,我想:这只小蚂蚁在干什么?于是我好奇地蹲下仔细的观察着这只小蚂蚁。只见他先用触角顶饼干,可是饼干丝毫不动。它的`这一举动让我明白了它是要把这块饼干抬起来。我继续观察,它又想用前脚推着饼干前进,可是饼干就是不动。最后,它用后背艰难地扛起了饼干,可是一扛起来就吃不消了,就又放下了。小蚂蚁虽然没有走,但是可以看出它失望了。小蚂蚁又在饼干前来回走动,好像正在想着什么办法,然后悄悄离开了,我想:这只小蚂蚁肯定是放弃了,我也没什么可以看的了,回家吧,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蚂蚁》。正当我起身准备走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大群蚂蚁向这块饼干走来,带头的正是那只小蚂蚁!那群蚂蚁在小蚂蚁的指挥下,分别在饼干两边排成两列,大的用后背扛,小的用触角顶,终于把饼干抬起来了,我一直注视着饼干和那群蚂蚁,看着他们消失在碧绿的草地上。

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饼干,但是当许多蚂蚁新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合作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能一意孤行。这就是我从蚂蚁搬食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累得筋疲力尽后准会无可奈何地回家,哪知奇怪的事发生了,只见小蚂蚁头上的两只触角不停地上下摆动,我正纳闷,不知它要干什么,不一会儿,成群结队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大青虫旁,有的推,有的拉,一些懒家伙甚至爬到大青虫身上享受美味。最后,庞大的青虫被无数小小的蚂蚁顺利地运回了巢穴。

本文标签: 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