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网络编程入门教程01——网卡(MAC与PHY)
由于自己是首次接触网络编程,所以本专栏与其说是一个教程,不如说是学习分享。我的写作目的是尽力简洁有效生动地介绍网络编程的内容,使看到本文章的入门读者不至于望而却步。
1. OSI七层网络模型在介绍本节的正式内容之前,写给出OSI的七层网络模型。 今天要介绍的MAC和PHY分别属于数据链路层(Date link)和物理层(Physical)。 知乎上有关于七层网络模型的形象理解:www.zhihu/question/50901704
2. 网卡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下图就是大家平常经常说的网卡。通过PCI插槽插在电脑主板。 如下图是网卡的核心组件,分别有CPU(含DMA)、MAC、PHY。
-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即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并给数据加一些控制信;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判断输入的信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发送至上层。
- PHY:Physical layer。作用即传输比特流,对这个比特流是什么东西不感知。
- 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可以适配不同厂商的MAC与PHY,两者间的通信接口。
- 由于CPU和MAC都是使用数字信号的,所以这两者通常封装在同一个芯片里;而PHY由于使用模拟信号,所以单独在一个芯片。
- CPU起控制作用,可以通过总线配置MAC的寄存器,但是如果想配置PHY芯片的寄存器,只能通过MAC的MII接口进行。从下图中也可以看出,MIIM有两根线,串行配置:MDIO(数据线)和MDC(时钟线)。
- MAC芯片的数据通过DMA收发。
- 我们经常听说的MAC地址就是烧录在网卡的EEPROM里的,全球唯一ID,童叟无欺。
还是那句话,本系列将不会讲得太多太复杂(毕竟我也不懂哈哈哈)。提供给大家参考资料,若想详细了解,可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网络编程入门教程01——网卡(MAC与PHY)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6757705a9892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