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数据库基本知识

数据库基本知识

一、数据库概念和作用 1.概念 数据库:database(DB),是一种存储数据的仓库

2.数据库的作用

  • 数据库是根据数据结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
  • 数据库能够长期、高效的管理和存储数据
  • 数据库的目的就是能够存储(写)和提供(读)数据

二.数据库分类 数据库分类:根据数据库的架构和数据组织原理进行分类

  • 早期根据数据库的组织数据的存储模型分类
    • 层次数据库:基于层次的数据结构(数据分层)
    • 网状数据库:基于网状的数据结构(数据网络)
    • 关系数据库: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二维表)
  • 现在较多根据实际数据管理模型分类(存储介质)
    • 关系型数据库: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二维表)
    • 非关系型数据库:没有具体模型的数据结构(键值对)

    三、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建立在关系模型上的数据库 1.关系模型包含:

    • 关系数据结构(存储)
    • 关系操作集合(操作)
    • 关系完整性约束(约束)

    2.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在磁盘中(永久性存储)

    3.关系型数据库系统(DBS)模型有四层结构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系统运行 (DateBase Management System)
    • 数据库(DB):数据存储的管理者 (小管理,受DBMS管理)
    • 数据表(Table):数据关系管理者
    • 数据字段(Field):实际数据存储者 (依赖于数据表)

    4.关系型数据库产品

    • 大型 :Oracle、DB2
    • 中型 : MySQL 、SqlServer
    • 小型 : Sybase、Access

    四、非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Not only SQL),不仅仅是关系型数据库

    • 所有不是关系型数据库的统称
    • 数据存储模型不是二维表,而是键值对(key->value)
    • 存储的位置通常是内存(效率高)
    • 不能永久性存储(需要定时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产品

    • MongoDB
    • Redis
    • Memcached

    将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对比 NoSQL通常是与关系型数据库配合使用的,他们彼此是一种互补关系 1.NoSQL运行在内存,解决效率问题

    • I/O问题
    • 效率问题

    2.MySQL运行在磁盘,解决稳定问题

    • 安全问题(永久存储)
    • 稳定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总结 1.NoSQL是对非关系数据库的一类统称

    2.NoSQL通常运行在内存

    • 读取效率高
    • 并发访问高
    • 稳定性不高(断电即丢失)

    3.NoSQL通常是键值对存储数据,访问也比较简单

    五、SQL的概念和作用 1.SQL的概念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特殊标准化的编程语言

    2.SQL的作用

    • SQL是一种编程语言
    • 能够实现用户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

    3.SQL的分类 SQL根据操作不同,分为几类

    • DQL :Data Query Language ,数据查询语言,用于查询和检索数据
    • DML :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数据操作语言,用于数据的写操作(增删改)
    • DDL :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创建数据结构
    • DCL : Data Control Language ,数据控制语言,用于用户权限管理
    • TPL : Transaction Process Language,事务处理语言,辅助DML进行事务操作(因此也归属于DML)

    总结: 1.SQL虽然是编程语言,但是目前数据库通常只用来进行数据管理(逻辑部分给其他编程语言) 2.SQL虽然是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的通用语言,但是不同的产品操作指令不完全通用

    六、MySQL的概念 1.MySQL的概念 MySQL:是瑞典AB公司下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

    • MySQL当前属于甲骨文公司( AB->Sun->Oracle)
    • MySQL开源免费(部分存储引擎)
    • MySQL是一种C/S结构软件,因此需要MySQL的客户端来访问服务端(数据管理)
      • mysqld.exe :服务端
      • mysql.exe :客户端
    • MySQL使用SQL指令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访问原理 总结: 1.MySQL是一款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 2.MySQL是一款C/S结构的软件,需要客户端访问服务端 3.MySQL是基于SQL指令进行管理操作

    七、MySQL访问 MySQL访问:就是客户端连接上服务端,然后实现数据操作的过程 1.客户端访问服务端

    • 利用Windows控制台访问(MySQL客户端)
    • 利用数据库管理工具(Navicat)

    2.客户端需要连接认证

    • -h :主机地址(本机localhost可以省略)
    • -P:端口号(默认3306可以省略)
    • -u:用户名
    • -p:用户密码

    3.客户端连接上服务端就表示占用了一个资源,可以进行对应权限的操作

    • MySQL数据库连接资源有限:单个服务器最多16384个
    • 连接资源不够了其他访问就需要排队等待
    • 用完尽可能释放资源

    4.客户端退出服务端

    • \\q
    • quit
    • exit

    步骤: 1)打开客户端(CMD控制台):mysql.exe 2)输入服务器信(连接)和用户信(验证) 3)执行SQL操作 4)断开连接

    建议使用密文密码连接认证(安全),明文密码时系统提示不安全 总结: 1.MySQL需要通过客户端来进行服务端访问

    • 自带客户端mysql.exe :Windows下借助CMD
    • 数据库管理工具 : Navicat,图形化管理
    • 支持MySQL扩展的编程语言:PHP、Java、Python等

    2.数据库操作需要进行连接认证

    • 主机地址: -h,默认localhost可省略
    • 端口 : -P(大写字母),默认3306可省略
    • 用户名 : -u
    • 密码 :-p(小写字母)

    3.数据库连接资源有限,用完即关闭

    八、数据库的总结 1.数据库的作用:高效的存储和管理数据,为编程语言提供数据支撑 2.当前市面上数据库的分类主要有两类

    • 关系型数据库:注重结构和数据存储的永久性
    • 非关系型数据库:注重数据读取的效率

    3.关系型数据库是几乎所有网站都会使用到的 4.所有关系型数据库都是基于SQL进行数据的操作,MySQL数据库也是(不同的数据库产品对应的SQL指令可能有细微差别) 5.MySQL是一种C/S结构的软件,所以访问者必须通过客户端进行访问

    •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常不会在一台电脑上
    • 客户端访问服务端需要寻址、授权(-hPup)
    • MySQL服务端的连接数是有限的,时刻注意用完就销毁(减少资源无效占用)

    本文标签: 基本知识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