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紫竹叶的药用价值(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竹叶的药用价值(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紫竹叶的药用价值和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紫竹叶的药用价值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紫珠叶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紫珠叶 zizhuye【别名】止血草、老蟹眼、白毛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紫竹叶的药用价值和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紫竹叶的药用价值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紫珠叶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紫珠叶 zizhuye

【别名】止血草、老蟹眼、白毛柴、紫珠草。

【英文名】Callicarpae Formosanae Folium。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叶。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小枝被黄褐色星状毛。叶对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有细小粗毛,下面有黄褐色星毛,侧脉8~12对,边缘有齿牙及细锯齿;叶柄密被黄褐色星毛。复聚伞花序腋生;萼钟形,4裂,裂片钝三角形,萼和柄均被星毛;花冠短筒状,4裂,紫色,无毛;雄蕊4,长于花冠两倍;雌蕊1,子房4室,花柱细长,高于雄蕊,柱头单一。小核果紫红色。花期夏、秋间。

【产地分布】生于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摘,晒干。生用或鲜用。

【药材性状】多皱卷,有时破碎。展平后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7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灰绿色或棕绿色,粗糙,下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被棕黄色腺点;叶柄长0.5~2.5厘米。无臭,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涩。归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清热解毒。属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用治血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尤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效果较好;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

【药理研究】对纤溶系统也有显著的抑 *** 用;能增加血小板,缩短出血、凝血酶原、血块收缩时间,使蛙肠系膜血管收缩;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 *** 用。

【化学成分】含缩合鞣质、黄酮类、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和微量铁盐、3,5,7,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3,4,7,3\'-四甲氧基黄酮、熊果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本品性凉,虚寒性出血患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咯血:干紫珠叶末1.5~2克。调鸡蛋清,每4小时服1次;继用干紫珠叶末6克,水煎,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紫珠叶、白及各等量。共研细粉。每服6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胃溃疡出血:紫珠叶12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扭伤肿痛:紫珠叶30克,鹅不食草30克,威灵仙15克。水煎服;或加松节油共捣烂外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紫珠叶、紫金牛各15克,秦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这是什么植物果实?可以吃吗

紫珠,是一种中药材。又名白棠子树、紫荆、紫珠草、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果实味道非常不好,不适宜人吃。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紫珠叶是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是杜虹花的叶,紫珠叶配白及:二者均能收敛止血,配伍应用止血作用增强。下面看看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相关资料。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1

紫珠叶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毒蛇咬伤,烫伤以及多种呼吸类疾病。还用于治疗肺结核,眼睛红肿,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症。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核病菌,白色链球菌,皮肤真菌。对女性宫寒所引起的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外阴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学名: Callicarpa bodinieri Purplepearl

英名:Lévl.科属: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

简介:小枝纤细,有不明显的皮孔。叶通常为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仅脉上有毛,背面有红色腺点;叶两长2-8毫米。

聚伞花序纤细,3-4次分歧,花序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花萼有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不明显;花冠淡紫色,有腺点;花丝与花冠近等长,药室纵裂。

应用: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

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紫珠原产我国黄河以南的部分省(区),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太耐寒,北方地区可选择背风向阳处栽种。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

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并不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

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2

紫珠叶,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干燥叶,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含缩合鞣质、黄酮类、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和微量铁盐等。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症。

1、凉血止血

紫珠叶性凉而不寒,兼有活血作用,故收敛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无耗散,凉血而不阻遏,为止血佳品,广泛用于各种原因之内外出血。用治血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尤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效果较好;紫珠叶能止血,对人类因血热引发的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出血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闽东草药》:\"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2、解毒消肿紫珠叶能解毒消肿,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紫珠叶外用,它对毒蛇咬伤和痈疽疮毒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时需要把它研成泥状直接外敷。痈疽肿毒,可配蒲公英、会银花一同使用。

营养价值

紫珠叶含缩合鞣质、黄酮类、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和微量铁盐、3,5,7,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3,4,7,3-四甲氧基黄酮、熊果酸等成分。

1、止血作用:紫珠叶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以紫珠草提取液为主药的35号止血粉,对狗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2、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 *** 用。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3

【别名】

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

【汉语拼音】

zi zhu ye

【名称英】

Callicarpae Formosanae Folium。

【成份】

含紫珠萜酮(calliteterpenone)、木犀草素(1uteolin)、芹菜素(apigenin)、 *** 斯菊苷(co *** osiin)、木犀草苷。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叶,晒干或鲜用。

【药理作用】

40%紫珠草溶液给兔注射,测其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用于止血、烧伤及治疗痔疮等;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 *** 用;还有镇痛作用

【功能主治】

止血消炎,散痞消肿。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衄血,齿龈出血,扭伤肿痛,化脓性皮肤溃疡,烧伤,流感。

【性味】

性平,味微辛、苦。

【宜忌】

尚不明确。

【归经】

归经_胃经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灰白色长茸毛。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上面有短柔毛,老时稍粗糙,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面有不明显的金黄色腺点,聚伞花序5~7次分歧

。总花梗长2~4cm;花萼4齿裂,被星状柔毛;花冠紫色,管状,先端4裂,略被细毛;雄蕊4;子房上位,4室。浆果状核果,小球形,有腺点,熟时紫红色。花期夏季。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用治血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尤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效果较好;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本品性凉,虚寒性出血患者慎服。

【药用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macrophyllavahl的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签: 紫竹紫珠功效作用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