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肿瘤标志物科普系列
内容提要
1、胃蛋白酶原简介
2、胃蛋白酶原与萎缩性胃炎的关系
3、胃蛋白酶原与胃癌的关系
4、关于胃蛋白酶原I/II的参考值:
5、中国体检人群PGI,PGII,PGR数值分布
6、如果体检结果PGI<70ng/ml, 且PGI/PGII小于3,会是胃癌吗?麻林涛
7、不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建胃蛋白酶原参考区间
8、PG结果阳性,是否需要做胃镜?
正文
1、胃蛋白酶原简介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一种具有消化功能的内切蛋白酶,是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属于天冬氨酸蛋白家族。人胃蛋白酶原可根据在琼脂凝胶电泳下的迁移率由快至慢分为pgl-pg7七种同工酶原,其中pgl-pg5有共同的免疫原性,也叫PG I;pg6到pg7迁移率较慢,也叫PG II。
在组织体内,PG I和PG II的细胞来源和组织分布各不相同 。有研究表明PG I水平降低是胃病发生与发展的可靠标志。国外也有人把低水平血清PG看作是胃病发生与发展的标志,其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PG在胃粘膜萎缩范围较广,尤其是累及胃体时才有较明显的下降 。
如需个性化解读,请点击下方链接进行咨询:
2、胃蛋白酶原与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目前,临床对CAG(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监测主要依靠内镜活检病理检查。近年来国外学者使用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或胃蛋白酶原I与Ⅱ的比率(PG I/PGⅡ)作为监测手段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PGI由胃体的主细胞分泌。由胃黏膜萎缩引起的主细胞减少和血清PG I水平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GⅡ在胃窦和胃体黏膜均有分泌,当全胃黏膜萎缩时,PGⅡ水平下降。在CAG发展过程中,随着胃黏膜萎缩的加剧,PG I和PG I/PG lI比率降低。
3、胃蛋白酶原与胃癌的关系胃癌在国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早期诊断对胃癌的治疗、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在胃癌高发国家中,我国的胃癌检出率比其他国家差,而且有超中国卫生部过80% 的胃癌患者是病情进展至中、晚期才就医。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惟一途径。
检测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价值,对筛查阳性患者仍需胃镜及活检进行确诊。
目前,胃癌诊断仍然以胃镜检查为主,而普通胃镜检查诊断早期胃癌价值有限。由于早期胃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表现,当发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时,病情经常已是中、晚期,使胃癌难于早期发现。所以,应采用血清学检测对胃癌进行筛选,以便能检出胃癌的高危人群,对胃癌做出早期诊断。血清PG水平是反映胃黏膜功能和状态的良好指标,而且血清PG检测方法具有无刨、简便、快速等优点.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l6]。据有关文献报道,血清PG的变化是胃癌前兆的亚临床指标,胃黏膜癌变与PG的分泌多少密切相关,血清PGI/传奇怎么样PGII比值越低,胃癌的发病率越高。联合测定血清PG I和PGII的水平及其比值可起到胃黏膜“血清学活组织检查的作用”。
4、关于胃蛋白酶原I/II的参考值:重点强调!重点强调!重点强调!
胃蛋白酶原I/II的参考值是:
PGI<70ng/ml, 且同时满足PGI/PGII小于3,才判断为阳性,单独看一个指标意义不大。
PGI<70ng/ml, 且同时满足PGI/PGII小于3,才判断为阳性,单独看一个指标意义不大。
PGI<70ng/ml, 且同时满足PGI/PGII小于3,才判断为阳性,单独看一个指标意义不大。
很多汽车原理人的体检结果会出现PGI<70ng/ml的情况,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这个比例大约有50%,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这两个项目的参考值的建立是在国外人群的基础上建立的,不太适合中国人群。
另一方面,很多人皮肤斑多少都有轻微的胃炎,只是没有症状,自己察觉不到。
胃炎的症状有哪些?详见下图,如有部分症状,说明有胃炎。
5、中国体检人群PGI,PGII,PGR数值分布我们统计分析了820例中国人的体检数据,根据统计分析,5%的体检人群,PGI<30,PGR(PGI/PGII)<2.3。
所以,胃蛋白酶原的正常人参考区间推荐使用:PGI>30,PGR>2.3。
PGR>2.3有没有依据?这是我们实验室自己考核的数据统计的结果。湘雅二院建立长沙地区的文蛋白酶原参考区间,PGR也是2.3。
由体检人群PGI检测结果分布图可知,约有50%的人群,PGI小于70ng/ml。
6、如果体检结果PGI<70ng/ml, 且PGI/PGII小于3,会是胃癌吗?如上文第5部分所述,胃蛋白酶原的正常人尼比鲁参考区间我们推荐使用:PGI>30,PGR>2.3。
即PGI<30ng/ml,且PGI/PGII<2.3才判为阳性,阳性代表可能有萎缩性胃炎,并不说是胃癌。
1999年这篇文献对5000多人进行了PG筛查,结果显示,很多人会出现PGI<70的情况,所以,单独看PGI意义不大。
后续跟踪研究, 这部分人中有滴血莲花13个人得了胃癌(图中白色点),确定参考值PGI<70ng/ml, 且PGI/PGII小于3。 满足这个条件的人,有0.1%的概率可能会得胃癌。
7、不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建胃蛋白酶原参考区间胃功能指标,受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如饮酒、吃辣等)影响比较大。因此推荐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灌篮高手三井寿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建立了适合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区间,详见下文文献。
7.1 广州地区7.2 上海地区7.3 杭州地区7.4 长沙地区7.5 成都地区8、PG结果阳性,是否需要做胃镜?专家共识中的胃蛋白酶原如果PGI<70ng/ml, 且PGI/PGII小于3,即结果阳性,是否需要考研英语大纲做胃镜?
提出一个假设,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1)PGI<70ng/ml, 且PGI/PGII小于3;
(2)PGI<50飞升飞错界ng/ml, 且PGI/PGII小于2;
(3)PGI<30ng/ml,且PGI/PGII小于1;
从(1)→(2)→(3),预示着胃炎越来越严重。具体到哪个程度需要做胃镜?目前咱没有找到相应的指南或依据。
8.1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_草案_2017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_草案_2017年》制定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胃癌高危人群评分系统。
近期,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 开 展了一项全国 120 余家医院参与的大数据、多中心临床研 究,对近 15 000 名胃癌风险人群进行了血清 PG、G-17 和 Hp 抗体的检测,所有筛查对象均接受内镜检查。结果表明,当 PGR < 3. 89、G-17 > 1. 50 pmol /L 时,胃癌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这为建立新的胃癌风险人群筛查评分系统奠定了基础。经统计学分析,在胃癌风险人群中,年龄、性别、Hp 抗体、 PG、G-17 是与胃癌发生最相关的 5 个因素,分别予以不同的分值,可反映胃癌的发生风险。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 表 1) ,该系统包含 5 个变量,总分为 0 ~ 23 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 3 个等级: 胃癌高危人群( 17 ~ 23 分) ,胃癌发生风险极高; 胃癌中危人群( 12 ~ 16 分) ,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 胃癌低危人群( 0 ~ 11 分) ,胃癌发生风险一般。通过 5 000 余例的验证队列筛查结果证实,采用新型评分系统筛查胃癌的效能显著提高。
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中,年龄、性别、Hp 抗体、PG 和 G-17 共 5 项变量被赋予了不同的分值( 权重) ,分值的来 源基于近 15 000 例胃癌风险人群的研究结果。对于环境 ( 饮食和烟酒) 和遗传( 胃癌家族史) 两大风险因素的评估发现,因这两项因素亦是胃癌筛查目标人群[8]中癌前疾病人 群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胃癌和胃癌前疾病的区分能力有限, 经统计学分析后未纳入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同样的原理适用于 Hp 感染,该项也属于传统的胃癌筛查目标人群, 但经统计其分值仅轻微提升( 列为 1 分) 。而 PGR 较PGⅠ 的意义更大,与 G-17 一起作为新增加的定量评分项目,其分值充分反映出胃癌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和性别这两大因素一起构成了新型评分系统的基础,这也是有别于既往胃癌风险评分系统之处。
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可显著提高筛查效率,对胃癌发生风险最高的人群采取内镜精查策略,从而提高早期胃 癌诊断率,同时可对相对低风险人群采取适合的随访策略, 节约医疗资源。参考国内外既往胃癌筛查方法,结合国内最新的临床证据,推荐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见图 1。
8.2 猞猁属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_2017年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 Ⅰ、PGⅡ以及胃泌素-17( gastrin-17) 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其程度。血清 PGⅠ、PG上海劳动仲裁Ⅱ、PGⅠ/Ⅱ比值联合抗 Hp 抗体检测有助于风险分层管理。
推荐强度: 条件; 证据质量: 中等; 陈述同意率: 84. 1% 。 PG 水平可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我的爸爸是国王当胃黏膜出现萎缩, PGⅠ和 PGⅡ水平下降,PGⅠ水平下降更明显,故 PGⅠ/Ⅱ比值随之降低。PG 测定有助于判断萎缩的范围,胃体萎缩者 PGⅠ、PGⅠ/Ⅱ比值降低,血清胃泌素-17 水平升高; 胃窦萎缩者血清胃泌素-17 水平降低,PGⅠ、PGⅠ/Ⅱ比值正常; 全胃萎缩者则两者均降低。通常将 PGⅠ≤70 g /L 且 PGⅠ/Ⅱ比值≤3. 0 作为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临界值,欧洲和日本广泛以此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标准[159]; 我国胃癌高发区筛查常采用 PGⅠ≤70 g /L 且 PG Ⅰ/Ⅱ 比值≤7. 0的标准[160],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随访数据加以佐证。
多项研究证实,血清 PG 检测有助于胃癌高危人群的风险分层,PG 检测诊断萎缩者,以及 PG 检测虽诊断萎缩阴性但 PG Ⅰ/Ⅱ 比值较低者,有较高的胃癌风险,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血清 PG 联合血清抗 Hp 抗体检测可将人群分为 A、B、C、D 4 组,不同组别其胃癌的发生率不同,是一项有价值的胃癌风险的预测指标,日本以此作为胃癌风险的分层方法( ABCD 法) ,制定相应的检查策略[164-168]。
最近一项国内的研究[169]结果显示,PG、胃泌素-17 和抗 Hp 抗体联合检测可对胃癌发生风险火化过程加以分层、辨识出高危个体进行胃镜检查。PGⅠ/Ⅱ比值与 OLGA 分期呈负相关,比值越低、分期越 高,采 用 PGⅠ/Ⅱ比 值≤3 可 区 别 低 危 和 高 危OLGA 分期,其敏感性为 77% 、特异性为 85% 、阳性预测值为 45% 、阴性预测值高达 96% 。Hp 感染可致 PGⅠ、PGⅡ水平升高,尤其是 PGⅡ,因此 PGⅠ/Ⅱ比值下降,根除 Hp 后则PGⅠ、PGⅡ水平下降,PGⅠ/Ⅱ比值上升。
8.3 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Ⅰ 、Ⅱ 以及胃 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有助于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诊断。 PGⅠ 、PGⅠ/PG Ⅱ 比值降低,血清 G‑17 水平升高,提示胃体萎缩为主;若 PGⅠ及 PGⅠ/PGⅡ 比值正常,血清 G‑17 水平降低,提示胃 窦萎缩为主;全胃萎缩者,PG 及 G‑17 均降低。
口臭怎么办该怎样消除9、参考文献:Atsunori, KODOI, Masaharu, et al. An evaluation of screening for asymptomatic gastric cancer using serum pepsinogen I and II[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ical Mass Survey, 1994, 32(3):21-27. Sierra R , Mena F , V. Ramírez, et al. Serum pepsinogbluehosten in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in Costa Rica[J]. Acta bioquimica clinica latinoamericana, 2003, 37(4):357-362.孙丽萍, 宫月华, 王兰, et al. 辽宁庄河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动态检测及其意义[C]// 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 2006. Miki K , Morita M , Sasajima M , et al. Usefulness of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Using the Serum Pepsinogen Test Method[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3, 98(4):735-739.王雪华, 曹燕, 张剑宏,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测定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Kazumasa Miki and Masuo Morita and Masahiko Sasajima and Reiko Hoshina and Eiko Kanda and Yoshihisa Urita. Usefulness of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using the serum pepsinogen test method[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3.Liu L, Lang J, Jin Y, et al. . The value of pepsinogen in GC scre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9;2019:7087232. - PMC - PubMedLiu L, Lang J, Jin Y, Chen Y, Chang W, Yao Y, Yu J. The Value of Pepsinogen in GC Scre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9 Jan 21;2019:7087232. doi: 10.1155/2019/7087232. PMID: 30804996; PMCID: PMC6360615.陈智周, 范振符. 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J]. 中华肿瘤杂志, 2002, 24(001):1-3.李月红, 张祥宏, 黄飚,等. 胃癌高发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异常标准的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10):840-844.杨静静, 杨佳锦, 黄猛,等. 长沙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参考区间的调查[J]. 广东医学, 2013, 34(019):3018-3020.刘春兴. 上海地区胃蛋白酶原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5(1):121-122.汪杨, 李溪, 梁志伟,等. 广州地区健康人群胃蛋白酶原参考范围的建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Huang YK, Yu JC, Kang WM, Ma ZQ, Ye X, Tian SB, Yan C. Significance of Serum Pepsinogens as a Biomarker for Gastric Cancer and Atrophic Gastritis Scre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5 Nov 10;10(11):e014208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42080. PMID: 26556485; PMCID: PMC4640555.Iijima K, Koike T, Abe Y, Shimosegawa T. Cutoff serum pepsinogen values for predicting gastric acid secreti注册外资公司流程on status. Tohoku J Exp Med. 2014 Apr;232(4):293-300. doi: 10.1620/tjem.232.293. PMID: 24717778.陈铁晖, 郑奎城, 林曙光,等. 福建省胃癌中低发地区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水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肿瘤 2014年23卷3期, 209-213页, ISTIC PKU CSCD CA, 2014.樊占杰. 延安地区人群血清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2017.陈虹亮, 滕文友, 袁红霞,等. 建立健康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参考值区间的初步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000(010):1251-1252,1255.Wei W, Zhang W, Li C, Kong H, Guo Z, Zhang Z, Bastien F, Gong Y, Wang H, Zhou L. Label-free de新概念英语听力tection of pepsinogen 1 and 2 by polyethylene coating Lamb microfluidic device. Biosens Bioelectron. 2019 Mar 15;129:231-237. doi: 10.1016/j.bios.2018.09.075. Epub 2018 Sep 21. PMID: 30287174.Han ML, Liou JM, Ser KH, Chen JC, Chen SC, Lee WJ. Changes of serum pepsinogen level and ABC classification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J Formos Med Assoc. 2021 Jun;120(6):1377-1385. doi: 10.1016/j.jfma.2020.10.029. Epub 2020 Nov 14. PMID: 33199102.陈斯亮, 张韶斌, 罗莞超,等. 深圳东部健康人群胃蛋白酶原参考区间值范围[J]. 慢性病学杂志, 2016(6):652-655.武科选, 周洪波, 刘二阳. 新疆克州地区不同民族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水平与感染相关性比较[J]. 新疆医学, 2018, 48(3): 267-268.Miki K, Sasajima M, Ohtsuka T, Urita Y. [Pepsinogen I, pepsinogen II, and pepsinogen I/II ratio]. Nihon Rinsho. 2005 Aug;63 Suppl 8:741-3. Japanese. PMID: 16149628.Begum A, Baten MA, Begum Z, Ahsan MM, Rahman SF, Chowdhury F, Khan AH. Role of Serum Pepsinogen I and II Ratio in Screening of Gastric Carcinoma. Mymensingh Med J. 2017 Jul;26(3):628-634. PMID: 28919620.孙丽萍, 宫月华, 王兰, et al. 辽宁庄河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动态检测及其意义[C]// 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 2006.陈振翅, 甄宝珠, 骆连妹. 江门地区健康人群胃蛋白酶原参考值建立的初步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40(06):86-88.Park SY, Lim SO, Ki HS, Jun CH, Park CH, Kim HS, Choi SK, Rew JS. Low pepsinogen I level predicts multiple gastric epithelial neoplasias for endoscopic resection. Gut Liver. 2014 May;8(3):277-81. doi: 10.5009/gnl.2014.8.3.277. PMID: 24827624; PMCID: PMC40蒋方舟26645.黄猛. 健康老年人群Scr、ALT和PG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参考改变值的研究[D]. 中南大学, 2014.樊占杰. 延安地区人群血清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2017. Tong Y, Wang H, Zhao Y, He X, Xu H, Li H, Shuai P, Gong L, Wu H, Xu H, Luo Y, Wang D, Liu S, Song Z. Serum pepsinogen level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Gastroent如何投资erol. 2021 Jun 12;21(1):264. doi: 10.1186/s12876-021-01794-6. PMID: 34118868; PMCID: PMC8199540.Sun LP, Gong YH, Wang L, Yuan Y. Serum pepsinogen level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6990 Chinese from North Chin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 Dec 28;13(48):6562-7. doi: 10.3748/wjg.v13.i48.6562. PMID: 18161928; PMCID: PMC4611297.Chu FF, Kang C, Gao Q. Serum pepsinogen II levels are doubl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n asymptomatic population of 40,383 Chinese subjects.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Jul 9;100(27):e26562. doi: 10.1097/MD.0000000000026562. PMID: 34232200; PMCID: PMC8270603.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肿瘤标志物科普系列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6584089a8447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