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乌药叶图片(乌药图片 药材)
很多朋友对于乌药叶图片和乌药图片 药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乌药?在韩佰堂缩泉老方中起什么作用? 乌药是一种中药,(学名: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是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胸
很多朋友对于乌药叶图片和乌药图片 药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乌药?在韩佰堂缩泉老方中起什么作用?乌药是一种中药,(学名: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
m.)是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胸径4厘米;树皮灰褐色;根有纺锤状或结节状膨胀,一般长3.5-8厘米,直径0.7-2.5厘米,外面棕黄色至棕黑色。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近圆形;叶柄长0.5-1厘米,有褐色柔毛。伞形花序腋生,无总梗,常6-8花序集生于一1-2毫米长的短枝上,每花序有一苞片,一般有花7朵。果卵形或有时近圆形,长0.6-1厘米,直径4-7毫米。花期3-4月,果期5-11月。作用是散寒理气健胃。
台乌药的中药属性拉丁名 :Radix Linderae
【拼 音】WUYAO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②《药品化义》:“味辛带微苦,性温。”③《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少阴经。”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⑤《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⑥《本草从新》: “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10g;研磨或入丸散服。 天台乌药,又名台乌药、台乌、天台、台片、天台片,为浙江天台地区所产者。传统认为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佳。
乌药:为各种乌药的统称。
乌药个:又名乌药瓜。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者。因其多为纺锤形,中部膨大,两头稍尖,形状如瓜,故俗称“乌药瓜”。
乌药片:刮去栓皮,切片,晒干或烘干者。
以上商品以质嫩、干燥、粉性大、形似链珠、断面浅棕色、香气浓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药材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冬、春二季采挖为佳;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Linderae 原植物乌药 Lindera strychnifolia (Sieb. Et Zucc.) Villar 【炮制 *** 】:1、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2、炒制: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3、麸制:取净乌药片,用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得。4、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乌药500克,用醋60克。5、酒制: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干,每乌药500克,用黄酒60 克。6、盐制:取麦麸,炒热,加入经盐水润半小时的乌药片,炒3-4分钟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乌药16公斤,用盐0.4公斤,开水2公斤,麦麸2公斤。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青阴白。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 ②《本草图经》:“乌药,木似茶槚,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丫,面青背白。四、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根)如山芍药,而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八月采。根似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③《本草别说》:“按《本草图经》及世称以天台者为胜,今比之衡州、洪州者,其香味唯天台者为劣,入药功效亦不及,但肉色颇赤而差细小尔。” ④《纲目》:“乌药,吴、楚山中极多,人以为薪。根、叶皆有香气,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药尔,嫩者肉白,老者肉褐色。其子如冬青子,生青熟紫,核壳极薄,其仁亦香而苦。”
【生药材鉴定】:①乌药个: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 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②乌药片: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显微鉴定: 粉末: 灰棕色。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长圆形、广卵形或矩圆形,脐点点状、裂缝状、三叉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5分粒组成。②油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0-70μm,长31-95μm,内含黄棕色油状物。③木射线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8-36μm,壁稍厚,木化,纹孔及孔沟明显。 ④ 木纤维直径10-34μm,壁稍厚,有斜纹孔,孔沟稀疏。⑤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3-58μm。皮未去净者可见韧皮纤维长梭形,壁厚,微木化,胞深大多狭细,孔沟不明显;韧皮射线细胞黄色,壁波状弯曲。
【中文名】乌药(《本草拾遗》)台乌药
【类 别】根类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本植物的叶(乌药叶)、果实(乌药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广西地区另有一种乌药,植物为白胶木,形态与本种相似,主要区别:其老叶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有光泽。参见千打锤条。
【采集】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药材】①乌药个
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②乌药片
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化学成份】根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内酯、羟基香樟内酯、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辛带微苦,性温。
【归经】入脾、肺、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④《本草从新》: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③王好古:理元气。
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止小便数及白浊。
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宜忌】气虚、内热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
③《本经逢源》:不可见火。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一枝三叉,椭圆形树叶,叶片上有三条叶脉,有香气,是什么植物?这是樟科植物~乌药树。。。,别名:旁其、天台乌药、鰟魮、矮樟、矮樟根、铜钱柴、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白叶柴。为樟科山胡椒属下的一个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胸径4厘米。树皮灰褐色,根有纺锤状或结节状膨胀,一般长3.5-8厘米,直径0.7-2.5厘米,外面棕黄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细皱纹,有香味,微苦,有 *** 性清凉感。幼枝青绿色,具纵向细条纹,密被金黄色绢毛,后渐脱落,老时无毛,干时褐色。顶芽长椭圆形。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近圆形,用于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药用价值高。生于海拔200-1000米向阳坡地、山谷或疏林灌丛中,中国多地有栽培。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三桠乌药(拉丁文:Lauraceae. obtusiloba Bl.),又称甘橿、红叶甘橿、山姜等,落叶乔木或灌木,樟科,山胡椒属。可入药,温中行气,活血散瘀。主要分布于中、日及朝鲜半岛。
中文学名
三桠乌药
拉丁学名
Lauraceae. obtusiloba Bl.
别称
甘橿、红叶甘橿、山姜等
界
植物界
科
樟科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3-10米;树皮黑棕色。小枝黄绿色,当年枝条较平滑,有纵纹, 老枝渐多木栓质皮孔、褐斑及纵裂;芽卵形,先端渐尖;外鳞片3、革质,黄褐色,无毛,椭圆形,先端尖,长0.6-0.9厘米,宽0.6-0.7厘米;内鳞片3,有淡棕黄色厚绢毛;有时为混合芽,内有叶芽及花芽。叶互生,近圆形至扁圆形,长5.5-10厘米,宽4.8-10.8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3裂,常明显3裂,基部近圆形或心形,有时宽楔形,上面深绿,下面绿苍白色,有时带红色,被棕黄色柔毛或近无毛;三出脉,偶有五出脉,网脉明显;叶柄长1.5-2.8厘米,被黄白色柔毛。花序在腋生混合芽,混合芽椭圆形,先端亦急尖;外面的2片芽鳞革质,棕黄色,有皱纹,无毛,内面鳞片近革质,被贴服微柔毛;花芽内有无总梗花序5-6,混合芽内有花芽1-2;总苞片4,长椭圆形,膜质,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内有花5朵。(未***的)雄花花被片6,长椭圆形,外被长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第三轮的基部着生2个具长柄宽肾形具角突的腺体,第二轮的基部有时也有1个腺体;退化雌蕊长椭圆形,无毛,花柱、柱头不分,成一小凸尖。雌花花被片6,长椭圆形,长2.5毫米,宽1毫米,内轮略短,外面背脊部被长柔毛,内面无毛,退化雄蕊条片形,第一、二轮长1.7毫米,第三轮长1.5毫米,基部有2个具长柄腺体,其柄基部与退化雄蕊基部合生;子房椭圆形,长2.2毫米,直径1毫米,无毛,花柱短,长不及1毫米,花未***时沿子房向下弯曲。果广椭圆形,长0.8厘米,直径0.5-0.6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干时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产辽宁千山以南、山东昆箭山以南、安徽、江苏、河南、陕西渭南和宝鸡以南及甘肃南 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 *** 等省区。从北向南生于海拔20-3000米的 山谷、密林灌丛中。朝鲜、日本也有。
本种为樟科分布的最北界(辽宁千山,约北纬41°),在南方生于高海拔,北方生于低 海拔,是能适应较寒环境的广布种。它有能适应寒冷环境的器官构造。
主要价值
种子含油达60%,可用于医药及轻工业原料;木材致密,可作细木工用材。
三桠乌药为野生油料、芳香油及药用树种。春天有黄花***于桔头.秋叶毒营仁.巾.颇姜丽.可槽干鏖园观常.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乌药叶图片(乌药图片 药材)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5941500a1438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