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学习笔记
第一~七节网课内容:
一、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愈后***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1、以病人的主观体验为标准
治疗者或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
2、以社会常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
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3、以首页导航统计和测量结果为标准
以全体人群中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数分配为依据的(是不是和绝大多数人在同一范围之内)智力低等的那个部分
4、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医学模式常用标准
不同标准情况不同
标准均不完美,需综合评定
关于界定
中国CCMD-3的诊断标准包括: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美国DSM-IV多轴诊断系统
包括5个轴:
临床障碍
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一般性医学状况
心理社会及环境
总申报要素体心理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的诊断标准
历史:
外国、中国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与鬼神相关(神魔化)
二、发现原因**
生物学模型:遗传、神经系统、生物化学因素等
遗传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递质(创伤、多巴胺、去甲状腺肾上腺素)
下丘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
左颞顶联合
心理学模型
心理动力学模型--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人格的构成:
本我 - 遵循快乐的原则
自我 - 遵循现实的原则
超我 - 遵循道德先定个小目标的原则
认知行为模型
行为治疗理论观点
条件反射的形成、泛化、消退
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人文主义模型
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潜能:
1)过度地应用自我防御机制,以致于个体逐渐失去了和现实的联系。
2)不利的社会环境和错误的学习。
3)过度的应激。
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生活变动--生活事件的影响
都市化
环境因素:家庭、工作及社会环境
社会联系与人际交往
生活事件量表及指标图人早期重要社会关系
三、治疗*
【生物学模型】:医学治疗方法(药物等)
【心理学模型】:
自由联想、释梦、解析等
行为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消退旧的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问题:
1、心理障碍与精神病是否不同
相同/不同/不清楚
2、心理障碍继续加重、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精神病,是否赞同该说法
3、怎么区分正常和异常
关于名称的概念:
神经病------
精神障碍------
精神病-------
心理障碍-------
调查结果:
轻度的患者较多,目前中国的就诊率较低,农村的患者较多
四、精神分裂症**
1、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现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2、临床症状
阳性症状:生发性症状,如妄想、幻觉导游证怎么考、言语紊乱等
阴性症状:缺损性症状,如情感干淡、言语贫乏、意志减退等
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辨识自已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沈渔邨,2009,p.66)
思维障碍
妄想:关系(牵联观念)、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等
联想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
逻辑障碍: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
感知觉障碍
幻觉:
幻听(肯定的、否定的、命令性的)
幻视
幻嗅
幻触
情感障碍
情感平淡
情感倒错
表情倒错
紧张症
木僵
违拗症
刻板症
3、主要类型
偏执型:
幻觉:幻听、幻视
妄想: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
其他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
自知力障碍等
紧张型:
紧张性木僵
情感淡漠
言语动作减少
严重肘出现蜡样屈曲
紧张性兴奋
兴奋激动
行动暴烈
自知力障碍等
青春型:
幻觉、妄想
作态
自知力障碍等
其他
4、病因
生物学因素
遗传
多巴胺活动过量
社会心理学因素
早期创伤
家庭问题
严重的应激事件等
认知行为理论
学习与强化
患者注意环境中无关剌激,不知道如何对他人做出社会认可的反应
心理动力学理论
Fred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病人倒退至早期的(幼年的)自我状态:
--表现出受压抑的潜意识内容的泛滥;
--退行至幼年阶段。表现为怎样缓解压力说医药策划话口齿不清,不讲卫生等;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混淆,由此引起概念、抽象及整合性思维障碍。
4、治疗
药物治疗
--------
心理干预
--------
大多数愈后不佳
五、心境障碍与自杀**1、基础知识:关键词
抑郁、恶劣心境、躁狂、轻躁狂、躁狂--抑郁、环性心境障碍CCMD-3(2001年)将情感障碍改名bom表为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2、心境障碍的5种主要类型:
单相(严重)抑郁恶劣心境障碍抑郁+躁狂=双相Ⅰ型抑郁+轻躁狂=双相Ⅱ型环型心境障碍3、流行病学
17%的人有急性的抑郁发作,6%的人有长期的抑郁55-70岁的人患病率比较低:2%的人被诊断为严重抑郁三分之二的人有自杀念头(2000年,中国健康教育)
50%的重性抑郁 病人只发作一次20%的病人表现为复发病程30%的病人变成慢性抑郁--------------(1990--1994)
【抑郁有性别差异】
双向心境障碍
100个人中有1到2个人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有次的双相心境障碍发作大多数人在增重粉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发展为双相心境障碍4、诊断及症状表现
躁狂状态-三高
情感高涨(易激惹)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言语增多,音联、意联)
精神运动性兴奋(睡眠需要减少、精力充沛)
自尊膨胀、随境转移、行为鲁养等
-持续至少1周
-首次发病年龄:16-35岁
-病程有长有短,平均3个月
-臊狂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蹂狂-伴精神病性(夸大,被害妄想等
-臊狂与轻躁狂
.轻躁狂不会对工作和社会活动有严重妨碍,但若达到了严重损害和完全破坏的程度,就要诊断为躁狂。
.CMD-3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发作符合臊狂发作标准为轻躁狂
【躁狂发作具体参考表现】
A.持续至1周,(或更短肘期,只要达到必须住眈程度)异常的而且持续地表现出心境高涨,夸大或激惹。
B.在此肘期内,持续地表现出下列症状3项以上:
(1)自我估价过高或夸大
(2)睡眠需要减少(例如,感到只要3小肘睡眠便休好了);
(3))比平肘更健谈,或感到一直讲话的紧迫感;
(4)意念飘忽,或主观上体验到思想在赛跑;
(5)隨境转移,容易分心(注意很易转移到无头紧要的剌激上);
(6)有目的的活动增加(不论社交、工作或学习、或者性活动都是如此),或精神运动性激越;
(7)过分地参与些有乐趣的活动,而这种话动有谱在或可能会乐极生悲地造成痛苦的后票(倒如无节制的狂欢狂饮,轻率的性行为,或愚鑫的商业投资).
C.这些症状并不符合混合发作的标准.
D.此心境障碍已严重到会产生职业或日常社会活动的明显缺损或严重到必须予以住院以防止伤人或自杀,或者具有精神病性表现.
E.这些症状并非由于质点系某种物质(例如滥用某种药物)或由于一般躯体性情况(例甲亢)所致的直接生理效应.
------(颜文伟,1994:APA,2000)
【作精神症状诊断一定要先排除生物学原因】
【每一种疾病都有症状学】
【疾病依靠症状学标准、社国外虚拟主机会功能受损情况、排除标准进行描述】
抑都状态-按照病情的严重状况,根据lCD-10,抑郁发作可以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为了区分这三种类型,首先要将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典型症状和附如症状。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附加症状-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联想困难,性欲减退一CCMD-3,至少4项)重度抑郁发作:3条典型+5条附如,至少2周-重度抑郡发作分: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和伴精神病性症状中度抑都发作:2条典型+3或4条附加,至少2周轻度抑都发作:2条典型+2条附如,至少2周【抑都具体参考表现】A.在同一个2周肘期内,出现与以往功能不同的明显改变,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其中室内高尔夫球场至少1项是1、心境抑郁,或2、丧失兴趣或乐趣(1)几乎每天的一天中大部分肘问都心境抑郁,这或者是主观的体验(例如感到悲伤或空虛),或者是他人的观察(例如,看到在流泪)(2)几乎每天的一天中大部分肘间,对于所有(或者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都星著减低。(3)显著的体重减轻(未节食)或体重增加(一月内体重叟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减退或增加。(4)几乎每天失眠或嗜睡。(5)几乎每天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缓(由他人观察rosas到的情况,不仅是主观体验到坐立不安或缓慢下来)。(6)几乎每天疲倦乏力或缺乏精力。(7)几乎每天感到生活没有价值,或过分的不合适的自罪自责(可以是妄想型的程度,不仅限于责备自己患了病)。(8)儿乎每天感到思考或集中思想的能力减退,或者犹豫不决(或为自我体验,或为他人观察)。(9)反复想到死亡(不只是怕死),想到没有持殊计划的自杀意念或者想到某种自杀企图或一种特殊计划以期实行自杀。B.这些症状开不符合混合发作的标准。C.这些症状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职业和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缺损。D.这些症状弄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某种药物;某治疗药品)或车厘子和樱桃的区别由于一般躯体性情况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直接生理效应。E.这些症状不能归于离丧;后者即,,在失去所爱者后出现这些症状并持续2月以上,其特点为显著的功能缺损、病态地沉溺于生活无价值、自杀意念、精神病性症状、或精神运动性延迟。
抑状态的特殊类型季节性抑郁障碍-是一组特殊类型的情感障碍,其特征是周期性秋冬季抑郁发作,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冬季抑郁症。-发作肘多见食欲增髙、体重增加、疲乏、焦虑、易激惹,青少年发病,女性多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在产后4周内起病的疾病更年期抑症-是一种在更年期发生的精神疾病
其他1)心境恶劣障碍-是一种轻度的抑郁-过去CCMD来统称为抑郁性神经症-至少2年,方可诊断-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心境恶劣障碍诊断:在抑郁时,至少呈现下列2项以上:-食欲差或食量过多-失眠或睡眠过多-精力不足和疲芳乏力-自我估计过低-注意集中差和难以作出决断-感到纯望2)环性心境障碍-病人可以在数年内一直处于轻躁狂或抑郁状态中,症状和恶劣心境一枰较轻傲,以致其成为了病人的一种生存的方式。-至少2年方可诊断,2年中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轻躁狂期,他们不知疲倦地工作直至进入正常期或抑郁期.3)持续性心境障碍-表现为持续性且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即或有的话)严重到足以描述为晨会互动游戏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公积金贷款手续一次持续数年,有时甚至占据个体一生中大部分时问。
-造成个体相当程度的主观痛苦和功能残缺;在某些情况下,反复和单次发作的躁狂以及轻度或重度的抑郁障碍可叠如在持续性心境麇碍之上。
单车牌5、病因
1.【生物医学的解释:遗传】
-双相情感障碍:同卯双生子的共病率为72%,异卯双生子为14%
-单相情感障碍:同卵双生子共病率为40%,而异卯双生子为11%
2.【生物化学研究】
-抑郁目前主要生化理论是神经递质失衡理论
最初认为是5-H T不足造成。近年来新研制的抗抑郁药通过抑制突触前5-H T的再摄取来增加突触间5一H T的浓度.(2002,1998)
-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渐转移到患者的受体亲统可能的异常上.(2005)
3.【对抑郁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动力学:
-抑郁是对自我的一种惩罚形式
如: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失去丈夫而极度抑郁的妇女,实际上是在为她对她丈夫以往怀有的恶感而自我惩罚,抑郁症状是一个人为想象中的罪恶而惩罚自己的手段.
-抑郁是对失去的重要客体的认同.
/行为理论的解释:
-对个体正常行为的强化过少
-对异常情绪奖励增加的结果
/认知理论的解释:
认知三联征
(对自已、世界和未来的负性看法)
↑↓
由消极的生活事件瀲活消极的自我图式、信念
↑↓
出现认知的歪曲
(全或无的思维、个人化、过分概括擦玻璃神器化等)
↑↓
抑郁
【其他认知理论解释:】
-习得的无助感( earned helplessness)
由动物模型提出。(Seligman, 1974)
-归因形成( attritional reformulation)理论:
无助感( helplessness):
令人厌恶的不可控制的事件→归结为整体的、稳定的
因素→无助感→抑郁
(Abramson, Seligman, Teasdale, 1978)
-无望感(h. lessness)
令人厌恶的事件→归结为整体的人像摄影网、稳定的因素→无望感→抑郁
白色橄榄树( Abramson. Metalsky, Alloy,1989)
6、治疗
1.【生物治疗】
药物治疗(抑郁、狂躁、双向障碍)
2.【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治疗
-团体治疗
-其他流派的治疗
3.【综合治疗】
上述结合
----------------------------------------------持续更新----------------------------------------
本文标签: 学习笔记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学习笔记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5938515a13963.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