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浮小麦,浮小麦止汗最佳配方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浮小麦和浮小麦止汗最佳配方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浮小麦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浮小麦是什么东西 浮小麦是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颖果,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主要含淀粉、蛋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浮小麦和浮小麦止汗最佳配方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浮小麦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浮小麦是什么东西浮小麦是禾本科植物小
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颖果,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主要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等。另含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及微量维生素B、E等。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以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弱,味淡,无异味者为佳。收获时,扬起其轻浮干瘪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晒干。
生理特性:
1、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
2、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
3、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浮小麦
浮小麦有什么功效浮小麦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香脆感。浮小麦,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
浮小麦呈长圆形,长约6mm,直径约2.6m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略抽皱,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顶端钝形,带有黄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脐。质硬或较软,断面白色,有粉性。无臭,味淡。以粒均匀、轻浮、无杂质者为佳。
扩展资料:
作用
1、益气除热
浮小麦性质寒凉,能入心经,益气除热和收敛心经是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骨蒸劳热以及阴虚发热等不良症状时,都能用浮小麦来治疗,最好的 *** 就是用浮小麦煮水喝。
2、利尿消肿
浮小麦还是一种能利尿消肿的中药材,平时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小便不利以及小儿遗尿,平时治疗时可以把浮小麦与益智仁还有甘草以及桑螵蛸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在服用,这样会让利尿功效更加出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小麦
浮小麦的介绍 浮小麦的功效作用浮小麦, 中药 名。为禾本科小麦属 植物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什么是浮小麦?浮小麦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浮小麦的资料,欢迎阅读。
浮小麦的介绍
浮小麦,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香脆感。
入药部位
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归心经。
功效
除虚热,止汗。
主治
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
相关配伍
1、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独圣散)
2、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用法用量
15-30g。生用或炒香用。
炮制
采集加工
一般在 夏至 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拣取杂质,筛去灰屑,用水漂洗,晒干即得。
炮制 ***
炒浮小麦:取净浮小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取出放凉。
生理特性
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
叶
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
花
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生长环境
全国产麦地区均有生产。
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呈长圆形,长约6mm,直径约2.6m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略抽皱,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顶端钝形,带有黄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脐。质硬或较软,断面白色,有粉性。无臭,味淡。以粒均匀、轻浮、无杂质者为佳。充实饱满的小麦粒,不宜作本品入药。
饮片性状
浮小麦呈长圆形,长2-6mm,直径1.5-2.5mm。黄棕色或深黄色,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断面白色。无臭,味淡。炒浮小麦形如浮小麦,表面棕黄色。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卓 登山 氏曰,此药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 风湿 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立止。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
2.《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浮小麦的功效作用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本草纲目》小麦项下,名浮麦,即水淘浮起者。
来源:为禾本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小麦的干品、轻浮、瘪瘦的颖果。均为栽培。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颖果长圆形,长约3~6厘米,直径约2~3毫米。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略抽皱,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顶端钝,带有黄色柔毛,低端成斜尖形,有脐。质硬,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淡。以颗粒均匀,轻浮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盒乙种维生素。
功效与作用:止汗。镇静、抗利尿。
炮制:生用。
性味:甘、咸、凉。
归经:入心经。
功能: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骨蒸虚热。
临床应用:1、用于止汗。治疗各种虚汗、盗汗,单用虽有效,但多配麻黄根。牡蛎、黄芪等加强止汗作用,也可配橹豆衣,方如浮小麦橹豆煎剂,据观察,此方治疗 肺结核 盗汗效果较好。2、用于抗利尿,治疗小儿遗尿,配桑螵蛸、益智仁等,效果较好,方如加味甘麦大枣汤。
用量:15~60g。
处方举例:浮小麦橹豆衣煎剂:浮小麦、橹豆衣各9g,加水200毫升,浓缩至100毫升,每服50毫升,一日二次。
加味甘麦大枣汤:炙甘草12g,浮小麦18g,菟丝子9g,炙桑螵蛸9g,煨益智仁9g,龙骨6g,大枣24g,水煎服。
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1.浮小麦治疗补虚止汗:取浮小麦适量再炒好研为末,再用米汤一起送服,也可以用浮小麦加上7个大枣一起加水煎水服用。如果用浮小麦来治疗自汗,也可以浮小麦加上黄芪、牡蛎、麻黄根一直加水煎服。
2.浮小麦治疗退热除烦:可以用在骨蒸劳热上面,也可以和黄芪和地骨皮、白薇、鳖甲一起使用。
3.浮小麦配酸枣仁可以治疗养心血而宁心神:这样的配伍还可以用来治疗敛心液,也可以止虚汗,对于心气不足,也是有好处的,
4.浮小麦配大枣和甘草的作用:这样就可以治疗妇人脏躁,多汗,失眠,也有很好的益心气的作用。
浮小麦的相关配伍:
1、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一法取陈小麦用干枣煎服。(《卫生宝鉴》独圣散)
2、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奇方类编》)
请问什么是浮小麦,在什么地方能买到.药店能买到。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干瘪轻浮的颖果,也就是在淘洗小麦时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
浮小麦中主要含有多量淀粉及B族维生素等,性味甘凉,有止汗作用,用治疗自汗、盗汗,可免去患者过多损失津汁。浮小麦甘能益气,凉可除热,并且还有止汗的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饮用、气虚者,畅通黄芪、牡蛎、麻黄根配伍,以益气固表止汗,阴虚者则配知母、黄柏、龟甲之类以清热滋阴敛汗。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用户在食入浮小麦制品后如果静止不动就没有任何事。但6小时内进行运动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轻者会突发全身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意识丧失。
2、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严重的还会引发生命危险的,所以一定要多注意了,不要随意的食用浮小麦。
3、浮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过敏性休克,所以过敏体质的用户在生活中最好尽量的少吃浮小麦。
4、小麦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经常食用一些浮小麦可以很好的补充营养物质哦,但是因为浮小麦生长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小麦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浮小麦,浮小麦止汗最佳配方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5935630a1353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