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794759

笃学践行是什么意思「笃学笃行是啥意思」

笃学践行是什么意思「笃学笃行是啥意思」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笃学践行是什么意思,以及笃学笃行是啥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笃学尚行是什么意思 笃学尚行的含义 1、“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江南大学的校训。 2、笃学,就是强调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反对虚假与浮躁之风;尚行,就是强调实践,要身体力行,运用知识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笃学践行是什么意思,以及笃学笃行是啥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笃学尚行是什么意思 笃学尚行的含义

1、“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江南大学的校训。

2、笃学,就是强调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反

对虚假与浮躁之风;尚行,就是强调实践,要身体力行,运用知识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笃学尚行,强调的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止于至善,强调通过不断进取,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笃学”是基础,是前提;“尚行”是关键,是途径;“止于至善”是目的,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与为人之道的有机结合。它充分表明,江南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既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注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又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既强调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学风,又强调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校训成为江大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正德厚生笃学敏行是什么意思

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具体意思如下:

正德的解释为:端正、德行。在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各种品行之中,德性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德行在一个人或企业占有首席的重要位置。好的品德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是被德性统治的。

《左传》对“厚生”的解释是这样的:“薄征强,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厚,衣食丰足”。对厚生涵义的理解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能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因此,古人一般将“笃”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如“笃志”、“笃信”、“笃行”等等。为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品格,这就是“笃学”,究其意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学问。

孔子的《论语》中曾多次出现敏和行二字。例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敏”即敏捷,“行”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所谓“敏行”即勇于实践,快捷,抢抓机遇,善抓机遇。

学校简介

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师范大学

“笃学敦行”的意思是什么?

笃学是:专心好学。笃乃深厚的意思敦行是:“敦”是敦促、勉力的意思,“敦行”就是勉力去做,强调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履。

笃学践行是什么意思

“笃学”和“践行”是两个词。“笃学”意思是指专心好学。出自《论语·泰伯》:“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践行”意思是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出自《朱子语类》卷九:“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

笃学造句:

1、戎日斐显然不是个勤奋笃学之子,与棋之一道知之甚浅。

2、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3、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

践行造句:

1、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2、俯下身子,倾听民意,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3、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服务无止尽。

笃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专心好学

【出处】《论语.泰伯》——战国·孔子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君子立身处世,应该好学不倦,诚信紧守仁道,对于善道要能坚守至死,危国不可入,乱国不可居。天下有道,政治上轨道之时,应该为国家服务,有所作为;天下无道,政治大乱,不能有所作为时,就隐居。国家政治清明时,仍然贫穷卑贱不能有所作为,是可耻的;国家政治混乱时,不肯退隐,仍然居高位又富有,更是可耻的。

扩展资料

1、《论语.泰伯》阐述道路

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他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2、《论语.泰伯》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标签: 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