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794759
外星人R13奢华主机原价多少钱
大侧透,RGB,灯大灯亮灯会闪,这些在游戏玩家心中如有一种莫名的 buff 加身,如果再加上品牌信仰之力,那就像游戏角色初生就挂上了满级装备,竞速类方向盘更稳,FPS 游戏子弹有着更大的伤力,就连生产力灵感都泉涌一般往外溢,天生就带了主角光环。
今天的主角 Alienware 全新推出的 Aurora R13,它有着拉满的硬件配置、拉满的光效,当然也将价格拉满了。之前我们对它做过简单的介绍,那么它具体表现会如何,这是 MDT 对它的完整评测。
*/本文基于 Aurora R13 国行量产版:i9-12900KF + RTX 3080 Ti,64GB 内存,1T SSD + 2T HDD,售价 ¥40969 元。
优点:- 灯效、硬件配置,信仰拉满
- 风道设计合理,散热表现不错
- 免工具拆卸,维护简单
- 喜欢超频的话,750W 电源有些不够用
- DIY 改装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 内存和 3 个风扇没有 RGB
外观设计在之前的简评中我们聊过,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简单地过一遍。Aurora R13 虽然在外形结构上经过了大改,但是依旧具备很高的辨识度,环形灯带,蜂巢结构扁平化 logo,是熟悉的 Alienware。
相比上一代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加了大侧透面板,虽然侧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不得不说确实美观了不少,能够直观的看到内部风扇、带 RGB 灯效的 Cryo-Tech 水冷 以及 Alienware 灯条。
除了上边提到的三处灯效外,整机 RGB 可调节区域多达 8 个,在 AWCC 面板中可以逐一选定修改,所以整体灯效的自定义空间很大,但也不会显得过度装饰,整体感觉简约高级。
值得一提的是,Aurora R13 的灯光并不刺目,亮度也很均匀,而且即便仔细看的话也完全看不到“灯珠”的存在。除了默认的“变暗”和“变黑”主题外,还可以保存多个自定义灯效方便日后切换。
除了侧透和灯以外,Aurora R13 还增加了后面板磁吸罩,装上磁吸罩就能很好地将线材等隐藏起来,桌面看起来会整洁不少。整机的三维尺寸相比上一代要更大一些,大概在 51*22.5*52.9cm 左右,与标准的 ATX 机箱尺寸差不太多。
我们再来看接口,Aurora R13 的接口在 OEM 产品中算是多的了,前面板除了音频接口外还有 3 个 USB 3.2 口(5 Gbps),其中一个支持 PowerShare 功能,即便在关机情况下依旧可以为 USB 设备充电,最下方则是一个速度为 10 Gbps 的 Type-C 口,支持 15 W 电源输出。
后方的接口更加丰富,从上到下依次为光纤和同轴 S/PDIF 端口、支持 7.1 声道的环绕立体声端口、以及 USB 2.0*2(480 Mbps)、USB 3.2*2(10 Gbps)、Type-C*2(10/20 0 Gbps)、最后两个是支持智能开机的 USB 2.0 接口和 RJ45 口。
内部结构:Aurora 13 整个机身都经过深度定制,所以免工具拆卸是 Aurora 13 的一大特色,只需拧松后方的一颗螺丝,将挂锁扣环轻轻一拉,侧面板就能自动弹起轻松取下,同时像风扇、显卡等部分元件也支持快拆,维护起来会很方便。
此次内部更新的重点主要围绕在散热上,比如首次加入了 Cryo-Tech 一体水冷,然后风扇增加到 4 个,布局为前 2、后 1、上 1 形成效率最高的风道设计,同时风扇的转速也提升到了 2800,接近工业扇的水平,内部空间也明显增大,所以理论上应该有着不错的散热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Aurora 13 还对 RTX 发热大户有着特殊的照顾,在前进风口增加了导流罩,冷风能够直接对着显卡散热鳍片吹,让其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温度区间。
Aurora 13 的主板同样经过深度定制,所以你可以看到版型结构很特殊,整个主板一直延伸到前面板的 I/O 接口,同时可以看到主板的供电接口与公版的为定制的 Z690 定义不同,所以如果你想升级这个 750W 电源,则需要 DIY 电源线,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而在扩展性方面,Aurora 13 有四个内存插槽,内存标配的是来自 SK Hynix 的 DDR5 4800MHz,最高扩展为 128G。
我们也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读取、写入、复制速度分别为 65409 MB/s、66852 MB/s、67478 MB/s、延迟达到了 87.7ns
而在硬盘方面,主板有两个 M.2 硬盘位,兼容 2280/2230 规格,标配美光 3400 1TB,仓库盘为 3.5 英寸 2TB 的希捷,同时还预留了 2.5 硬盘位给用户扩展。
标配的美光 3400 读写表现非常不错,最大程度在 6GB/s 左右,最大写也能接近 5GB/s,整体读写很稳定,没有出现掉速情况。
散热及噪音:了解完内部结构和扩展性,我们再来实测下 Aurora 13 的散热和噪音表现,按照惯例我们先对它进行 CINEBENCH R15 连续跑分测试,目的就是为了直观地展现出它的实力 CPU 单独负载性能变化:
可以看到,前 4 次的跑分能够维持在 3800cb 以上,后续性能释放逐渐趋于平稳,最高与最低的差值在 619cb,用连续 CINEBENCH R15 测试的最终意义是记录散热导致的性能变化,所以我们也记录了 CPU 单独负载时的功耗和温度波动:
从图中可以看到,Aurora 13 搭载的这颗 i9-12900KF 开始功耗能达到 238W,此时整机功耗在 490W 左右,后续逐渐趋于平稳,长期负载功耗为 125W,与官方 TDP 吻合,此时整机功耗为 325W 左右。CPU 的温度并不高,只有 70°C 左右,频率在 4.09GHz。
在单烤 GPU 时,Aurora 13 搭载的这块 RTX 3080Ti 功耗能稳定在 350W,双烤功耗为 CPU 125W+GPU 349W,显卡性能几乎没有什么损失,性能释放也比较出色,此时 CPU 温度只有 68°C,GPU 也只到 78°C,温度并不高,此时测得的整机功耗在 576W 左右。
通过热成像我们可以看到,Aurora 13 后面板最高温度为 56°C 左右,机身最高温集中在显卡附近,最高 70°C 左右,机内平均温度都没有达到 37 度。通过 K 值、烤机、和热成像综合表现来看,一体水、4 风扇、直风道设计,让 Aurora 13 的散热很出色。
而在噪音的控制上,4 风扇前几秒钟会达到全速运转,后续转速降低后噪音稳定在 46.4dBA,并不是很高,想比之前测试的一些游戏本动辄 50+dBa 来说,Aurora 13 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理论性能:相信大家对 Aurora 13 所搭载的这个 i9-12900KF 有一定的了解,新的架构、新的制程,8 性能+4 效能核心,线程数为 20 个,我们来看它的实际表现。
从 CINEBENCH R23 的成绩可以看到,这颗处理器多核可以达到 25273 pts,单核为 1959 pts 的成绩,性能表现相比网上流传的数据还要高一些。
Aurora 13 搭载的这块 RTX 3080Ti 的成绩表现也不错,Time Spy 为 18329,Port Royal 能够达到 12314 的成绩,性能均高于 3DMARK 同规格的平均值,我们再来看实际的游戏体验如何。
游戏实测:在游戏方面,我们分别测试记录了 Aurora 13 在 2K/4K 分辨率以及不同画质下的游戏帧率的表现。
极限竞速 5
首先依旧是极限竞速,竞速 5 相比之前测试的 4 画面更加精细所以对硬件的要求更高。Aurora 13 在特效全开的极高画质下,能够分别达到 82/107 FPS 的成绩,最高画质下流畅运行没有太大压力。
古墓丽影:暗影
同样,古墓丽影最高画质模式下,Aurora 13 依旧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开启 RTX DLSS 质量模式时,4K 分辨率下能够达到 126FPS 的成绩,帧率相比关闭 DLSS 时有 30+% 的提升幅度。
彩虹六号:围攻
彩虹六号调整画质几乎已经影像不到帧率,超高画质 4K 分辨率平均 FPS 直接拉到了 280+FPS,2K 分辨率下更是突破 450+FPS。
刺客信条:奥德赛
刺客信条在 4K 极高画质下的帧率为 68,偶尔最低帧率在 40FPS 上下,所以如果你对帧率要求比较高的话,比较推荐在 2K 极高画质或者 4K 很高画质下运行。
看门狗 2 :军团
最后是看门狗,相比刺客信条对硬件的要求更高一些,4K 最高画质帧率为 61FPS,2K 为 96FPS,所以建议在 2K 分辨率下运行,画面和帧率的表现会更佳一些,2K 画质和 4K 画质在游戏中高速运动场景下可以说肉眼几乎感受不到太大区别,所以不用太过担心影响体验。
生产力测试:12 代处理器和顶级的 RTX 显卡在生产力方面的表现我还是比较关注的,从图中可以看到,UL Procyon 的图片编辑和视频处理能力提升非常明显,Photo Editing 成绩达到了 8725,视频成绩更是突破 9000 大关,已经超出了我对它的预期,相信能够胜一般工作室的重度使用需求。
从 SPECviewperf 的成绩反馈也表明了这点,除了少数两款需要专业卡才能胜任的软件外,Aurora 13 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总结最后,相信你对 Aurora 13 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顶级的硬件规格,有着很好的游戏和生产力表现,但是,但是它卖 4W+。
相信这个价格搁谁都会第一反应是不值,确实,如果仅是硬件卖这个价确实不值,但是如果你细回想的话,你会发现 Alienware 和其它 OEM 厂走的完全是两条路,一条是杀疯了的价格战,一条是 Alienware 的高质量特立独行。一条是千篇一律的对比性能,一条是在考虑除了性能以外还能有什么。
就像 Alienware 的台式每一代的结构都不同,外形都很独特,拆解维护也越来越方便,定制的快拆风扇、快拆显卡、高集成与契合度的机箱与主板,这些都是除了硬件性能以外,可以直观感受到的。
在之前简评时说的有点想当然了,觉得增大了内部空间给玩家 DIY 的空间就更大,结果真的拆完以后才发现机箱及内部配件太过定制化,所以如果你是新手的话,自己加个内存、硬盘、放个手办过过瘾就好。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外星人R13奢华主机原价多少钱 内容由林淑君副主任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xiehuijuan.com/baike/1685890721a677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